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我国企业社会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实证研究
10631700000010

第10章 企业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企业智力资本的定义

如前所述,对智力资本的界定和社会资本一样,也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观点:无形资产的观点、知识和能力的观点以及价值的观点。本文认为这三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视角不同罢了。本文认为企业智力资本是在企业内有助于企业达到目标,并可以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大多表现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在这里,我们强调,首先,企业智力资本的仅局限在企业内部,为企业所拥有和掌握,虽然它的来源渠道不一定的是企业内部。其次,它具有目的性,为企业的目标服务。第三,它是内化于企业本身的知识和能力,不仅仅是个人专属,更强调是企业专属,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具有共享性,对于企业外部来说,构成天然的屏障,并且难以让渡。第四,它是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而不是知识和能力的简单叠加。最后,企业智力资本具有长期收益性和收益递增性,它可以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

企业智力资本一般也划分成三部分,包括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这其中,企业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员工所拥有的和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的总和。它凝结于人体内,能够物化于产品和服务,增加它们的效用。员工提供组织内个别知识的存量,成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的最主要载体。人力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本的核心,是企业智力资本中最能动的要素,对企业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是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也是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的源泉。

企业智力资本中的结构资本是指储存于企业内并促使员工在企业运营中发挥其知识、技能及激发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各种组织资本,如基础设施、程序、规则、惯例、企业文化、氛围、机制等。其形态可以有形或无形,既包括企业中的集体显性知识,例如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管理流程、技术资料、信息系统等,也包括企业中的集体隐性知识,如企业文化、组织惯例等。结构资本是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平台和保障,人力资本活动的舞台,是人力资本和客户资本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结构资本能够把个人的专有知识技能等转化为集体拥有的财富。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员工身上,与企业共享,但其容易流失,而结构资本则是真正属于企业,固化于企业之中,员工下班和流失也无法带走的组织资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结构资本是企业真正所拥有的资本,最能体现各个企业智力资本差异化的特点。

企业客户资本就是来自于企业外部且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各类资源,包括顾客关系、营销渠道、企业合作、品牌、企业信誉、与政府关系等经营性资产,这体现了组织处理外部关系的知识,代表着借助社会网络或其他社会结构来获得各种利益的能力。企业客户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本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决定因素和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扩张提供了外部环境基础。人力资本需借助结构资本最终通过客户资本来实现其价值。

人力资本和客户资本都是企业所无法独自拥有的资源,企业只能同这些资源的所有者共同分享,对他们有部分的控制权,只有结构资本才是企业所真正拥有和控制的资产。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是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由人力资本形成并不断凝练、沉淀、固化而成的产物。

当组织投资于人力资本时,员工会进一步发展结构资本。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的改进会提供给顾客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增进了客户资本。智力资本因素的整合创造了更好的财务结果(Knight,1999)。

因此,企业智力资本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单独存在都是毫无价值的,他们的价值来自三者的相互作用。

二、企业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综观现有文献,对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几乎没有。这种状况表明,一方面对智力资本的研究还不成熟,仅仅处于初期,许多方面的认识尚未统一;另一方面,说明智力资本形成的机制方面的问题还基本是个“黑箱”,人们对此的认识还很模糊,尚待对此展开研究。

前面综述部分也已提到,对于企业社会资本和智力资本二者关系的研究文献从数量上来看并不多,从研究角度来看,基本集中两个方面:①企业社会资本对智力资本构成要素的影响;②企业社会资本对智力资本形成条件的影响。主要以前者为主,后者则涉及的很少。这两个方面都是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进行研究,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学者从其他角度研究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因素。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学者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强调社会资本对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性方面。

社会资本指网络成员的互动、信赖与信任关系,对智力资本的人力资本有重要影响(Coleman,1988)。企业社会资本如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规范、良好的工作氛围、信任和谐的同事关系等都是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撑,促使员工积极努力工作,激发员工潜能,增强凝聚力,也是员工相互学习、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条件。

网络成员间信赖关系的建立有助于重要信息的交换和整合,有助于获得外部资源(Uzzi,1997;Tsai&Ghoshal,1998)。信赖加速企业学习和知识创造(Powell,Koput&Smith-Doerr,1996;Nahapiet&Ghoshal,1998)。企业的竞争优势常在于比其他公司更有效率的进行知识分享(Cohen&Leventhal,1990)。

促使智力资本发展的三个推进器是信任、价值和文化(Bontis,1996)。

对智力资本形成条件的影响方面,约翰松(Johannessen et al。)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资源交换有四个前提条件:机会,价值期望,基于个人利益的动机,交换能力。社会资本对这几个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资源交换和组合则是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

所有新资源(包括知识)的创造都是经由资源的组合(Combination)与交换(Exchange)过程而产生的,组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Schumper,1934;Moran&Ghoshal,1996)。

张炜、王重鸣(2007)认为,组织智力资本形成实质是组织知识整合过程,主要通过知识创造过程(knowledge creation process)来实现。知识创造过程是指组织外显知识与内隐知识的生成及相互转换过程。诺纳卡和塔克奇的SECI模型指出,组织通过知识社会化、知识外部化、知识组合化和知识内在化4个过程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并在组织内部分享。根据SECI模型对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形成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智力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知识资产,它的形成涉及组织知识的生成、转移和共享过程。

诺纳卡和塔克奇(Nonaka&Takeuchi)的SECI模型明确的揭示了知识创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让我们打开知识创造的黑箱,对知识创造过程的认识更加明晰。但知识创造过程毕竟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变量多且相互作用,并伴随着各种社会交往和信息等的交换和组合,因此,还要对知识形成过程及影响条件进一步深入研究。

除此之外,这方面研究非常重要的文献就是哈皮特和戈沙尔于1998年提出的概念模型,其他文献基本没有涉及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