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196

第196章

黛玉笑道:“如此也好,那朕便替孙知府备一份聘礼,此时时间仓促,不如就直接送到你手里吧,日后你带回去即可。”毋寡谢道:“启禀皇后娘娘,臣谢过皇后娘娘恩典。只是这聘礼该当孙知府置备,为何好皇后娘娘赏赐呢?”

黛玉愣了一下,想着孙弘只身一人,又是白手来的,那点儿俸禄,如何置备聘礼聘娶大月氏王的郡主?大月氏王既然满意,那就更改好生赐份像样的聘礼才是,否则天朝也是面上无光。故而答道:“这是朕做得媒,赐份聘礼也是应该的。孙知府一心为天下,很该得着这赏赐才是。”毋寡与齐儿皆不大明白,也就算了。

黛玉又对齐儿道:“齐儿如今可还好?倒不如你与娴儿几个一块儿玩吧,也好有个伴儿。”齐儿答道:“启禀皇后娘娘,臣很好。且如今也快去江南了,臣正在读书呢。听闻孙知府是状元,乃是饱学之士,臣可不想被取笑了。”

黛玉笑道:“难得齐儿还有这份心,倒是个难得好姑娘,将来定是个贤内助。只你是自己读书还是身边带的有师傅?”齐儿微微红了脸道:“启禀皇后娘娘,臣才疏学浅,不敢拿到师傅跟前丢人。”黛玉见状笑道:“你也是个郡主,很该有个师傅才是。”说罢忙让人去请来娴公主以前的几位师傅,让安排一位跟着齐儿去广信府,一年后回来。

几人又略略谈了几句别的,便定下来二月初便送齐儿去广信府完婚。待将这些事情皆安排妥当了,黛玉又命人快马前去告诉孙弘,给大月氏王的聘礼由皇上御赐,勿须挂念。黛玉这里下完旨,一边儿便命人赶紧收拾准备聘礼。

只是这聘娶藩邦郡主的聘礼并无旧例,黛玉道:“你们照着亲王纳妃的聘礼备一份即可,无非尊贵些,也让大月氏王看着好看些也就罢了。”詹事领了旨便忙活去了。晚间皇上知道后也很是满意,看着黛玉笑道:“大月氏王大礼嫁女,我们预备份儿丰厚的聘礼,也不为过。”

黛玉点头道:“不过就是那些东西,递过来给过去的,其实就是个意思而已。有时候不过是争个面子。有人说好朋友好邻居便如合伙一般,你拿个这个,我拿个那个,和到一块儿,和和气气的,自己也高兴,别人看着也觉得像回事。”

皇上笑道:“哥哥怎么没听过这个,妹妹哪里听来的?”黛玉歪着脑袋不理他,自己偷笑着转到一边儿睡去了。皇上想起那一次黛玉不让他抱着睡觉,便也滚到她跟前,依旧搂着她睡了。

弹指一挥,元光五年的春天便已经来临了。春风吹过,万物复苏,昨日还是光秃秃干巴巴的柳树,今日似乎却有了一层淡淡的雾色,却原来,是吐牙了,嫩嫩黄黄的,不仔细还看不出来。桃花也如那好容易过年做了件新衣裳的小孩子,迫不及待的争先恐后的要跳出来给人看,好使劲炫耀一番,定要赢个第一回去方过瘾,自己却又羞红了脸。

黛玉如今住在嘉德殿,一切又简单起来了,每日依旧睡到皇上快下早朝方起来收拾了便是用膳。早膳后偶尔坐了銮舆去长秋宫走走,若是有事便指点一番,若是无事,便即刻回来。皆因皇上百般交代的,如今才开春,地上的雪才化,风吹着也凉,也怕她或是滑到了,或是别的什么事故。总之就是要她尽量的回来,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方才放心。

二月头里,长秋宫詹事及大长秋启奏,给齐儿的聘礼已预备停当。又有毋寡上奏,大月氏郡主预备的嫁妆也全部到齐。黛玉拉着尚在长秋宫住着的齐儿,很是说了无数的话,叮嘱了很多遍儿。黛玉说道:“齐儿,你虽是大月氏的郡主,只是入乡随俗,天朝规矩,娶进门的媳妇儿便是夫家之人,便再也不是娘家的娇女儿了。”

齐儿点头回道:“启禀皇后娘娘,臣妾理会得。听闻并无公婆,则定当好生扶持夫君。他一心为公,臣妾不敢谋私。他博古通今,臣妾亦当效仿一二。便是不能做个贤妻良母,亦不敢有辱门楣,上有负皇后娘娘信任,下愧对夫君子女。也不敢有辱大月氏的祖宗。”

