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325

第325章

次日一早,皇上在太极殿下旨,召见新科状元榜眼探花,皆是一表人才,对于如今的以仁孝教化天下,皆侃侃而谈,各有所长。而金榜发下,贾兰中了三甲第一名传胪,赐同进士出身。虽是在三甲,然则因其是三甲第一名,故而沾了第一名的光,一时间名传都城,人人皆知。又因会试取中并不曾如何张扬,故而更显的突然。

而朝廷上下,则颇为叹服贾兰的才学及性情。他如今亦不过二十出头,却从不在都中招摇卖弄,几年来众人似乎都忘了荣国府还有个嫡长孙。此番中了进士,必定是自己的真才实学,否则若是皇后娘娘恩宠,他早都该成名了。亦不至于如此默默无闻。

不说都中如何议论,在贾环高中金榜后,黛玉即下旨召见,又下旨召来卫国公夫人与敬肃王妃及李纨。贾环换上新装,由尚仪领着直接到长秋宫觐见。黛玉看着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贾兰,想起这些年的风雨,忽然间忍不住滴下泪来。想想贾家这几年所行之事,无一件合意的,如今终于等到了。看着一脸成熟与从容,又落落大方的贾兰,黛玉叹息不已。

此时敬肃王妃与李纨等皆已来到,黛玉起来拉着李纨笑道:“多年不见大嫂子了,看着还好,到底是辛苦了。”李纨与众人一同行礼后回道:“启禀皇后娘娘,蒙皇后娘娘恩宠,草民如今过得还好,亦算不上辛苦,不过安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而已。”

黛玉点头笑道:“如此甚好。朕多少次都在犹豫,想着众人皆不容易,很是该松散些才好,又唯恐天下悠悠之口,说朕徇私。左右为难,只得委屈了你们。想想便是寻常人家,亦该有三五门亲戚才是,朕却落得只有她们几个,还不敢稍稍照应。你们还得多多包涵才是。”李纨笑道:“启禀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如此说来却是折杀草民了。草民一家承皇后娘娘垂爱,有幸得有今日,草民一家感恩不尽,不敢再有奢望。”

黛玉让众人皆坐下来,笑道:“大嫂子如今亦算是熬出头了,兰哥儿中了进士,凭的是自己的真本事,朝廷上亦说不出什么来。便是来日皇上先授职,想来亦不回有何闲言碎语的。贾家如今还有你这般有出息,亦算是有望了。不说怎样光宗耀祖,至少亦不辱没了祖宗的名声。将来更要孝顺母亲才是,大嫂子亦可稍稍歇歇了。”

贾兰行礼回道:“启禀皇后娘娘,臣谨记皇后娘娘教诲。皇后娘娘大公无私,便是任用亲旧,亦是内举不避亲而已。如今靖献亲王卫国公等虽则是皇后娘娘亲戚,个个名副其实,称雄一方。臣亦不敢徇私,若是他日能得忝列朝廷,必当以天下为先,忠事皇上与皇后娘娘。母亲辛劳多年,臣自当孝顺膝下,不敢稍忘。”

敬肃王妃笑道:“启禀皇后娘娘,似乎听闻兰哥儿与环儿至今未有婚配,不知皇后娘娘可稍稍徇私一二?便是为兰哥儿指婚,怕是朝廷上下该当不会不服的。”黛玉看着她笑道:“四妹妹如今倒是开始关心起这事儿来了。你可记得你小世子还不曾抱来让朕见过,来日朕可拦着皇上不许给他赐封了。”

敬肃王妃笑道:“启禀皇后娘娘,小儿这会儿还只知道捣蛋,可不如昭公主她们听话懂事,没得抱来打扰皇后娘娘清静。”李纨听得敬肃王妃已经有了小世子,忙上前贺喜道:“回王妃,恭喜王妃喜得贵子,臣妾不知,不曾上门恭贺,亦不曾备得贺礼,还请王妃见谅。”

黛玉忙拦着她笑道:“大嫂子快别提贺礼了,贺礼送了多少了,如今连她世子的面还没见过。若是如此,周岁时抱到宫里来,朕在这里赐宴,左右母后亦是你婆婆,皇儿抱回来孝顺皇祖母亦算不得错。”敬肃王妃笑道:“启禀皇后娘娘,说起此事,倒是想求皇后娘娘给小子赐个名,如今虽则取了好几个,皆不大好。听闻慈儿乐儿听得皇后娘娘赐名,皆很是高兴,长得亦好,渐渐得亦有了皇后娘娘的几分品格。还请皇后娘娘给小子赐一个名吧。”

李纨见着这姊妹二人如今又成了妯娌,说起子女来没个停,亦跟着笑起来,黛玉亦是笑道:“雍儿慈儿皆是朕的皇儿,取名理所应当,没事给你世子取什么名字,将来唐儿不乐意了,或是娴儿他们皆来找朕赐名,朕可顾不上。”话虽这么说,心下却已经思量开了,敬肃王妃见她认真想着,亦不打搅。

