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老师
10657300000048

第48章 由“学步”想到的

同事的儿子已经十三四个月了,按理说,这么大的孩子应当具有独自行走的能力,应当挣脱父母的双手,享受着独自行走带来的欣喜与快乐。然而,同事却不肯放手,在孩子的身上仍然系着保险带,在孩子行走的过程中仍然紧紧地拽着带子,若是孩子稍稍向前倾斜,同事便会紧张地将带子向后一拉,以保证孩子不会摔倒。见到同事的这番举动,我很是诧异,不禁问道:“为何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行走呢?从体格上看,孩子的腿脚已经相当硬朗,已经学会迈步与行走了呀1同事笑着说道:“是呀!孩子已经会走了,但是走得却不稳当,前些日子摔了几跤,头也磕破了,所以不敢再让他自己走路了。”

同事不愿让孩子自己行走,终究是爱孩子的表现,但是这种爱却算不上是一种理智的爱,算不上是一种真正的爱,顶多只能算作是一种溺爱,一种不负责任的爱。学步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人生成长环节,学步的过程中也必然经常摔跤,经常在身体上留下应有的印迹,但是这些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在不断摔跤的过程中,孩子才能全面地掌握走路的方法,才能够面对不同的路径,安全而轻松地大踏步地走下去;也正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摔跤,才能锤炼出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才能让孩子拥有脱离父母双手独自行走的胆量。摔跤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自然的老师,没有经历过摔跤的孩子注定是长不大的。父母要是真正的爱孩子,就应当给予孩子摔跤的权利,该放手的时候一定大胆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自己去成长,过多的干预与保护只能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

其实,作为老师的我们也经常犯这位同事所犯的错误,对于学生我们也往往不敢大胆地放手,不敢让学生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错误。有时候看似是爱学生、保护学生的行为,实际上是剥夺学生自主成长的权利,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行为,不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真正的知识,反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在学生的学习上,有些老师不允许学生出错,课堂上总是将预设好的正确答案呈现给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如果答对了,老师总是微笑地予以表扬,充分地予以肯定;而学生如果答错了,则声色俱厉,给学生以指责与批评,久而久之,学生们在课堂上失去了回答的勇气,也习惯于倾听老师与同学正确的答案,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害怕自己出错,结果只能死记教师硬灌的知识。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试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不仅是学生学习状态的真实反映,是学生学习思维的真正体现,而且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折射。有了错误,正视错误,解决错误,才能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才能让知识真正地融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可见,错误对于学生学习很重要,教师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应当还给学生犯错的权利。

在学生的教育上,教师也应该正视学生所犯的错误,学生的成长永远伴随着错误,不犯错误的孩子也许只会循规蹈矩,没有开拓与创新的活力。然而,现实教育生活中的一些教师容不得学生犯任何错误,往往以严格的制度,硬性的措施约束学生,管理学生,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拥有犯错的机会,这样就导致,一旦脱离教师的视线,一旦拥有自由的空间,他们便会将长期的压抑发泄出来,甚至会犯意想不到的大错误。其实,犯错误也是提高学生明辨力,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力的有效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应对错误免疫力的教育内容。

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误并不可怕,错误也是成长的重要经历,这种经历不应当被教师人为地抹杀,不应当被教师所忽略,教师应当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给学生犯错误的权利,让学生犯错误后认识错误,在认识错误后改正错误,在改正错误后避免错误。

学步注定要摔跤,成长注定会有错误,其实人生就是学步与寻路的过程,作为家长不应害怕孩子摔跤,而教师也不应害怕学生犯错误,因为摔跤与犯错只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