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西方经济思想史导论
10632000000008

第8章 1 乐观自负的萨伊

萨伊是在欧洲大陆系统传播亚当。斯密思想的第一人。通过对那部“一大堆不齐整的奇妙的创造性理论和已知与已被证明的真理” 的改造,萨伊颇为自负地将亚当。斯密的理论发展为一种普适的“繁荣模型”。尽管从他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看,萨伊无愧于马克思赋予它的法国庸俗经济学家创始人的地位,但是他对“用事实和观察检验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三分法”、对企业家的重视,甚至对价值来源的理解,连同那充满歧义但包含深刻内涵的“萨伊定律”,或许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1.1萨伊的生平细节

让。巴蒂斯特。萨伊( Jean Baptiste Say,1767— 1832年)在《国富论》出版 9年前出生于法国里昂的一个新教家庭,1776年开始私塾学习,未及一年即辍学,随父母迁往巴黎,并在父亲开设的银行里当学徒。 1786年到英国学习,并在那里亲自看到了英国产业革命发展的情况,也可能有机会接触到斯密的学说。 1789年发生的法国大革命强烈地吸引了他,以至于随后便投笔从戎,参加由学者和文艺界人士组成的“学艺中队”。1794— 1799年,萨伊担任《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主编,并发表了一些有关经济问题的论文,而由于这些文章得到拿破仑大元帅的赏识,被任命为法兰西法制委员会委员,工作职责是审查以“第一总督”名义提出的议案,但很快就因为反对拿破仑的保护主义政策而被解职。 1803年出版了伟大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他的初衷是用更短的篇幅、更清晰的语言,对《国富论》进行系统阐述,至于是否达到了比德尔形容的“条理最分明、包罗最丰富和经过最精细的熟虑” ,我们无从评价。这部著作由于反对拿破仑政策,曾被禁止重印,直到拿破仑失败,才于 1814年再版。在他生前,共出过 5版,直到约翰。穆勒的著作出版,一直是欧美国家的流行教材,萨伊也因此成了欧美斯密学说最著名的阐述者。在萨伊被解职后,他转向工商业活动,开办了新型纺织厂,据说非常成功,并成为他对“企业家”等认识的来源。拿破仑失败后,他开始讲授政治经济学,于 1815年成为法国第一个产业经济学教授, 1830年成为法兰西学院的政治经济学教授。在教学期间,他时常与马尔萨斯和李嘉图通信,他们之间处于或敌或友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的友谊为经济思想史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他们之间的争吵也同样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毕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体系主要是他们继承、发展和传播的。遗憾的是,在他成为政治经济学教授的两年之后,年仅 65岁的他在法国突然去世,结束了他那为自由主义摇旗呐喊的一生。

3.1.2萨伊的方法论

萨伊对方法论给予了极大重视,他不仅反对幼稚的实证主义分析,而且也反对李嘉图的抽象演绎法,更反对把政治经济现象变成数学计算的做法。他深受经验唯物主义的影响,主张“用事实和观察检验理论”的研究方法,他写道:

只承认经过仔细观察的事实,以及根据这些事实所作的精确推论,从而有效地排斥在文学上和科学上往往阻碍人们获得真理的偏见与先入之见。

……

政治经济学根据那些总是经过仔细观察的事实,告诉我们财富的本质。它根据关于财富本质的知识,推断创造财富的方法,阐明分配财富的制度与跟着财富

消灭而出现的现象。

确实,萨伊的研究方法比起李嘉图的“把他的论证推向最遥远的结果,却不把论证的结果和实际经验做一番比较” 的抽象演绎法,以及后文叙述的历史学派只注重事实材料,而忽视抽象演绎的方法,有很大的进步。

