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10617500000003

第3章 时代不同,教育方法也要改变

教育工作者对于时代特征十分熟悉敏感,时代特征也往往在孩子的言行中得以显现。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现在孩子与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加融洽了。

以前,孩子与父母思想情感之间的代沟很宽很深,父母曾极力想要越过这条鸿沟,但却无可奈何。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在家庭中是处于专制统治地位的。

父母给予我们面包、牛奶之类的食物供我们填饱肚子,给予我们亲情温暖,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去接受,十分顺从父母。但是,当有很多种选择摆在他们面前,以致他们也不知道给孩子哪种比较好时,孩子就会什么也得不到。

我们拥有的所有东西都是父母给予的,但这些东西也是我们无从选择的。当然也有一些桀骜不驯的孩子,不过只是少数。他们的叛逆程度是相当可怕的,就像弥尔顿笔下的恶魔一样胆大包天。

他们是很有勇气的,总是敢于挑战别人的权威,与之作对。这样公然叛逆的孩子,他们只会自食苦果。父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总是严格教育孩子。孩子处于父母的专制统治下,毫无反抗能力。

四五十年代以前的孩子,他们都是在父母的专制统治下成长起来的。但是现在的家庭却大不一样了,年轻的父母把他们的家庭建设得温馨快乐而又开明轻松。虽然如此,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专制色彩。

还有一些家庭,无法给予孩子合适的教导。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他们只能靠自己的理解来做一些事情。这种现象大都是由于父母的懒惰冷漠和自身责任感的严重缺失造成的,而且很难消除。当然也有例外情况,于是便促进了这种习惯的形成。

在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家庭里,孩子受这种习惯和家庭传统的影响,会拥有一个规范有序、接受良好家庭教育的童年,报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20世纪前叶那些名人们:约翰、斯图尔、米尔、拉金斯、劳伦斯一家和坦尼森等,他们都是来自于严格教育的家庭。我曾听过一件事,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在寒冬的一天出门打猎,天色将晚时他回到了家中。他的父亲是一个严谨固执的人,受到孩子的敬仰。

父亲见他进来,便询问他是从哪个门进的猎园。孩子回答了父亲。父亲又问他是否将门关好了,而孩子却支支吾吾说记不清楚了。当时父亲便严令孩子回去仔细查看。

那个大门在离家一英里以外,尽管孩子已经感到很累了,但他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命令,返回查看关门的情况。

现在的孩子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肯定会表现出抗议和抵触的态度,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十分疲倦,就算是那扇门足够重要,必须关好,也应该派一个大人去检查是否关好。

但是,父母的专制统治和孩子的顺从态度,在这个家庭里已经习以为常。就算是放到今天,家庭专制观念仍然没有消失。

我曾经听闻这样一件事。一位苏格兰父亲,因为自己18岁的女儿犯了一些不值一提的小错误,就将她独自关在房间长达一周时间。

现在的时代不像以前了。现在,如果我们见到家庭专制的现象,我们会认为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多么落后,他们的行为是多么无知,与现在提倡的思想背道而驰。

然而在几十年前,众多父母就是通过自己童年以来所受的旧式教育规则,根据经验理解,来教育他们的下一代的。

现如今看来,其实家庭专制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这种制度下,也教育出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拥有坚毅的性格、强大的能力和高尚的气质品德。我们面对现在的孩子,也会疑问,他们将来的能力是否能如前辈们那般优秀呢?

但我们没必要过多担忧,因为教育上的进步改革总是像海浪一样,一浪接一浪翻滚着,使我们很难看清楚形势和结果。但到了一定的时间,结果自然会清楚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