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14

第14章 健康从“心”开始

拥有健康并不能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却会失去一切。健康不是别人的施舍,健康是对生命的执著追求。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健康,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但对于健康的认识却往往比较模糊,人们总是简单地认为身体没疾病就是健康,而事实上,不是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了如下定义:“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具体可以化为三个标准:一是没有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二是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三是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可见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道德健康的综合体。

人的心理活动对生理反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当一个人心情难过时,肠胃的蠕动就会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降低,会吃得很少;而当人情绪愉快时,胃粘膜就会增加,胃壁运动也会明显增强,食欲就会比较旺盛。一般的情况下,积极、乐观的心理因素能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消极悲观的心理因素则会有损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身心是否健康。

乐观的心态可增进身体健康。当人愉快时,大脑会产生“安多芬”(Endorphins),使人增加舒服畅快感受。乐观有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些人因拥有较正面的情绪,所以别人喜欢与他们交往,而他们也会积极及主动去建立友谊,关心及体贴别人的需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相反,如果一个人心态悲观,那么他会觉得所有的人都对自己不够友好,所有的人都在想方设法地对付自己,感到生活总是毫无意义,工作总是枯燥乏味,加班总不心甘情愿。会觉得领导总是不考虑自己的感受,朋友总是不够真诚,家人总是不够体贴……总而言之,一切都糟透了。积极乐观心态也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忧虑与烦恼中,疾病也就会找上门来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个人得了一种怪病,他终日为疾病所苦。为了能早日痊愈,他看过了不少医生,都不见效果。有一天,他听人说远处有一个小镇,镇上有一种包治百病的水,于是就急忙赶过去,跳到水里去洗澡,但是,这不但没有治好他的病,反而病情还加重了。

有一天晚上,他在梦里梦见一个精灵向他走来,关切地问他:“所有的方法你都试过了吗?”他说:“试过了。”“不,”精灵摇头说,“过来,我带你去洗一种你从来没有洗过的澡。”

精灵将这个人带到一个清澈的水池边对他说:“进水里泡一泡,你很快就会康复。”说完,就不见了。这个人跳进了水里,等他从水中出来时,所有的病竟然真的消失了。他欣喜若狂,猛地一抬头,发现水池旁的墙上写着“抛弃”两个字。这时他也醒了,梦中的情景让他猛然醒悟:原来自己一直都没有把那些坏心情抛弃,才得了这样的怪病。从那以后他不再消极,没过多久,他的身体就康复了。

我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意思是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延长寿命。美国科学家通过15年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常识。大卫·斯诺登是肯塔基大学教授,他从1986年开始就对圣母修女学院的678位修女进行跟踪研究,这些修女每年定期体检,而且同意死后将她们的大脑捐献出来供医学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年轻时比较乐观的修女,到年老后不容易患早老性痴呆症。越乐观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对自身造成的压力就越小。相反,经常焦虑、动怒的人岁数大后更容易中风和患心脏病。

几年前,斯诺登和他的同事开始仔细阅读180位修女在她们20多岁时写的自传,对生活持乐观向上态度的修女在她们自传中喜欢用“幸福”、“快乐”、“爱”、“满意”和“充满希望”等字句,而且她们要比悲观的人平均多活10年。

另外,美国明尼苏达梅奥医院人员对800多人进行了为期3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情绪乐观的人生存率远远高于预期值。另一方面,情绪悲观的人实际寿命与预期寿命相比,提前死亡的可能性高19%。

由此可见,良好的心理对保持身体的健康是多么地重要。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身体生病了,而是我们的心理生病了。我们应该多注重心理的调节,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凡事想开些,克服紧张、恐惧、焦虑和痛苦等不良情绪,这样才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我们的生理机能的完善和健全。

现代社会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和享受,并且创造了很多机遇和成就,但同时也让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无尽的烦恼。心理过于疲惫,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乘虚而入。

因此,要想拥有健康,我们除了关注身体健康、注重身体锻炼和保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心理健康的状态,注重心理素质的提高,这才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根本。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类的幸福只有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起来。”只有拥有了身与心的健康,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美满。

心理学小贴士

只有身心都保持良好的状态,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