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197

第197章

姬唐听黛玉口气似乎同意了,很是高兴,挺直脊背昂首道:“回皇后娘娘,臣定不敢有违皇后娘娘教诲,还望皇后娘娘成全。”黛玉笑道:“你初次出去,待会儿跟朕去自己去告诉皇上,朕不替你说。”姬唐挠了半日头,方笑嘻嘻的应了一边儿站着。

黛玉见此便拉着齐儿与姬唐一块儿回到嘉德殿。彼时皇上也回来了,听闻姬唐的请求,见黛玉能带他来,便是应允了的,故而也便允了,忙命人带他去预备。不几日便是选定的吉日,姬唐与毋寡一道前往送嫁。皇上又指派了几位妥当之人一同前往,待得送嫁完毕,便往西南各地巡视存粮吏治民风、劝课农桑等。而指派贤亲王及徐利钦差按察之旨,也同时下达。各层各级一时都紧张的忙活开了,不一而足。

此时黛玉还得预备一项最为重要的礼节,也是每年中唯一的一项只有皇后没有皇上参与的祭祀即“亲桑礼”。根据祖制,每年季春,要择定吉日,皇后娘娘亲自喂蚕,然后去祭祀采桑叶。大概规矩是在吉日之前,先在后殿散斋三日,寝殿致斋一日,正殿致斋一日。

到了喂蚕这日,尚宫尚寝等宫内一应人等至甘露殿跪请皇后。皇后娘娘穿上钿钗礼衣,结珮,坐上銮舆,华盖警跸。上了御座,尚仪再来请。下了御座,坐版舆进蚕室,喂蚕。其他陪同人等规矩礼仪皆如制。皇上因黛玉不舒服,也不让累着了,故而命尚仪等皆尽量就简,大概有个意思而已。

此后方是吉日祭祀,采桑叶。在祭祀前三日,有司在外壝东门内道北设大次,背北朝南,也即是皇后娘娘行帐,黛玉驾临,在此驻跸斋戒直至礼毕。从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以下乃至王妃、郡主、国君夫人诰命等,一律随同前往,按规矩陪侍在皇后娘娘大次周围各处。

祭祀前两日,会来许多女工,也即正儿八经采桑叶之人。尚舍准备许多物事乃至采桑坛等,不一而足。祭祀前一日,设御位,继续准备,安置各位陪祭的如大长公主等的位置,还有奏乐的、赞礼的、拿御钩的、拿御筐的、拿尊坫、罍洗、篚冪等,叮里咣当,不一而足。

祭祀吉日,未明十五刻,太官令开始宰杀牲口,略过不表。等会儿尚仪来启奏“请中严”,外面各色人等排好,尚仪尚宫等一块儿来奉迎,太监抬来版舆,皇后娘娘方服鞠衣,乘版舆出来,后面各色人等,拿着御钩筐子等跟着,去行礼。行礼之时无数的人,无数的规矩,无数次拜,再拜,再拜,再拜。

然后尚仪领着皇后娘娘到采桑坛,接过御钩,采桑,典制拿筐接着。皇后娘娘只用采三条就即可,将御钩递给有司,退回自己的位置。其他各人也按制采一回,五条九条不等,然后退回到各自的位置上。有司将桑叶交给蚕母,蚕母切好交给婕妤,婕妤喂蚕,洒一絺止。这回方是礼毕。再拜,再拜,再收拾一回结束。车驾还宫,次日还要在甘露殿设宴,宴请各位随行的命妇,叫做犒劳酒。

皇上与黛玉本欲简省的,饶是如此,也还是着实累了一回。皆因众人皆说劝课农桑乃安民之本,天下之基,自古如此。少不得黛玉还得一一演练一回,亦是为着来年轻松些。皇上的亲耕礼到底是熟门熟路的,也还罢了。然则皇上与黛玉皆想行个实事,故而在祀礼之外,另约定了吉日,定要将百官与各色命妇叫来做点实际之事。

皇上因着去年有了经验,今年早早的便预备好了,到了亲耕那日,领着众人依旧去了上林苑。一应文武百官相随,张丞相虽然年龄大些,却对皇上这种为民之举,很是极力支持。徐长史因着有上次与周贤之约,更兼确是出身布衣,故而也很是认真。如此一来,丞相府众人皆严阵以待。丞相府严阵以待了,别人也再无退缩之理了。

籍田内,太常寺等早已预备好了,待众人行过礼,将祖制行毕,皇上开始先下去。也不让司农教,自己非要循着记忆,慢慢的一点点试着。待到实在记不清了,方让徐长史过去帮忙。不过三五圈之后,便就都记起来了。直耕了将近半个时辰,偏生想要今日耕个够,便上去歇息片刻,让众人皆开始耕地。

