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324

第324章

待得那婆子走后,赵氏更是魂不守舍,一会儿又想起马道婆被腰斩的情形来,一刀下去,或者一刀还切不断,还得再补一刀。不是时常有人这么说的吗,那腰斩的经常会有一刀不断的,或者是刀不好,或者是家里人没打点,总之还得再切一刀。而且,即使一刀了断,那腰斩的人时常要过许久才能咽气,好痛,好惨……

忽然间眼前一片血色,只觉得自己已经被血包围了,黏糊糊,红惨惨,渗的人发慌,毛骨悚然,毛孔倒竖。巫蛊历来皆是大罪,若是被官府查处她祝诅嫡子及当家奶奶,想来亦是大罪,不知道会不会被腰斩?还是下狱?环儿怎么办?会不会被牵连?和昌郡主呢?她难得过得好些,却已远嫁外邦,可别连累了她。如此说来,必是皇后娘娘顾及和昌郡主故而暂时还不曾来拿她,那日后又该如何?会否如贾芳贾菌一般因为一点罪过便被拿问,毫不容情?

赵氏如此思来想去,一会儿是宝玉癫狂的模样,一会儿是凤姐儿拿着刀子来杀人,一会儿又是马道婆腰斩,而且一刀还不断,流血一个时辰不死,满地都是血。如此想着晚饭也不曾好生吃的,夜里睡下,不知是秋后变天冷了,还是自己做恶梦蹬了被子凉了。总之次日便觉得头重脚轻,起不来床。贾环去请来大夫看了,不过开了个方子,去去风寒而已。

岂知赵氏越是昏睡,便越是噩梦连连,时常梦中惊醒,觉得有人来拘拿她,又见有人拿着刀子来要杀她。虽则点上安神香能安睡一会儿,待得醒来又是如此。一连三日,越来越严重,贾家众人皆慌了手脚。大夫亦觉得奇怪,无药可治。贾环心中恐惧,涕泣不已。家中男丁便只剩下贾兰一人主事,李纨便将贾萍叫来一块儿帮衬。

如此闹了三五日,渐渐的便水米不近,开始有些儿不省人事了。而且时常说胡话,什么“是你要拿捏我在先”,又是什么“谁让你偏私袒护”,又使劲儿惊吓道:“饶了我吧,下次再也不敢了。”李纨与贾环等试着问过许多次,皆问不出个所以来。慢慢的见赵氏消瘦下去,不出半个月,便一命归西了。

此番变故,更将贾家难得的宁静打乱了。好在李纨乃是大少奶奶,贾兰是长孙,二人此时见家中成了这等模样,反倒刚毅起来。不顾众人闲言碎语,使尽各种法子,弹压住众人。好容易才将一个家给维持下来,免于四分五裂。

待得事情稍稍宁定,此时众人见事情又略略有了盼头,且宝玉夫妻、贾环及贾萍拥护,故而亦就定下心来。李纨与贾兰干脆将此前的规矩尽皆照着实际境况,该留的留,该改的改,该去的去。就这么几口人,凡事但求实际可行,不再图那些虚礼面子事。众人见母子二人行事公允,又通明事理,果真又振奋起来。

许是因着此前事故太多,头绪繁杂,故而众心不定;或是想着别无他法,此时已无多少出路或是退步;又或是因着几次被收治,此番马道婆又是宝玉的寄名干娘,亦有些唯恐受牵连;亦可能是见李纨母子一直沉稳淡定,众人着实改了心性。总之,此番重新整肃之后,贾家余下几人放算是一心一意起来。

别个不说,贾兰一下子似乎长大成人,凡事皆先替家里考虑,然后才是自己。便是家中收支出入,亦统管的井井有条。因着上次之事,亦让李纨给众人的月钱略略多些,不肯拘了各人的性情。再者如今皆已长大成人,各人皆有些想法,很不该事事皆管辖着的。故而只要家里开销的足够,便给众人皆略略多发放些月钱。年底因着收了租子,更是给每人额外多发了五两银子,让众人欢悦不已。

越是如此,李纨便越觉得众人还是希望手头能宽松些,能有自己支配的余地,故而便百般想法子,既要统管全家,算计好将来。又要兼顾现在,让众人亦能将眼下过得又好又自在。不多时贾萍亦考中秀才,家中又渐渐添了喜气。

贾环开始时还沮丧了一阵子,待得见众人如今皆拿出一副新的模样来,便亦渐渐收敛了,重新努力起来。不仅读书用功,而且亦与贾兰一道照应家里各项事务。转眼间亦如同长大了一般,与贾兰一道将这个家挑起来。

