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梦之继续荒唐
1064000000107

第107章

阎王爷一听,人间还有如此高寿之人?便问了路到那人家去了,老远的便见到处都是人吃酒坐席的。待走了一炷香功夫,才从最外面一桌来到门口,却见地上对了三尺厚的炮灰,那炮仗盘在树上还在放个不停。阎王爷一转身,见一老人站在门口迎客,便上前道:‘我是老寿星旧交。’那老人看了他半日方道:‘我却不记得了。’阎王爷惊道:‘你便是老寿星?不知你是如何这样长寿的?’那老寿星笑道:‘我也不知,不过凡事亲历亲为,少吃多动,舍不问得。究竟是不是这个缘故,我却不知,许是得问阎王爷吧。’阎王爷道:‘我也不知。’”

皇太后听了笑道:“或许真是这个缘故。”皇太妃笑道:“皇太后母仪天下,福如东海,自然能得千岁。”黛玉笑道:“这下我不用愁了。”皇太后笑道:“我并不能凡事亲历亲为,活那么长不变成老妖精了。”黛玉拍着手笑道:“左右阎王爷不知。”惜春在一边儿笑道:“听说林姐姐是菩萨,估计阎王爷肯定是不知的。”

众人听了皆大吃一惊,皇太后见这丫头嘴快,只是这事儿却是有影的,想了想方道:“这神仙之事,不可胡说。”惜春吐吐舌头,众人见是个小姑娘,也就丢了不提。众人又说笑一回,尽欢而散,无需细说。

只是,此时却有几位神仙正惦记着黛玉的寿数,却是件事儿……

听得湘云提起阎王爷及寿数,却想起一事儿:这黛玉既是绛珠仙子下凡,自然也不归阎王爷管了。既如此,却不知黛玉寿数几何,不如随在下一块去探寻一番,亦好了了心中芥蒂。既然阎王爷不管,阎王爷那里是不用去了。为今之计,莫若先去那来处找寻,须知凡事皆是从来处来,将来必往去处去的。

且说这离恨天外无可奈何天上,那绛珠仙草并不在。警幻仙姑正在那与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等仙姑说话。警幻仙姑道:“你们难道不曾听说,绛珠妹子如今可是好造化,以后怕是难见了。”那痴梦仙姑道:“还请姐姐相告。”

警幻仙姑叹道:“我们原是都等着绛珠妹子回来同掌这太虚幻境的,前些日子偶尔听得太白仙长说起,如今绛珠除却还那神瑛之泪外,却生出另一段菩萨心肠来,欲要解救那世间诸人。如今玉帝及佛祖皆已知悉,正着太白仙长及观音菩萨助绛珠做成这不世之功。到时势必会另有他事交托,不会回到这里了。”

钟情大士笑道:“绛珠妹子原就与众不同。她乃一仙草修炼而成,根基便与我们不同。既已受了天地之精华,复得雨露滋养,必定会有一番惊天动地之造化。非我等寻常小仙可比。”引愁金女笑道:“姐姐所言极是,只是绛珠妹子所费心力亦非我等可比。如今能有如此善缘,亦是天意。”度恨菩提亦是笑道:“只怕日后要与绛珠妹子说话,却是更难了。”

既然几位仙姑说得明白,黛玉果真不在这里,如今还是换个所在另去找寻。

出了那遣香洞,离了那放春山,且看这边儿,却是好个所在:但见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一大片亭台楼阁宫廷殿宇。却不及:仙花馥郁,异草芬芳;花之仙子,草之神女,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娇若春花,媚如秋月。原来这死物便是再好,都不能及那活物半分儿,缺的是个灵气儿。再仔细一看,世人都爱花儿,却不知那仙草并不下花儿半分,妖娆妩媚,清丽脱俗,万种风情,不差分毫。

如此所在,不如歇息片刻。只听见一仙子笑道:“绛珠妹子下凡多时,转眼便是十五年了,许久不见,不知她如今可好?”另一仙子笑道:“绛珠妹子还泪而去,明年就该回来了,到时不就知晓了?”此时一雍容华贵的仙子簇拥着许多仙子仙童过来,叹道:“水仙妹子难道不知,明年怕是见不到绛珠妹子了。”

那水仙仙子疑道:“牡丹姐姐何出此言?难道绛珠妹子遇到何事故不成?虽则我等日夜盼着与她重逢,却到底不忍见她在凡间受苦太过。若果真有难,我们需得设法救她一救。”那边又来一仙子笑道:“绛珠妹子是遇到事故了,不过却是好事,你不用如此担忧。”牡丹仙子笑道:“幽兰仙子所言甚是。”

