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姚树锦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10657200000019

第19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分析

我们按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正的诊断标准确诊曾治疗红斑狼疮32例,其中女30例,男2例;年龄13~57岁;病程1~12年。合并肺损害者1例,肾损害者1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者2例,心、肾、脑损害1例。所有病例都经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而取效不佳。

一、辨证治疗

1.热毒炽盛型采用清热解毒、凉血养阴、通腑泻热法。药用:桑叶、芦根、生石膏、鳖甲、紫草各15g,甘草、青蒿、秦艽、龟板、生地、赤芍、丹皮、厚朴、川牛膝各10g,白茅根30g,青黛3g,生大黄6~10g,(后下),芒硝6~10g(冲服)。

2.气阴两虚型采用益气养阴、解毒修损、化湿行瘀法。药用:西洋参15g,五味子、麦冬、白术、甘草、白芷、当归、生地、赤芍、丹皮各10g,龟板、鳖甲、浙贝母各15g,沉香(后下)、三七粉(冲服)各6g。

3.脾虚肝旺型采用疏肝解郁、健脾渗湿、活血解毒法。药用:柴胡6g,云茯苓、白芍、杜仲、寄生各20g,白术、川牛膝、天麻、清半夏、枸杞、菊花、赤芍、西洋参各10g,生黄芪、生薏米各30g,沉香(后下)、三七粉(冲服)各6g。

4.脾肾阳虚型采用温肾固精、健脾利水、行气化瘀法。药用:附片(先煎)、干姜、西洋参、白术、甘草、金樱子、锁阳、泽泻各10g,生黄芪60g,生薏苡仁30g,茯苓、芡实、车前子各15g,莲须3g,沉香(后下)、三七粉(冲服)各6g,西红花(冲服)15g。

治疗中随症加减水煎服,日1剂。初期激素、环磷酰胺等西药维持原方案,待病情稳定后逐渐递减。3个月为1疗程。

二、治疗结果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6年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红斑狼疮的判定标准,分为显效、好转、无效。其中32例中显效6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4%。治疗1~3个疗程者17例,3个疗程以上者15例。

三、讨论

红斑狼疮(简称SLE)患者多为育龄期妇女,妇人以肝为本,故内因责之先天不足,肝肾亏损,外因缘于风寒湿热之邪内侵,内外相合,久酿成毒(热),挟风致病,首犯肌表,侵及关节,由表入里,累及脏腑,耗气伤阴,损阴竭津,津枯血瘀;或阴虚风动,上冲于脑,攻及心包,蒙闭清窍;或毒邪伤肾,肾关不固,精微下注,久之阴损及阳,阳虚水泛,发为水肿;或凌心射肺,或浊毒内滞,发为解毒。总之,风、热、毒、瘀、虚是本病的特点,瘀血存在于本病的始终。风、热、毒、瘀、虚的轻重偏颇,决定了各证型的相互转化,病势的衍变。以无脏器损害者见效最快,心脏损害者次之,肾损害者最难恢复,脑损害者最为凶险,多脏器损害者发病急剧,疗效最差。病程越长,疗效越差。本病治疗过程突出“辨”字,证候应互参,辨证分型不可强求。鉴于SLE虚实兼夹的特点,治疗大法不离扶正祛邪,扶正即益气温阳或滋阴养血,祛邪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益气温阳药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提高低下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对抗肾上腺萎缩。滋阴药能显著减少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则能调整免疫功能,改变异常免疫状态,抗凝,促进微循环,改善肾血流量,减轻免疫反应造成的内脏损害。祛风胜湿药多具有镇痛、抗风湿作用。辨证使用中药,与激素、环磷酰胺等西药协调互补,能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