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克服焦虑症
10655500000017

第17章 什么是社交焦虑症

先来看两个例子:

“个案1”王先生,25岁,平时的工作要经常与客户打交道,可他只要见到客户就会紧张,尤其是在应酬时。“应酬时我就不知道讲什么好。我不能像别人那样,随心所欲地谈话,一开口讲话我就脸红,结结巴巴的,尤其是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还有手心出汗。我不会说话,不幽默,和我交谈让人感到无聊。”王先生说他从小就很害羞,小时候家里来客人,总是想办法躲起来,不敢打招呼。等到吃饭的时候,不得不见客人时,也总是尽量不开口说话,为此,父亲还说他没出息。上初中、高中时稍微好一点儿,但在集体场合还是不敢讲话。“除非大部分人我都很熟悉,一般的聚会、集体活动我都不参加。尤其是不敢和女孩子讲话,不敢看女孩子的眼睛,一开口讲话就脸红”。上大学后,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其他同学都有很多活动,如跳舞和参加各种协会、社团,而他却总在读书。别人都夸他学习用功,成绩好,但他自己内心很痛苦,很想和人多交朋友,但又害怕。目前让王先生苦恼的是这种害怕与人交往的问题不仅仅影响到他的业绩,甚至可能因为恐惧社交而丢掉工作。

“个案2”张小姐,28岁,会计。在同事、朋友眼里,张小姐自信,活泼开朗,乐于参加文艺表演,喜欢唱歌。其实在其内心深处,有一个存在很久的心理障碍——演讲恐惧。在公开发言的场合,她就会变得异常紧张。有一次上台演讲,因为忘记了讲稿,最后只能以草草几句收场。一遇到演讲的时候就害怕,并伴有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两年前,曾经有一次提升的机会,但因为害怕在会上作竞聘发言,最终选择了放弃。她回忆这种害怕心理最初发生在她小学的时候,某次在朗读课文时念错一个字,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此后又一次也是朗读课文,不知为什么,突然“卡壳”了,当时感到老师和同学们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自己,感到尴尬,却只能低着头,面红耳赤地坐下。从此,她不敢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遇到需要公开发言的场合就选择逃避,但为此痛苦不堪,也感到自己的生活无望。

上面例子中的两个人物都有社交焦虑的问题。其实,现代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关系的社会。无法熟练地与他人打交道,无法在公众场合或在工作上表现自己,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事业,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家庭生活。社交焦虑会让人难以建立和维持健康的社会关系,它会影响到社会关系的所有层面。上面两个例子中就可以看出,尽管王先生和张小姐都是聪明、有能力的人,但因为羞涩和社交焦虑严重影响到他们能力的发挥,从而成为他们事业前进的障碍。

社交焦虑症,又名社交恐惧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有4%~14%的人患有这种疾病,但由于患者很少寻求帮助,常为大家所忽略。多见于青少年期(13~19岁)。它是一种对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焦虑的精神障碍。患者会明显并持续地对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境感到焦虑或恐惧,并且对自己、他人及社交方面都抱有负面想法。他们经常感到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注意,担心及在意自己的紧张症状会被人发现,令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甚至被嘲笑或讥讽。他们会觉得所有人对周围的人都要求极高,而且会以社交表现评定个人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