有那一干不知缘故的仙子神女,忙围上来问是何缘故。牡丹仙子笑道:“前日去天宫轮值,偶尔听说绛珠妹子此番竟动了佛心,感了玉帝,故而另留其在凡间做一番事业,你我怕是一时见不到她了。”有那仙子问道:“那要何事方能相见?绛珠妹子玲珑可爱,我却是极想她了。”牡丹仙子笑道:“仙凡有别,想也无用,只能等了。”

幽兰仙子冷笑一声儿道:“不如我们去求见玉帝或是王母娘娘,或许能有法子亦未可知。”牡丹仙子闻言艰难一笑道:“这主意不错,不如我们就去求求玉帝。”此事还有一个缘故,如今众花无主,只因牡丹高贵典雅,故而暂时由其充当,却不能服众。当日玉帝等见绛珠仙子仙骨风姿,颇有任其为花主之意,奈何绛珠感念灌溉之惠,要下凡报恩。只得暂且作罢。

此外众花仙子临凡,必定托得本花前去,故而若是众花同去,定当万芳齐放,皆因各花自有时令,不能错乱,故而不敢自主。再者牡丹仙子另有一番私心,便是当日女皇武则天命百花齐放,她都未曾前去,如今为了绛珠仙子而错时前去,心有不甘。奈何天庭规矩繁杂,她不敢太过放纵,只得依了众仙。

众位仙子于是相邀着一块儿到了天宫,那天将问是何事,众仙道是思念绛珠,欲见一面,故而来求玉帝。忽见观音菩萨带着金童玉女一同前来,众仙忙上前见礼,观音菩萨笑道:“你们且随我来。”众仙忙道多谢,若是凭她们位卑道浅,未必能见到玉帝,如此一来,却是省却许多力气。

一时观音菩萨领着众仙来到玉帝殿前,玉帝正与王母娘娘笑看凡间。只听得王母娘娘笑道:“这绛珠,当时还真没看错了她。”玉帝笑道:“人间得她相助,而能善待之,亦算是不乏真情,不如稍稍成全了他们,顺了天意。”王母娘娘笑道:“玉帝不是已命太白金星扶助绛珠了吗?你看人间欢度新年,翘首期盼新春,多喜人的一番景象。绛珠倒是也不负众望,能如此轻金玉而重真情。”

玉帝笑道:“天上地下,唯独一个‘真’字最难,便是神仙,也时有拈酸吃醋争名夺利的,不能成为上仙,便是‘真’功夫不够。人间此时真情太薄,若如此下去,怕后果不堪料想。既然绛珠能尽心全力为那些愚夫蠢妇着想,不如我等稍调风雨,且看衣食丰足后又当如何?若是果真能知礼守节,虔心向善,亦不枉绛珠一番苦心。”

王母娘娘笑道:“此事怕是不易。若说图其温饱,还容易些,若是要各人修身养性,收敛自己,怕是难。世人往往爱菲薄妄议,爱将己之所欲施于他人,却不肯自守。人间有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此事,怕是要苦了绛珠了。”

玉帝笑道:“事因难能所以可贵。若是寻常之事,绛珠倒是无需留在凡间了。那风流场富贵窝,就没出过几个好的来,没得倒玷污了绛珠的灵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绛珠有这个志向,不如稍稍成全她一番,以顺天意。便是得不着成康之盛世,便是贞观之风亦可稍慰其心。”

观音菩萨走上前笑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有因必有果,玉帝娘娘何须烦恼?不如给绛珠几十年时间,若是各人皆种善因,必得善果。到时不就知道了?”玉帝笑道:“菩萨言之有理。只要虔心,便是力有不逮,稍助之一二皆可,这果,自当顺天意吧。”

王母娘娘笑道:“果真是菩萨吉言,但愿绛珠能如你我所愿。不知今日菩萨前来,可有何事?”观音菩萨上前行礼道:“前日见绛珠舍半礼而助贫困孤老,为天养民。佛祖感念,命我前来,思嘉其一二,酬其功而勉之。”玉帝笑道:“果真佛祖菩萨慈善,倒是抢了先了。朕却尚未虑及此。”

观音菩萨笑道:“陛下谦虚。只是陛下之众仙却已有主意,不知陛下是否允准?”玉帝笑道:“不知是谁?有何主意?”菩萨笑道:“如今有众花仙子前来请旨,欲下凡与绛珠一会;片刻将有众草神女前来,皆是此意,不知玉帝意下如何?”玉帝道:“绛珠即已下凡,便忘却前生,便是见了众花仙子,亦未必识得,如何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