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10653000000003

第3章 不拘一格育人才

近日,笔者拜读了时报的《小发明家难叩大学门》一文,感慨万分。邢科威这样一个拥有20多项发明成果,其中有7项专利,另有15项发明已被国家专利局受理的小发明家,却与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的大学难结良缘。心痛之余,我陷入了深思。

众所周知,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我们的中学教育过分强调熟练程度,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致在四川成都某小学的考试中出现了学生回答“雪化后变成水”即对,而回答“雪化后变成春天”即错的可悲的教育现象。另据报道,一位外国教育专家到中国考察,他在一所幼儿园某班教室用粉笔在小黑板上轻轻一点,问这些小孩子:“这是什么呀?”孩子们活跃极了:这是星星、这是小虫子、这是路边的石子、这是树上的甜果……各种各样的答案,丰富多彩的想象。接着这位专家又来到一所中学初一年级某班教室,做了同样的一个动作,提出同样的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齐声回答:这是粉笔点!没有一点杂音。专家感叹地说:“通过几年的小学教育,学生的思维都被训练成单向或固定的缺乏想象的思维了。”可想而知,这种“填鸭式”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都是千人一面、循规蹈矩、毫无个性可言的“乖孩子”。

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人类社会将要迈向一个知识经济展示辉煌的伟大时代。知识经济是依靠知识的不断创新与应用的“集约型”经济。它的第一资源是人才的创造型智力资源,因而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竞争焦点必将是创造型人才的竞争,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础在教育。为此,有人这样形象地预言:“今后各国的激烈较量不在战场,而在课堂。”

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未来社会中,我们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各种各样的,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囿于书本知识,而应该积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天赋,不但不能压制、扼杀,还应该因势利导,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认为:“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求学的目的,不应只是求学问,而应该培养有知识、能独立思考的人。”因此,基础教育的立足点不应仅仅是让学生得到什么,而是要让学生学会探索什么。

对于一些特长生,我们的高校是不应该求全责备的。如果当年清华大学因钱钟书数学只考了15分、吴晗理科成绩为零分而拒之于门外的话,他们能成为享誉中外的一代大师吗?我们的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该改变一下人才观,应该不拘一格育人才,让千千万万像邢科威那样的特长生叩开大学的校门,获得深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