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651900000111

第111章 古老文明的载体──青铜器的发明

青铜器是中华民族古老灿烂文明的载体,它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青铜器是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主要是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中国上古文明悠久而又深远,青铜器则是其缩影与再现。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贵族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

大约二千年以前,自夏代开始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开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到商代中期,青铜器得品种已经很丰富了,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种青铜器物造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

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青铜礼器十分发达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古代青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之一,这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本质特点。礼器的发达是由中国古代社会异常强大的“宗法血缘”关系决定的。人们对祖先、对神灵的崇拜远远超越了对于自身的认同。夏代已出现了青铜礼器,到了商代,特别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已十分成熟,主要的器类都已具备,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会中,它被当作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

中国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每一器种在每个时代都呈现不同的风采,同一时代的同一器种的式样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也有所差异,犹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因而使青铜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自从有了青铜器,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逐渐丰富。中国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知识小百科

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农户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