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10617500000009

第9章 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对孩子的教育

“大家都会说,现在的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对于教育目标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阶层要去努力的方向也各不相同。”

对于这些话,我们持留自己的意见,不过它却可以使我们明白自己所在的立场。我们可以用科学的依据来划分阶级。

我们为什么没能在教育领域树立像神学中的教父一样的权威呢?他们能轻易地做出影响孩子教育的决定。

有些智力发育还不健全的孩子需要人们的指导,他们掌握的知识量还很少,缺乏细致的观察力。

裴斯泰洛齐教导他们先观察再描述:“我看到毯子上有一个洞。我看到毯子上有一个小洞。我看到毯子上有一个小圆洞。我看到毯子上小圆洞的周围是黑色的。”如此这样教导,会帮助孩子锻炼观察和表达能力。

但是,我们要对什么样的孩子进行教育呢?我们信任科学基础上的遗传学理论,但还是受到我们实际经验的影响。

“快来看看,这有个东西在喷气。”“奶奶,那个是火车。”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往往比大人们用词更准确、丰富。而且他的词汇量还在不断地增长。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只教给他们单词是不够的,对于教育的作用是微小的。这一时期的孩子,观察能力和感觉能力往往很敏锐。

因此,我们对这些孩子的培养没必要集中在观察能力上,我们应该重点培养他们有序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于事物的准确描述能力。

依靠体力劳动的家庭里一般不了解如何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所以,给工人家庭中的孩子提供自主性强的游戏,使他们积极参与进自导自演的戏剧节目中,让他们体验快乐的同时也学会编制类似的表演游戏。这种方法很有益。

而家庭教育良好的孩子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他们想象力十分丰富,以至于经常沉迷于自己的梦幻世界里。有时候,只需要文章中的一个词、谈话中的一句话、人物的素描像等,就能激起他们的无限想象,令他们想出新奇的故事。

像丁尼生,上面的想法会一直存在于他的头脑中,有时会停留很长时间,面对土墩和木棍,都能让他想起是城堡里士兵们的攻守战。

像这样想象力极强的孩子,如果让他围绕着老师做一些幼稚如老鹰捉小鸡般的游戏,他可能会感到很伤自尊。虽然他是爱老师的,也喜欢这类的游戏。

想象力的发展需要精神鼓励,如果家长受到过教育,就不会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教育没必要专门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在孩子的推理能力方面,也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很多父母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汤姆5岁,有一天母亲跟他说起,她不明白海底电缆是如何绝缘的。第二天早上,汤姆告诉母亲,他想了一夜,是不是海水就是一种绝缘体?

如此看来,我们没必要担心孩子的推理能力,也无须大力地开发它。天资聪颖的孩子脑子里往往会有好多个“为什么”,父母则把这种情况归功于上帝赐予孩子的天赋。

开发智能对于无知又有缺陷的孩子来说异常重要。在教育那些愚昧无知的孩子时,第一任务就是开发他们的智能。

受过家庭教育的孩子往往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力,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教育和知识充满渴望,而且拥有敏锐感觉思维。

对遗传学原理的重新认识,使我们意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神圣职责,意识到聪明父母教养的孩子往往能力超群,拥有较强的自主能力。

这样,教育领域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有家庭教育背景的孩子的教育,另一部分是对无家庭教育背景的孩子的教育。事实上,我们常常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提及的阶级问题,确实存在于教育领域中。

教育必须根据主体的情况实施,它可能对一个阶级中的一方有利,但对于另一个阶级的另一方可能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科学限制了我们开发能力的范围,那么它也将影响我们的习惯培养。托马斯·阿·肯皮斯说:“一种习惯克服另一种习惯。”我们赞同这一观点,我们认为,生理学家对于习惯的基本原理已经讲解得很透彻了。

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习惯,在各个场合和时间注意规范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父母对于孩子已经知道的事情也要细心留意。

父母还要时刻记得,用仁爱之心和高尚情操去感染孩子,给他们以精神养分。受到很好家庭教育的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接受这些美德教育,并最终吸收为自己的营养。

要知道,父母偶然间的一句话可能就会鼓励孩子去树立起一个兴趣爱好,他们为之努力,很可能成为一名画家、政治家或者诗人。

对孩子进行课程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培养孩子的思维和心理习惯,如敏锐度、准确度、反应速度等;二是要用高尚的思想来教育和感染孩子,这对于他将来的人生大有益处。

我们要充分熟悉和运用那些已经成熟的教育原则。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重视教育上对习惯和思想的培养,把它们作为重要目标去执行实现。我们必须明白,教育的最高目标不是开发智能,因为在这一方面,前辈们已经为孩子做得很好了。

关于人性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我们都比较认同。那么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当今的人们有在思考它们的吗?它们是很实际的,它们使得人们对于人性的物质原理和精神原理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对于最高水平的生物学家的问题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当他们说到“思维只是一种情绪模式”时,我们并不觉得很诧异。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绝大部分的思想不是由我们自主形成的,而是被习惯限制的大脑组织发生了改变之后的结果。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都有高尚美德,小人则都是心怀不轨。我们往往通过习惯性思维来思考问题,这在生理学上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要明白,精神比精神控制的物质更加重要。习惯的来源往往能控制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精神振奋。

我们认为,造物主是最伟大的教育家。我们意识到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人类生命发展的动力。造物主对我们施以反复的教育,他在各个方面对我们进行教育和管理。

我们无法避免思想的影响,无论这些思想是通过阅读、教授等手段来传播的,或者是不自觉地萌生出来的。

教育和学习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思想有着好坏之分。因此,孩子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学会鉴别思想的好与坏,在自己头脑中对于众多思想做出明智的选择,是孩子自身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使孩子具备这种选择能力。

我们应该时刻自省,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内容是否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我们必须意识到,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开发智能。

我们总是会把一些无重要思想根据的课程看作是无用的、无效的,将它们束之高阁。但我们又不是墨守成规地保留一些课程科目,我们也没有训练合理、清楚严谨的思维习惯。我们进行思想训练的目的就是培养训练合理、清楚严谨的思维习惯,以及开发我们的智能。

学习数学、语法、逻辑等课程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训练能力,如果一个像公牛一样粗鲁的人也具备智慧的话,那么学习这些课程就能开发他的智力。

学校方面不能一味地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因为这些传统模式在开发人的某些能力方面是效果显著的。然而我们更加看重的是,它们的运用,能在人的大脑组织上产生智力习惯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