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10653000000052

第52章 南京的校长们来我校学习

清晨,天空飘荡着一丝凉意,感觉有点秋味了。

学生们昨天已经返校了,和往常一样,我起了早到班级去看看。这时,学校喇叭通知班主任紧急集合。原来南京栖霞区抓教育的区长带着局长和校长们,今天要到我们学校来参观学习。

据说这个区今年高考特差,有所学校竟然连一个本科都没有考上。领导反复交代卫生问题,要立即组织卫生小分队打扫卫生,特别是包干区、宿舍,不能出任何问题,并派学生时刻注意保持清洁。

理解领导,扫地迎客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硬件设施难以改变,卫生还是比较容易改变的。何况人家大老远从省城来到咱们这个偏僻的革命老区。

其实,我们学校每天都打扫,还算比较清洁的,今天只是格外严格了而已,各班班主任一声令下,学生立马开始劳动了,整个校园一片繁忙的景象,不一会儿,几乎做到了一尘不染。

这些南京客人的到来,说明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工作存在的问题了。记得前一段时间,就南京2004年高考的失败,我在K12和教育在线发了个帖子《南京的中小学老师应向600万市民道歉7,指责南京教师的家教成风,讨论价钱,数着票子,忘了自己的职业良心,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也为我们南通的连续10年高考全省第一而欣喜,2004年高考南通市,660分以上的考生占全省25%以上,人均分高于去年72分,本科上线人数占全省17.1%。现在想想,可能是我瞎操心了。暑假里,我去南京学习,一个朋友说,南京的学生就是考得差些,也没有关系,他们有南京户口,就是上个中专,也能找个工作,活得也是比较滋润的,更何况还可以上个民办本科,或者通过关系也能上个不错的高校。再说了,南京多落榜几个,农村就可以多上榜几个埃听后,默然无语。

其实,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谁考不上大学,起码在目前的中国,你的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不然谁还神往大学?比尔·盖茨这类特殊的人才毕竟是少数,即使他在哈佛大学读过一段时间后放弃了,他也曾呼吁青年学子不要轻易放弃大学学习,最好还是要把大学读完的。

大学,对农村学生意味着特殊的意义。除了高考这条道路,农村学生几乎就没有什么途径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也意味着他们就要待在农村一辈子了,永远戴着“农民”的帽子了。记得当年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些人为了返城可谓不择手段,有的送礼,有的送“色”,有的抛弃农村的妻子,有的抛弃亲生孩子,当时的昆明火车站就遗留了不少没有父母亲的孩子。那首《小芳》唱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我就想,小芳真可怜0谢谢你给我的爱,伴我度过那个年代”,怎么这么无耻呢?返城后,他们开始纷纷倾诉这是变相劳改,甚至发表文章诉说自己的磨难、苦闷,我不怀疑他们感受的真实性,我不怀疑他们所受的困苦,但我想你们在农村才几年呢?我们的农民在农村可待了几千年了呀!

中午时分,一辆小轿车和一辆豪华大客车来到了我们这所学校了。接待工作,自然是肉食者谋之了。

我不知道他们能在俺这个学校学到什么,不过有一点肯定学不到,那就是农村学生的刻苦精神和学习的原动力。

秋蝉鸣叫着,望着窗外,我想起了北航招生索贿事件,但愿教育这方最后的净土,不要再被践踏,给农村的孩子留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