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CVP分析)是成本——产量(或销售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也称为CVP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文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它着重研究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所提供的原理、方法在管理会计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它又是企业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二)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关键
确定盈亏临界点,是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关键。
所谓盈亏临界点,就是指使得贡献毛益与固定成本恰好相等时的销售量。此时,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的状态。
贡献毛益又称“边际收益”“边际贡献”“创利额”。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以变动成本计算的产品成本后所剩可供抵偿固定成本并创造利润的数额,可按单位产品或企业各种产品计算。
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对缴纳营业税、消费税产品的企业,应按减去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或消费税及按营业税或消费税计算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销售净收入计算。
贡献毛益是产品销售收入或销售净收入在扣除其自身的变动成本之后,对企业盈利所作的贡献,用它补偿固定成本之后,尚有剩余的话,即为企业营业利润。如果不足以补偿企业所耗费的固定成本,两者之间的差额为企业营业亏损。这里所说固定成本,不仅包括固定制造费用,而且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盈亏临界点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A。按实物单位计算,其公式为: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其中,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B。按金额综合计算,其公式为: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金额单位)=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其中,贡献毛益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金额单位)=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其中,贡献毛益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应明确认识下列基本关系:
1.在销售总成本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售价的高低。单位售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单位售价越低,盈亏临界点越高。
2.在销售收入已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越高,或单位变动成本越高,则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3.在盈亏临界点不变的前提下,销售量越大,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小,企业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
4.在销售量不变的前提下,盈亏临界点越低,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多(或亏损越少);盈亏临界点越高,企业能实现的利润便越少(或亏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