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0635500000218

第218章 引言

西晋灭亡后,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史称东晋。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借助长江天险和江南富饶的人力和物力,与中原十六国对峙,延续了十一帝,共一百零四年。东晋是依靠门阀士族的支持建立的,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错综复杂,皇权与士族之间、南北士族之间、北方士族之间、门阀士族与低级士族之间的内争不断发生。420年,东晋被刘裕创建的宋(即南朝宋,又称刘宋)灭掉后,形成南北朝的局面。由于东晋偏安于江南,使得江南的名士与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东晋的手工业水平比西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外,自曹魏以来,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处于大步前进的时期,其中以东晋年间的文人最为著名,东晋出现了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等,为后来隋、唐的诗文盛世创造了前提条件。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为少数民族控制着。由于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他们更多地接触到华夏文化,使之与汉民族逐渐发展为同一生活习惯的民族,促进了互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