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为了大地的丰收
10654400000034

第34章 黄显万艰苦奋斗

黄显万是某军后勤部副政委,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8次,出席过第二次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曾被沈阳军区树为“学雷锋标兵”,被济南军区命名为“雷锋式干部”。他无论是当战士、基层干部,还是在领导岗位,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过着俭朴的生活。

新任某军后勤部副政委的黄显万背着背包,带着行李,到军机关报到来了。公务员小吕打开背包铺床时,不仅怔住了。背包里的东西几乎和战士的一样多,而且被子、床单、衣服全是旧的,没见枕头,只有一个布袋,里面塞着几件衣服。莫非首长晚上就枕着它睡觉?小吕以为首长忘了带枕头,悄悄跑到招待所借了一个。黄副政委知道后,又让小吕送了回去。晚上睡觉,他果真就枕着那布袋。

这个“枕头”已经伴随他多年了。他当战士时配发的白布床单补了又补还舍不得丢;一副手套戴了七八年;一件1964年发的绒衣一直没再换领过;一床黄军被、垫褥已经用了10多年;此外还为国家节约了5套军装。

黄显万的家里除了配发的营具外,属于他自己的只有一个柳条包、一对木箱、一个碗柜、一张饭桌和四只小凳。去年他爱人放在纸箱里的书籍被老鼠啃坏了,他才做了一个兼放衣服的书柜。

黄显万平时舍不得乱花一元钱,但当他看到许多基层干部战士家庭经济困难时,却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积存的300元交给团党委,请求团党委作为救济款发给经济困难的同志。

他当指导员时,战士陈金福的哥哥因住院欠了一笔债,母亲也生病了。黄显万以陈金福的名义又悄悄寄去了50元钱。同时,他还给连里另外两个战士家里各寄了30元。1965年,当他从报上看到吉林市首批知识青年自愿到农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时,立即买了两箱书,连同270元钱,寄到市人委办公室转交给知识青年们。

有一次,他路过一所农村小学,看到破旧的校舍多年失修,师生们放假不休息,顶着烈日自己动手采石修房,他很受感动,当场把身上带的30元钱全部送给了学校,结果自己饿着肚子回来了。

1967年,黄显万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他们的经济情况很拮据。那年,山西某地遭受特大洪水灾害,黄显万给灾区寄去了100元钱。1974年,正是“四人帮”肆虐时期,农村一片凋敝景象,群众生活很困难。黄显万夫妇又一起把省吃俭用积蓄的200元钱全部寄给了黄显万家乡的人民。有人曾做过粗略估计,黄显万入伍以后为集体为群众捐献的钱款至少在2500元以上。

他一再为别人慷慨解囊,扶危济贫,而自己家里却空空如也。有一天他回到家里,他女儿小立红神秘地把他拽出门外,指着他家住的那排房子说:“爸爸,你看嘛!”看什么呢?他从东看到西,忽然明白了。原来这里住着9户普通医护人员,有7户都安有电视天线,而他们家里还没有电视机呢。

为集体贡献一份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