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10617500000025

第25章 不要让孩子成为任何人的复制品

由于空间有限,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另一门心理学——赫尔巴特心理学。这门心理学相对艰深,它赞同美国思想,认为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一类。英国的教育者们对它顶礼膜拜,犹如在快要淹死的瞬间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认定它能拯救我们的生命。

赫尔巴特生活在德国,是18世纪初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与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是同一年代的人,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者。

赫尔巴特心理学对人的研究十分全面,涵盖了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所有心理学。我们可以将这一理论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我们之前说过的一样,赫尔巴特心理学与这两位思想家相互影响,共同奠定了世界的教育基础。

当我们研究赫尔巴特心理学与这两位思想家的关系时,我们可以知道,其实他的理论也不是十分完美的。

赫尔巴特在个体的观点上与我们是不同的。他承认灵魂存在,但他又说:“人的灵魂是宇宙间无数物质当中的一种,它与其他外界物质产生关系,相互影响形成了‘观念’。”

“人的灵魂和其他物质一样具有永恒存在性,最初的形态是空洞无物的神秘物质,不能为人所知。人们只能透过表面来观察,洞悉那些通过灵魂与其他物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观念。”

灵魂在受到影响刺激后,就不再是原来的性质了。问题就这样被简单化了。

当灵魂要接纳思想进入之时,我们本身的理性、喜好和情感部分就被排除出去了。在这个公平公正的场合,每个思想作为一个活的个体,都依据自己对柏拉图概念的熟悉程度,排好队伍等待着灵魂的吸收。

当它们被接受进入时,它们会立即寻找自己家族的成员,并耐心等待着被安排到最合适的位置和团队里。它们兴奋地改变自身形态,努力形成一个团结有力的“概念群”。

我们可以看出,灵魂的最大作用只是为思想表演提供舞台。不管它的名称是什么,自我、灵魂或者说是个体,都不是最初的原因或事实,而只是一个结果。

这位哲学家重视开发思想潜力,他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伟大力量。如今形成了一个理想的理论观点,怎样去长期给予孩子适合他们的思想感情教育,使它们能自然地与孩子的灵魂相融合,形成坚不可摧的“概念群”。

教育界为了在应用实践上方便,于是将所有相关理论做简化处理,教育思想的选择和培养目标的制定近在眼前,整体计划和连续计划为我们展现了很好的未来。

我们可以利用同一个“概念群”,将与课本有关的整体计划和所有知识完美结合起来。而且,我们更可以利用这一原理,去学校将知识课程在一个月内全部学完。

我们先从实物的颜色、形状和尺寸等普通知识学起;然后按照需要再进一步学习造纸和装订书籍;接着进行装订书籍的实践活动;之后再根据需要,从简单的英文字母和游戏开始,渐渐展开对哲学和诗歌的学习。

只用一个月时间就能将课程全部学完吗?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如若真是那样,学校的全部课程,就可以用书组成一个巨大的“概念群”。曾有人在伦敦做过公开的实验,例如,苹果就可以视为“圆”的概念加入这个“概念群”。

如果我们给予两个灵魂以相同顺序和内容的思想,那么结果我们只能得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如果这样下去,我们民族团结的伟大思想将渐渐消逝。

我们对于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深信不疑,赫尔巴特对于我们所关心的话题,即人的个性问题,又有什么见解呢?人之初,本身就简单如一张白纸,之后而来的思想只是身外物。

人们对于情感接受没有门槛,可以轻易地接受各种思想感情,毫无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个人的发展进步依靠躯体内的思想来进行,并不是他本身在进步。人可以看作是一种运输管道,将思想运输到需要的地方。

赫尔巴特心理学对于教育有促进提高的作用,但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否则将使得两个伟大教育原则失去价值,这两个原则是为人类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在那些与教育思想有关的心理学学科中,每门课程都是值得学习的经典,但却都不是毫无瑕疵的,不能很好地为教育者提供理论依据。所以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时,很多要靠自身经验理论,或者旁征博引一些理论作为根据。

就像我们在做一道复杂的数学题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是我们为了知道答案是如何算出来的,于是开始试着运用加减乘除各种方法,努力寻求跟答案一致的解决方法。

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心理学家虽然没有什么名声,也没有出过什么名书,但是却总能有方法来解决教育上的问题。但他们并不是根据已经知道的答案来破解难题的,而是从固有原则中探索发现规律来解决问题。

我的观点是,一门心理学的实用性必须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在研究这门心理学的时候,应该有什么要求呢?

我们的态度谦恭而又追求实际,我们不想把自己说成是心理学家,我们的目的只是想要找到更完美适合的教育理论根据。虽然感觉心情紧张,但还是宣告一下我所做的工作。

根据这些指导思想,我们会选择一些宽容而见识广的人来从事这项工作,虽然我们还没有完整地做好这个原则的事业,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项事业的美好未来:一个理想而又实用的教育方针即将诞生。

这个方针将不断被完善发展,最终将作为人类伟大的教育原则贡献巨大力量。

公开的教育真理是大家共同的财富,尽管其中有些人为此辛勤付出,得到的却相对很少。但是我们或者任何社会人士都不能将其据为己有,自私地说道:“这条真理是属于我的,那条真理属于他。”

我们一直在寻找一门适合实用、与时俱进的心理学。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青年人都具有了相同的品德素质。

这些青年人活力无限、精力充沛,尽管他们在体育活动上并不是很积极,但他们不会选择独自一人在教室发呆,就算是在大家都认为的枯燥无味的家庭课程中,在听老师讲课时,他们也不会觉得苦闷,反而兴致勃勃。

他们的生活和那些总是有伙伴陪在身边的人们不同,他们追求的是安静平稳的生活。他们真诚正直,充满生机与活力,对于事物总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因而我们对他们要进行相对连贯的教育。

孩子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兴趣很浓,不过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他们的兴趣就降低了。但是这些孩子的人生还是连贯的,按照顺序,从婴儿到少年,再到青年、成家以及成为父母。这其中并没有转折意义的阶段,只是顺理成章的自然过程。以上这些观点,引用了一些别人的言论,但大部分还是根据我们的工作原则进行阐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