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
10635500000133

第133章 董仲舒献天人三策(前140年)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十月,为更好地治理国家,求贤若渴的汉武帝诏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并以古今治国之道及天人关系问题亲自策问贤良。董仲舒为当时受推举的贤良之一,于是上书对策三篇,献“天人三策”。在对策中,董仲舒提出了罢黜刑名,崇尚儒术,明确教化,广兴太学,让郡国尽心于求贤。根据《公羊春秋》记载,董仲舒在第三策中对道:“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其中提到的大一统就是损抑诸侯,一统于天子,并使天下都来向天子称臣。另外,董仲舒还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就是以儒家学说作为封建国家统治思想,认为凡是不研习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的,都要断他们晋升的道路。董仲舒的言论适应了巩固专制皇权的需要,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因而受到汉武帝赏识,任命他为江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