黛玉拉着齐儿的手轻拍道:“你是个好姑娘,便是都中许多女子亦未必能比得上你。如此更要严于律己,洁身自爱。再者江南又比不得都中,那里天高皇帝远,许多事情朕也一时半会儿够不着。你要尽全力辅佐孙知府,以除他后顾之忧。”

齐儿起身一一应了,忽然慷慨激昂道:“启禀皇后娘娘,听闻江南富庶繁盛之地,却原来也是有着重重危机的。越是如此,臣妾越是要去。父王曾劝导臣妾要以天下百姓为重,唯有如此,方能不枉此生。战场分许多种,努力为百姓谋福亦是一种,亦有很多人要去对付。臣妾必当与夫君并肩,臣妾虽为一介弱女,然则草原沙漠上的女儿,生来便不输过男儿。”

黛玉拉着齐儿的手让她坐下,淡笑道:“能娶得如此贤媳,乃孙弘之幸,朕之幸,江南之行,天下之幸。朕允诺,不过三年五载,必定要你夫妻重回都中。你我定要重做姐妹,一同为着天朝乃至天下平安宁和努力。朕不与男儿较真,只为天下尽心而已。”

齐儿应道:“启禀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所言甚是。我们不与那些庸碌之辈计较,只为着天下苍生努力。臣妾听闻天下百姓也颇有可怜又可恨之辈,越是如此,越要教化改变她们。刁钻任性野蛮欺诈嫉恨,只会侵噬了自己的良心。”

黛玉点头道:“这些事情非一朝一夕便能成功的。我们还得从长计议,放宽了心。只要我们是真心的,宜民宜人,必受天禄。”二人正说着话,却见有人来回敬肃王拜见。黛玉吃了一惊,不知他来有何事,一边儿忙让人宣他进来。

姬唐见了黛玉礼毕,齐儿又给姬唐行礼,当下都完了,黛玉方看着姬唐道:“唐儿来找朕可有何事?”姬唐扭捏道:“回皇后娘娘,臣确实有事,只是不知皇后娘娘肯与不肯。”黛玉笑道:“到底何事,你得说来朕听了方知道。”姬唐停顿了半日方道:“回皇后娘娘,臣听闻毋寡要去与郡主送嫁,皇后娘娘又让隆重些,臣想跟着去送嫁。”

黛玉不解的看着姬唐道:“唐儿你说个缘故来,不用害怕,也别吞吞吐吐的。”姬唐见黛玉不怪罪,便提了精神说道:“回皇后娘娘,此番送嫁,广信府偏远,故而朝中重臣皆不便前往。臣承蒙皇兄及皇后娘娘垂青,得赐封王位,然则至今无功,心中有愧。臣虽初封,到底乃先皇骨血,外人看来亦是身尊体贵的。若是臣随礼部前往送嫁,一来全了天朝体面,二来也全了皇兄与皇后娘娘重视二人之意,三来也算是臣之一番功劳以谢爵赏。

臣虽年幼,年也十五了,皇兄当年都登基理天下了。臣不敢稍比皇兄贤圣,然则亦可稍有作为。听闻皇兄不日要指派钦差巡行天下,视民疾苦。臣顽劣,若得贤辅,臣亦愿效愚忠,为民请命。便是皇兄已指派人等,若得臣前往,便是束手,亦能彰显圣德之一二。再者臣蒙皇兄及皇后娘娘错爱,不敢自私,原为天下福祉尽绵薄之力。臣愚钝,望皇后娘娘明察。”

黛玉闻言,盯着姬唐看了许久方笑道:“如今唐儿也长大了,可以为国效劳了,朕深感欣慰。只是你告诉了母后及皇上没?”姬唐闻言歉笑道:“回皇后娘娘,母后不会不让臣去的。再者此事皆是皇后娘娘的主意,皇兄该当不会阻拦的。臣求过皇后娘娘了。”说着很是可怜巴巴的看着黛玉,看样子是十分的想去。

黛玉看着他摇头道:“朝廷之事,你该求你皇兄才是呢,如此做事有失体统。你且先告诉朕是谁的主意让你去的?”姬唐低头道:“回皇后娘娘,臣那日与毋寡说话,他说要送郡主去江南,然后便要回去做很多事情。臣虽则比他小些儿,然则听闻他与臣这般大小时都已帮着他父王做很多事情了。臣想着臣虽比不上各人,然则臣亦是一片心意。皇兄与母后都曾说过,后宫之事该问皇后娘娘。臣尚未开府,亦算是后宫之人。再者皇后娘娘贤德,臣愿意来求皇后娘娘,免得被皇兄责怪。便是讨个主意,皇后娘娘也是最明白的。”

黛玉闻言摇头道:“既如此,朕可有话在先。送嫁可是肥差,巡行天下可是最容易得着实惠的。故而你若是奔了这个念头,你还是尽早回去读书的好。若是被朕知晓半分,怕是连皇上还有母后都未必救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