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华是山西省运城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很早就离开家乡,转战南北,在2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为建立革命根据地,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程子华担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山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程子华深爱着他的家乡,家乡人民也对程子华怀着深厚的感情。三晋大地留下了程子华英勇战斗、艰苦创业的足迹。
程子华主政山西时间不长,随即奉调北京,长期担任中央经济部门的领导工作。
程子华奉调北京之后,在中央担任的第一个职务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他是1951年初到任的。建国初期的合作总社除负责管理供销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外,也负责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直到1955年,手工业合作社才从供销合作总社中分离出来。
60年代初,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受命于危难之际,程子华来到国家重要经济部门,担任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直接在计委主任李富春的领导下工作。
1964年,国际局势动荡,战争因素急剧增长。美国扩大越南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台湾当局制造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形势,国防安全已经成为头等大事。
5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分析国际形势及经济建设等问题,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建设西南三线的构想,他深情地说:“攀枝花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攀枝花建设不起来,睡不着觉。”他这里所说的攀枝花,实际是整个西南三线建设的代名词。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作出了“集中力量,抓紧时间,建设三线,加强国防,进行备战”的战略决策。尔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将攀枝花钢铁基地等列入三线建设的首批重点项目。周恩来总理指示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程子华,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前往攀枝花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设规划与可行性方案。联合调查组由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员组成,程子华担任组长。
1964年8月17日、2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目前中国的经济命脉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当时的判断是,战争会早打、大打,因此要抢时间、争速度,赶在战争爆发前尽快建设“三线”战略大后方。于是,国家大规模的“三线建设”随之拉开序幕,范围涉及四川(包括现在的重庆市)、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等13个省及自治区。
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联名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并提议在国务院成立由13人组成的三线建设专案小组,李富春任组长,薄一波、罗瑞卿任副组长,程子华为小组成员之一。
9月初,根据中央提出的“统一规划、多点布局”的指示,程子华率领调查组奔赴祖国大西南,他带领国家部委、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各省的众多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实地考察,经过20多天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确定了攀枝花等大型项目的选点、布局方案,初步拟定了三线建设的长远规划。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亲临攀枝花视察,在昆明听取程子华的情况汇报后非常满意。
11月下旬,程子华专程向毛泽东、周恩来、李富春和薄一波作了西南三线建设情况汇报,详细汇报了攀枝花钢铁项目、重庆兵器工业项目、西南地区重点煤电项目等筹划与建设情况,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对程子华前期的工作表示充分认可。在程子华的精心参与主持下,西南三线建设筹备顺利,开局良好。
1965年,西南三线建设全面展开,同年3月,中央批准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程子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西南三线建设项目大多是国家重点国防工程,有些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多数处在崇山峻岭之中,工作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程子华号召大家树立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精神,要在荒山僻岭中扎下根、站住脚、做出成绩来。从国家计委副主任的岗位来到三线建设第一线,程子华已是年近60岁的人了,战争年代双手又留下了残疾,但他始终保持战争年代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足迹几乎踏遍了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大多数高山峻岭,在森林峡谷、田野荒原和江河湖畔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迹。
“文革”期间,程子华因受到冲击而被关进监狱,他把牢狱生活当成磨炼自己意志和深入思考的过程,顶住“极左思潮”的压力,在狱中坚持学习与思考,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仅凭记忆写出了1万多字的《西南三线建设工作的报告》,回顾和总结了三线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值得注意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托人把这个报告转交给周恩来总理,周恩来看后给予高度评价,成了西南三线建设的一份珍贵历史材料。
“四人帮”被粉碎之后,程子华得以恢复名誉,重新出来工作。他考虑到全国解放后自己一直做经济工作,亲身经历了西南三线建设重大项目的筹划与实施,既有成功的实践,也有值得汲取的教训,所以仍然关注着西南三线建设的情况。虽然离开三线建设工作岗位多年,仍时时牵挂着那里的建设者们。
1977年底,他以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身份,再次到当年战斗过的攀枝花工业基地考察,再次登上附近的宝鼎山观望基地全貌,深入了解基地的生产、生活情况,切实感受一线职工的建设热情。回到北京后,他向党中央送交了《关于西南三线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实事求是、秉笔直言,客观评价了三线建设特别是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对三线建设的得失不加掩饰地进行了反思,为以后西南三线建设、大西南的开发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受到中央的充分信任和肯定。
小资料:
开国历任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
1949年9月至1950年9月:程子华(主席)
1950年9月至1951年3月:裴丽生(代主席)
1951年4月至1952年4月:赖若愚(主席)
1952年4月至1955年2月:裴丽生(主席)
1955年2月至1956年4月:裴丽生(省长)
1956年4月至1956年5月:王世英(省长)
1956年5月至1958年11月:卫恒(代省长)
1958年11月至1965年12月:卫恒(省长)
1965年12月至1967年3月:王谦(省长)
1967年3月至1971年4月:刘格平(主任)
1971年4月至1975年5月:谢振华(主任)
1975年5月至1979年12月:王谦(主任)
1979年12月至1983年4月:罗贵波(省长)
1983年4月至1992年8月:王森浩(省长)
1992年8月至1993年1月:胡富国(代省长)
1993年1月至1993年9月:胡富国(省长)
1993年9月至1994年3月:孙文盛(代省长)
1994年3月至1999年7月:孙文盛(省长)
1999年7月至2000年1月:刘振华(代省长)
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刘振华(省长)
2004年1月至2004年2月:张宝顺(代省长)
2004年2月至2005年7月:张宝顺(省长)
2005年7月至2006年1月:于幼军(代省长)
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于幼军(省长)
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孟学农(代省长)
2008年1月至2008年9月:孟学农(省长)
2008年9月至2012年12月:王君(省长)
2012年12月至今:李小鹏(省长)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乌兰夫
“乌兰夫”蒙文原意是“红色之子”。乌兰夫从青少年时期就热情投身革命事业,成为“早期觉醒的蒙古族青年”,为建立共产党领导的蒙古族抗日武装,为各民族团结抗战和培养民族干部付出了极大心血。乌兰夫积极开展民族自治运动,为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的创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成功领导了内蒙古自治政府辖区的政权建设,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发展民族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简历
1906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
1923年,1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9年,任中共西蒙工委组织委员、书记。
1938年,任中共绥蒙工委委员。
1941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1年,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
1945年,任绥蒙区党委委员,绥蒙政府主席。
1947年,任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中共内蒙古工委书记。
1948年,任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49年,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1949年,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1952年,兼任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
1954年,任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
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1955年,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6年,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第一书记,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77年,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1977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
198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8年,12月8日在北京逝世。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在乌兰浩特举行,宣布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当选为政府主席。1949年,乌兰夫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成为开国第一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