宝玉则果真如上次所言,一心一意写些字画,又让潘琴帮她找西席。虽则众人皆迟疑于他的出身乃至名声,一时不肯相聘,他亦不气馁,继续努力的读书练字,想着有朝一日能用得上。不想此举西席没找下,倒是将学问长进不少,渐渐的还能跟着贾环贾兰一起计较起经理诗意来,且见解往往让在家自己攻读的贾环贾兰钦佩不已,直觉得多了个良师益友。

如此阴差阳错,倒是让阖家更为和睦起来。潘琴见宝玉多少有了些用处,且总算沉稳内敛起来,便更加一心一意的跟着李纨。李纨见她亦通明事理,故而许多事情亦开始一块儿商议着办。贾萍等见状亦更加刻苦用功起来,无肖细说。

如此经年,倒是着实平静,去岁秋闱,贾萍还中了举人,今年春闱与贾环贾兰一块儿应试,虽则只有贾兰一人高中,到底亦是件喜庆之事。贾家总算找到凭着自己努力过着自己日子的感觉了。贾兰高中之后不过悄悄回家,虽则告诉母亲,亦不张扬,欲等殿试之后再做定夺。故而卫国公等皆不曾听说贾兰黄榜高中了。

黛玉听得此处,终于露出一丝笑意来,叹道:“如此说来,大嫂子与兰哥儿算是有见识能行事的了,高中黄榜,亦是早晚之事。天道酬勤,善有善报。只是赵太太缘何会莫名其妙的得了癫狂死了呢?”卫国公与夫人皆摇头笑道:“不知道,听那口气,许是往常做过恶事,不知为何又受了惊,自己于心不安吧。”

黛玉叹道:“若是还能知道于心不安,还算是有点儿心,有点儿良心,便算得是个好人。可惜三妹妹如今一人在外,不知可知晓此事?”卫国公摇头道:“和昌郡主那里只能通国书,寻常是不能通信的,臣等亦是最近才得知消息的,她那里大概还不知道吧。”

卫国公夫人道:“她离得那么远,告诉她亦无用,不如别告诉她,还少了一份伤感。便是来日朝觐,到时知道了亦就是那样了。”黛玉点头道:“按说是该告诉她的。她为人子女,很该知道才是。上次回来见到赵太太还好好的,如今便突然没了,岂不要难过?不如下次行国书时顺便告知吧,那样邛都王必定先知晓,兴许还能设法从容安慰一番。”

皇上点头道:“如此亦好。三姑娘亦不容易,一个人在外若是再听得此信,必定哀伤。若得邛都王从容劝解,大概亦能好许多。”昭公主左右看了看众人,嘟哝道:“回母后,和昌郡主是谁呵?为何母后要为她担心?”黛玉抱着昭公主笑道:“和昌郡主是昭儿的姨妈,远嫁到邛都去了,为邛都的平定及边境宁定立了很大功劳。”

昭公主闻言有模有样的点头道:“回母后,那姨妈可是难得了,她何时回来看儿臣呢?”黛玉笑道:“昭儿有那么多姨妈姑妈妈妈,还惦记着那个姨妈做什么?跟前这个姨妈你还不曾好生亲香过呢。”昭公主见母后说她,忙伸手叫卫国公夫人抱抱,又不停的娇笑道:“昭儿见过姨妈,昭儿喜欢姨妈。”

且说众人又坐下闲聊片刻,皇上便与卫国公一块儿走了,还得去钦点状元呢。卫国公夫人则留下来,抱着昭公主逗她玩儿。只是有些时候都不是你逗她,而是她逗你,一会儿装哭一会儿装笑,一会儿又撒娇,一会儿又文静的丝毫不动。想起当初丹公主总是不待见她,湘云倒是将昭公主亲香了个够。

黛玉则抱着慈儿乐儿,听着她们叫“母后”,虽则与昭公主叫得感觉不同,然则到底皆是自己的儿女,还是心满意足的。这种感觉,很微妙。嫡庶之间的事情,历来说不清楚。虽则庶出皆是要认嫡母的,却还不曾见过这种的,连“母妃”“母嫔”还不会叫,天天嘴上挂着“母后”。黛玉亦不过偶尔抱一下而已,才几个月的孩子,大概还不知道攀高枝儿巴结吧。

看着慈儿如今亦已开始学着走路,在御榻上晃悠着,黛玉的心里还是高兴的。不论如何,这些将来都是她的庶子,若是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兴许将来亦会一般儿的孝顺她的。这才像一大家子人,相亲相爱,若是不能选择,那就大方的接受,共同面对吧。

众人说笑一阵儿,李淑妃等将几个皇子皆胡乱抱了一圈儿,虽则各人心底还是对自己生的孩子有些偏私,到底亦不会太过。不论是不敢还是果真觉得都一样,总之皆是见到谁便抱谁,几个皇子亦是熟惯了,几个母亲抱都要。只是,都似乎跟“母后”格外亲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