萨伊在确定了研究方法后,非常自负地将斯密的“许多地方都欠明晰,全部著作都缺乏条理” 的著作分成三大部分: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三部分,形成著名的“三分法”来源。至于财富的交换,萨伊放进了生产之中。此外,萨伊在探讨财富分配时还基于资本、土地、劳动这生产三要素是价值来源,将“资本获得利息”、“土地获得地租”、“劳动获得工资”看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成为被马克思猛烈批判的“三位一体公式”。

3.1.3萨伊的价值论

尽管效用价值论不是萨伊的发明,其起源也早于斯密的著作,但是,由于这位以“斯密的解释者”和“真理的拥有者”而自居的萨伊的功劳,效用价值论变得“分外妖娆”,以致我们也有必要对它有所了解。

效用价值论是以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来解释价值。马克思批判它用使用价值代替价值,毫不过分。即使站在西方学者的视野去对它进行评价,萨伊的效用价值论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一样,存在着内生的缺陷,因为他无法让人信服地解释阳光和空气没有交换价值的问题,即使他的同道,著名的资产阶级辩护士巴师夏,做了大量的努力也无济于事。至于如何解决效用价值论在解释价值起源上遇到的难题,那需要等到“边际革命”以后,就像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体系的两大矛盾的解决,需要等到马克思的出现一样。

对价值起源问题的转变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扫清封建主义残余和重商主义价值来源于流通领域阶段,劳动价值论对价值起源的解释无疑已经足以满足,无需过多争辩。可是,在法兰西革命后,法国资产阶级面临着如何协调资本和劳动面临的冲突问题。坚持劳动价值论就意味着承认劳动者的成果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而效用价值论、供求论、生产费用论等当时已有的其他价值来源理论,就可以回避这个问题,所以,马克思站在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把萨伊指责为庸俗经济学家就毫不奇怪了。

在“瓦尔拉斯和一般均衡体系”一章中,我们将重新回到这个话题,进一步探讨两种不同的价值理论如何演变成两大对立的理论体系。用大卫。休谟的名言来结束我们对价值理论的讨论也许更为恰当,那就是“你不能从是或不是推断应该或不应该”。

3.1.4萨伊定律

产业革命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的进程,出现了令人震惊的经济现象,那就是生产的快速增长和无法保证产品销路和就业的经济周期性问题,于是,对于生产是否存在着无法保证产品销售的极限的担忧也就随之产生,这时,一向乐观自负的萨伊出现了,他说对于这个问题,无需过分担忧,产品的生产会自己创造出与这部分产品同样的购买力,供给会创造出它自身的需求,而“供给会创造出它自身的需求”这一命题就是我们所说的“萨伊定律”。萨伊认为虽然短期内可能由于个别产品配置不符合消费者需求而出现局部生产过剩的现象,但是,灾难总会过去,不存在生产的总体过剩现象。

许多人认为萨伊定律不是萨伊的发明,而是李嘉图学派的詹姆士。穆勒在 1808年出版的《为商业辩护》中首先提出的,这并不奇怪,因为“萨伊定律”几乎将同时代的经济学家都卷了进去,很难严格区分它原始的出处。对“萨伊定律”

的详细叙述,可以写一本专著,我们这里关心的是“萨伊定律”本身而不是更深入的理论探讨。

“供给会创造出它自身的需求”这一句话非常容易引起误解,它实际上讲的是供给者卖掉了商品换回了货币,有了货币他就有了消费能力,通过消费,为其他商品创造了需求。萨伊的讲解更形象、更清楚:

如果一个商人说: “我不想要其他产品来交换我的毛织品,我只想要货币。”……他将被告知“……你说你只想要货币,我说,你想要其他商品而不是货币。事实上,你要货币干什么呢?还不是用来购买你进行贸易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和储备,或者各种食物?因此,你需要的是产品,而不是货币。”

现在,“萨伊定律”已经演化出了萨伊主定律和萨伊分定律、萨伊定律的强形式和弱形式等形式,我们这里不做进一步探讨,在“凯恩斯革命”一章中我们还会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