却说黛玉左右想了半日,忽而笑道:“放着这么好得个现成的名字不用,岂不傻了?”不知黛玉想起了什么好名儿,且听下回分解。

上回说到敬肃王妃请黛玉给她儿子赐名。黛玉想了半日,忽而笑道:“放着这么好得个现成的名字不用,岂不傻了?”几人闻言皆好奇的看着她。黛玉笑道:“春秋末有仁者少连,战国初有智者大连,不如给世子取名一个‘连’字。便是我们皆是骨肉至亲,便是偶尔联络,亦难违藕断丝连。不知各位意下如何?”黛玉不曾说的是此字音通“莲”与“怜”二字,敬肃王与王妃皆是高洁之人,且王妃原先多次想出家,若能得“莲”相伴,亦算是了了平生一愿。再者二人说白了皆无父无母,又并无同胞兄弟姐妹,还得托赖多方照应爱怜,否则亦难以立足朝堂,更难得如今这般惬意了。

黛玉话音一落,几人亦都细细琢磨开来,倒也不曾听得皇后娘娘赏与赐便欣喜若狂。过了片刻敬肃王妃笑道:“启禀皇后娘娘,果真是个好名字,‘姬连’,便是将来不能做个仁智之人,亦该与臣妾母子连心,安分守己,过好自己的日子。不贪图俗世之浮华虚名,不爱慕凡尘的利禄富贵,不过顺其自然,做着自己该做之事,努力做好即可。”

贾兰回道:“启禀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处处向慕古风,便是这名字,亦十分雅致。一个‘连’字,道出多少真味。世俗之人,岂能果真干干净净孑然一身?宝二叔时常念叨‘赤条条来去无亲挂’,那是他抛却了众人之故,而非果真就能无牵挂。若是心无挂碍,则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他一直有所牵挂,故而亦没能脱离干系。如今看来,还是连到一起了,既如此,众人便不能光顾着自己如何,还要顾及他人。”

李纨亦笑道:“启禀皇后娘娘,大千世界,若说无干系,倒也无干系,若说有干系,却也脱不开干系。便是路旁一个要饭的,朝中一个当官的,兴许都有干系。虽则如今皇上与皇后娘娘以贤德仁孝治天下,然而众人还得同心一气,连成一片,方能成功。否则便是皇上与皇后娘娘如何克己,亦未必能向化成风。”

黛玉笑道:“还是大嫂子说得透彻。谁都不是单个独立的,若是不自私,便都脱不了干系。我们不仅要做好自己,还要让身边之人都向善做好,至少不为恶,如此则天下连成一片。行遍四海,如室如家,和睦敬爱,不论亲疏,如此方算得是盛世。”

看着给昭公主等送衣裳过来的迎春,黛玉忙将她留下来,笑道:“许久不曾见得二姐姐了,既如此,不如摆下家宴,众人亦算是小聚一番。”迎春笑应道:“回皇后娘娘,臣妾尚有些许事情不曾做完,还望皇后娘娘恕罪。”

黛玉拉着她笑道:“左不过就是那几个皇儿的衣裳,少不了的,待明日再说。再者难得大嫂子今日来一趟,可是许久不曾见得了,二姐姐还不想叙叙旧?”李纨见迎春此时面色红润,身体健朗,神情淡雅,可见得还是不错,心下亦很是想叙叙旧,只是不敢开口而已。

迎春见黛玉挽留,笑道:“回皇后娘娘,臣妾多句嘴,虽则不过几件衣裳,如今亦不曾有人争议。然则皇太后与怡王太妃等皆极为疼爱昭公主,故而她总是比别个要好一些儿。若是不给其他皇子皇女都送上好些得来,怕是会惹人非议。衣裳首饰,不过细枝末节,很不该招惹出什么是非来的,否则得不偿失。”

黛玉点头笑道:“二姐姐如今都快成朕的拾遗了,不如补授你为左拾遗,兼为朕拾遗补厥,让詹事给二姐姐再补一份俸禄吧。”黛玉正说着,却见皇上领着许多人来了。原来皇上知道黛玉召见众人,便亦悄悄下旨,将卫国公乃至贾巧姐一并召来,让众人算是小聚一番,亦全了黛玉的意思。

皇上问起才刚中所言何事,黛玉大概说了。卫国公夫人笑道:“启禀皇后娘娘,左拾遗官职太低,怕是奏折都递不上去。不如授个谏议大夫,大概还能上达天听,如此方算是皇后娘娘厚恩与诚心了。”众人闻言皆失笑。卫国公笑道:“你又急什么,皇后娘娘不过随口一说而已,二姐姐如今已是内官,还要那些虚名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