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0635500000192

第192章 建安风骨(196-220年)

东汉末年,曹魏建安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七位著名诗人: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璃、应场、刘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据邺城后,在中国北部创造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相继奔赴邺城,归附到曹氏周围。在这里形成了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他们战时大多随军,归来习文作诗,探讨文学,或歌功颂德,抒发情怀,或写征战之苦,述社会之乱,相互批评、磋商,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发展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后人因其创作风格集中体现了建安文学的时代风貌,称之为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建安七子的诗歌以五言为主。他们的作品各有特色,但都深刻反映了时代的离乱,艺术表现上悲凉、慷慨,文章内容和形式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