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10619800000043

第43章 表现力:孩子的内心有表现自我的想法

表现力锻炼游戏

自然教育法中的装扮角色游戏、演讲游戏等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表现力,可以为孩子布置“情境”,设定“情节”,让孩子为“观众”进行表演。这些“观众”可以用洋娃娃、小熊、小狗来代替,让孩子假想它们是真正的观众,自己正在舞台上或者会场中单独表演,越真实的情景模拟,越容易让孩子产生现场感,增强孩子的表现力和认真的态度。维妮弗蕾德很喜欢这种表演游戏,她每次都很认真地表演,以获得观众的掌声。每当维妮弗蕾德表演完毕,我就代表所有的“观众”给她鼓掌。维妮弗蕾德也与这些观众握握手,然后谢礼、闭幕,就像在舞台上一样。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互动游戏对孩子的表现力是很好的锻炼,我们可以创设各种情境增强孩子的探索兴趣。可以玩人物模仿、特长展示、问路、购物游戏等,可以让孩子“讲故事”、“唱歌”和“艺术表演”。

鼓励孩子参与小伙伴的游戏,以此来结识新朋友,即使在玩耍中彼此之间产生纠纷,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有益的。在各种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增强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创造机会让孩子表现自我

维妮弗蕾德5岁的时候,常常随我到各地宣传世界语,在新泽西州的莱卡特宣传世界语的时候,维妮弗蕾德表现出色,不仅赢得阵阵喝彩,也赢得了更多的世界语支持者。演讲会上,维妮弗蕾德以出色的表现力配合我的演讲,5岁的她现身说法,充满自信地为大家背诵她自己用世界语写的诗歌。她优秀的表现为我赢得了众多的支持者。

我愿意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来锻炼她的表现能力。在自然教育学校,小维妮弗蕾德也是个小老师,她自信地承担着老师的责任,落落大方。在很多时候,我交给她一些任务,让她自由发挥,尽情表现。

表现能力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表现力也能够刺激、引发、带动各种能力的发展。

孩子喜欢被关注

不要以为只有成年人才有强烈的表现欲,其实孩子小小的内心早有了表现自我的想法。很多父母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事,当家里有客人的时候,孩子都特别高兴,而且喜欢在客人面前唱歌跳舞来表现自己,一旦获得称赞,孩子更会喜不自禁。

孩子的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孩子更有兴趣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的提高。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表现欲,不能压抑它。

我们也提到过孩子炫耀的心理,孩子的表现力和炫耀之间需要把握好尺度。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逐渐懂得什么时候应该表现,什么时候不能表现,以免孩子滋生虚荣心理,不合时宜地过度表现。

维妮弗蕾德有谦虚的品质,但她也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喜欢被关注,喜欢朋友来家里做客,喜欢承担责任,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