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典教育)
10617900000063

第63章 不需要让孩子成为道德楷模

虽然我非常重视对小斯宾塞的道德教育,但是我却反对他成为别人在道德方面的楷模。一是因为让一个年幼的孩子成为道德楷模,容易让他养成虚假人格;二是因为孩子的人格并没有定性,可塑性还很强。

一旦孩子成为了他人的楷模,就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多的名誉,甚至得到更多言过其实的赞美。这样一来,就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虚假的生存环境,让他以为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一切,但事实并非如此。

孩子会开始压制自己的欲望,变得更加爱表现自己。与此同时,他也希望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能得到表扬或者相应的回报。如果别人没有表扬他,他就会更加失落。

而且,因为自己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当出现可以满足欲望的机会时,孩子就会偷偷行动,并且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于是乎,原本很好的一个孩子就这样被毁掉了。

真正的德行应该发自内心,而不是为了迎合其他人的标准,或者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做的。把孩子作为其他孩子学习的榜样,虽然动机在于鼓励孩子行善,但结果却不让人满意。

鼓励孩子做好事,这确实是正确的,但不能用树立榜样这种方法。

看看生活中的例子,看看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我们很容易发现,很多德行好的孩子在被树立为道德楷模后,生活开始变得不幸,之前的高尚品德也渐渐消失了。而这些后来因品行备受称赞的人,却是原本普通的孩子,这还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在教育小斯宾塞的过程中,我希望他能时不时地犯点小错。只要这样,他才有更多体验正确的机会。

我的格言是:好坏自由他人说,善恶只在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