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典教育)
10617900000059

第59章 环境的好坏决定孩子的将来

孩子的抵抗力弱,尤其是在培养道德品质和意志时,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坏的影响能轻而易举地毁掉孩子的前途,比好的影响造就一个孩子容易很多倍。同样的道理,家庭环境是文明有礼还是粗暴无礼,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一种他非常反对的行为,只要让他经常接触,他心里的抗拒也会渐渐消失,而他甚至也会做出这种行为。

既然如此,父母要怎么做呢?

(1)让孩子远离残忍的环境。

对生命给予同情,是人类最大的美德。最初,孩子都很喜欢小动物,但是,如果他生长的环境中经常有人杀死小动物,而他也会慢慢变得习以为常,失去同情心。

而如果周围的人把杀死小动物看成正常甚至是展示勇气的行为,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模仿这种行为。

尽管有些时候,我们会屠宰动物以获取生命所需要的营养,但一定要避免让孩子看到。如果孩子经常看到这一幕,必然会受到坏的影响。

此时的孩子缺少相关方面的知识,对这些行为也不会加以区分和分析,若是因此失去了同情心,他的人生也会变得非常悲哀。

如果孩子质疑猎人的行为,父母也要告诉孩子,恶意地杀害动物和猎人打猎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我们没有能力让全世界的人都放弃屠杀动物,但是,我们可以远离残忍的环境。

(2)让孩子远离没有道德和廉耻的环境。

从过去到现在,一些没有道德和廉耻的环境依然存在着。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这些环境理应存在。比如一些色情场所,比如一些存在于家庭的不道德行为等。聪明的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在宗教上也有罪。

(3)让孩子远离行为不端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所处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诸如社会环境的不同,家庭和家族环境的不同等。对于一些由于缺乏家庭教育而身染恶习的孩子,父母必须让自己的孩子远离他们。

这并不是对行为不端的孩子缺少同情,而是因为孩子太小,没有判断是非和抵制诱惑的能力,很容易染上相同的恶习。

(4)为孩子创造好的家庭环境。

在孩子年幼时,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可以说,家庭环境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影响巨大。我所说的家庭环境,也包括父母的言行举止。

有的家庭经济状况很糟糕,地理环境也不优越,但是,家人都非常淳朴,一家人其乐融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也形成了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很多成功人士都在贫困地区长大。

但是,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是如此。有些家庭内部总是矛盾不断,各种冲突和斗争充斥其中,孩子所接触到的,不外乎虚伪、自私、狡诈的行为。

如果这个孩子没有看过大量关于智慧和德行的书,或者没有一个好的老师教育他,帮助他抵制环境的影响,那么这个孩子必然也会成为和家人一样的奸诈之徒。

大多数教育学家都一致认为,父母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巨大,这种影响是否与遗传有关暂且不说,但是一定和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密切相关。

所以,我们也惊奇地看到,一些孩子虽然出生在环境恶劣的家庭中,但通过寄宿到学校读书脱离了这种环境,同时因为所在学校道德环境好,老师也有优良的品行,成长为与家人截然不同的高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