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朝那些人
10640700000015

第15章 毛西河动手

毛西河乾隆时举博学鸿儒,受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其人博学强记,著述甚多,刊行问世的有经集五十一种,二百三十六卷;文集六十六种,二百五十七卷。

毛西河有大才,自视颇高,脾气也不好,好臧否人物,与人说话稍有不和即出言不逊,甚至有人想杀他。某次与人探讨音韵学,对方的观点属于顾炎武一派,毛西河斥之为邪说妄言,两人先是争吵后是对骂继而动手,结果毛西河被打成重伤。

大儒只七人

毛西河以为,自汉代以来,中国能称得上大儒者只有七人:孔安国、刘向、郑康成、王肃、杜预、贾公彦、孔颖达。其他的都不值一提。谈到经学,他痛斥朱熹;说到人才,他看不上诸葛亮;论诗歌,李白、李商隐都不怎么样。

很多时候,毛西河是必须要和人辩论,不辩论难受。比如听到有人读苏东坡的诗“春江水暖鸭先知”,毛西河勃然大怒,说:“那么鹅就一定后知吗?”

毛奇龄朱彝尊合像

一心二用

毛西河说,凡动笔一次,就拿出资料来查一次,务必要考察核对精细、周详,然后再开始写,于是某些典故就能终生不忘。日积月累形成习惯,知识渊博了写作也就没障碍了。

毛西河曾住三间低矮小屋,堆满了书籍,太太也住在其中,中间是客厅。毛西河构思诗文的时候,旁边坐满了求学的人,他一边写作一边回答问题,井井有条。太太时不时在屋内责备他,连说带骂。毛西河不甘示弱,反唇相讥。

小妾度曲

毛西河曾娶一小妾,是京城丰台花农的女儿,名叫阿钱。阿钱生得异常美丽,不愿意嫁到豪门,只喜欢毛西河这样的才子,即便是做妾也心甘情愿。毛西河的朋友因见阿钱信佛,就给取名“曼殊”。

曼殊与毛西河感情甚好,并且从毛西河学书度曲。后不幸夭折,毛西河为她做《曼殊别志》。

资料来源:《养吉斋余录》、《新世说》、《梦阑琐笔》、《郎潜纪闻初笔》、《清朝野史大观》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齐于,号西河,学者称其西河先生。浙江萧山城厢镇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毛奇龄中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国史馆纂修等职。期间以《古今通韵》一卷进呈,得到康熙帝的赞赏,诏付史馆。康熙二十四年(1685)离馆回乡,专心著述。著有《湘湖水利志》3卷,《萧山县志刊误》3卷等。此外,毛对文学、音乐颇有造诣,好诗词歌赋,著有《西河诗话》、《西河词话》多卷;又曾教授乐律,著有《竟山乐泉》4卷,《乐本解说》2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