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0635500000404

第404章 十年更五帝

元英宗时期,皇帝大力推行新政,引起蒙古、色目贵族中保守派的不满。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英宗自上都南还大都,途中驻跸于南坡。御史大夫铁失、知枢密院事也先贴木儿等趁英宗熟睡之机,以阿速卫兵为外应,发动政变,刺杀英宗和拜住,此即“南坡政变”。九月,被铁失一伙选作拥立对象的也孙铁木儿即帝位于龙居河,诏改次年(1324年)为泰定元年(史称他为泰定帝),擒杀了南坡之变的元凶。泰定帝在位五年(1323-1328年),共使用泰定(1324-1328年)、致和(1328年)两个年号,这一时期也是元朝由下坡路走向分崩离析的转折时期。1328年,泰定帝病死,其子阿速吉八即位于上都,改元天顺,史称天顺帝。同时,留守大都的燕铁木儿发动政变,以元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为帝,改元天历,是为元文宗。之后,两都之争由此展开。十月,上都陷落,天顺帝被俘。文宗虽取得了两都之争的胜利,但一直担心自己的兄长和世(其时在西北拥有重兵),遂让位给他。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和世即位于和林,是为元明宗。八月,明宗暴毙于王忽察都之地(被文宗和燕铁木儿毒死)。九月,文宗再即帝位。之后,他又做了近四年皇帝,于1332年病逝于上都。因其后悔毒死明宗,遗诏传位于明宗之子。十月,年仅七岁的明宗次子懿质班即帝位,是为元宁宗,但在位四十三天就去世,是元朝诸帝中最为短命的皇帝。这样,在十年中(1323-1332年),元朝前后更换了五个皇帝。此时的元王朝已进入其统治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