皇上微微一笑道:“去岁众位爱卿皆是随朕来耕过的,不如今岁先皆回忆一番,看是否依旧记得,或是农务在众位爱卿心中到底占了几分?”众人闻言极多的顿时愁眉苦脸起来,原本想着大不了今岁辛苦些,断不敢偷懒了,不想皇上又来了这一出。

内中只有几位还稍稍记得的,皇上命有司皆记下来,回去另行封赏。因皇上话中最后一句道是要看看农务在各位心中的分量,故而皆十分小心起来。过了片刻,见其余人众不敢再试了,方命众人皆下去,一边儿让人教着。自己则四处查看一番。过了片刻,便请来几位老农,皇上自己扶犁小心的耕着,一边儿让那几位老农指正。那几位开始时十分不敢。

皇上笑道:“你们不知,那日朕媳妇儿说,若是朕不会耕地,将来怕是要坐吃山空,最后只能要饭去了。”那老头闻言吃惊道:“皇帝怎么会去要饭?那媳妇儿说话胆子也太大了,这可是欺君呢。”皇上笑道:“朕这媳妇儿还说了,一人不耕便会有人挨饿,故而去年便是她要朕亲自学着耕地。去年奉宗庙的便是朕籍田里出的,媳妇儿看着喜欢。”

另一个老头道:“皇上说的可是皇后娘娘?”皇上大笑道:“朕可不就有这么个媳妇儿。”那老头大惊道:“皇后娘娘说的一定有理。听说皇后娘娘是神仙下凡,不知道是不是?”皇上笑道:“这个朕却不知,只知她总是挑朕的错。若是不简约,她便要生气。若是这地耕的不好,今日回去怕是没饭吃了,老人家还是多教教朕,也算是可怜可怜朕吧。”

那几个老农见皇上说的有趣儿,一时间竟将他当了小后生,一左一右的说道起来。这个说你这样费劲儿,虽则耕的平整,却费了许多冤枉功夫。耕地未必便要循着地的模样耕开去的,大致有个模样,边角之处便是挖也能省劲儿许多,皆因总是拐弯,会费许多功夫。

那个道耕地时若是遇见那杂草,最好便将它埋在土底下,回头便烂了,也省得将来再来锄草,这样不耽误功夫,又能歇息片刻。这个又道将你脚底下那石头拿起来甩到一边儿去,否则当心回头犁头杵上碰断了,又耽误功夫还得花钱重新打。那个忙道这会儿可不敢甩,四处都是人呢。那司农看着皇上认真,几位老农也认真,忽然有些愧疚,忙一边儿去了。

皇上又耕了将近一个时辰,方坐下来歇息。接过刘福递上的香茶,一口气喝了两杯,还是不解渴。那老农笑道:“耕地吃茶哪里能这么吃的,越吃越急越渴。应该拿个大茶壶来,再拿个大碗,一口气那么一大碗,那才解渴,够劲儿。”

刘福一边儿呆着都无话可说了,皇上这样儿已经够难为的了,还备个大茶壶,皇上又不能天天耕地。不想皇上果真吩咐道:“你赶紧去给朕拿个大碗来,这样果真不够劲儿。”刘福嘟哝道:“回皇上,若是这般,皇后娘娘知道了……”皇上笑道:“媳妇儿知道了才好,就不用赶朕出来要饭了。”刘福将眼珠子瞪出来许久,方收回去放好了,给皇上找碗去。

那几位老农围着皇上坐在地头,皇上见衣裳上有许多泥土,便伸手去弹掉。那老农道:“我们天天在泥里滚,那里顾这些。”那意思你还是不地道。皇上笑道:“坐下歇息,收拾干净些,看着也舒服呵。”那老农道:“我们生来便是泥腿子,不一身泥便不是了。若是哪天身上没了土,离了这泥,反倒不自在了。”

皇上道:“你们如今过得如何?可还有什么想法没有?”那老农道:“如今年景比往常好多了。今年看着又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若是这般下去,过不了三五年,就都富足了。”又一个老农道:“我听说皇上和皇后还有好多好事,偏生被官府给克扣了许多。若是都能到得我们手里,兴许还能更好。只是不管我们得不得,总不能叫那些贪官得了才是。”

另一个指着远处那些人道:“听说贵妃娘娘的娘家现在很厉害的,还有个叫忠顺王爷的,也不知是什么人,也厉害的很。他们庄子上的佃户,还是吃不饱,皇上的那些好处,也从来没见过。倒是有个公主的庄子好,去年连租子都不用交。”

这个道:“一点儿不交也不对。那公主吃什么去?也不能见着公主人好就欺负她,那些人也不厚道。”另外几个老农闻言皆点头不已。皇上笑道:“宁儿免了租子,朕媳妇儿可赏了她不少,早就补过了。若是你们都肯多做些,朕这媳妇儿还能给你们想法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