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10617500000021

第21章 权威不是万能的,父母要放下无用的权威

20世纪,我们放弃了一些17世纪运用得很好的安全保护政策,由于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们大都赞成和运用洛克的理论。一直到洛克学说遭遇失败,他们才不再坚持。

赫伯特·斯宾塞先生认为理由是首位的,跟法国人的做法是一致的。他坚持理由一贯正确论,与当时占据权威地位的思想格格不入。他深入研究这个最后的权威思想,并最终发现了它的来源。

人们如果相信造物主是存在的,那么肯定会十分信服权威,不管是最高地位的权威还是任何权威的化身。另外,他还补充道,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是权威的理由。

斯宾塞是一位敢于直言的哲学家,他把自己的发现公开发表。如法国人的评价,他探究理由,打击了人们以往认为的万能造物主的权威。

经过无数次推理分析,得出值得我们思考的理论:“我们失落地坐在我们的墓地上,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也不知该往哪里去。”

减少对神学的信仰,就意味着人类的权威减弱了。各种权威,如在国家中国王及其代理人或者是家庭中的家长,统统被削弱了权威。之后,我们所受的教育便成为权威之下的事情,它会影响孩子和大人行使权利。

应当教育孩子从小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虽然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弱,但我们还是要允许他们做自己乐于坚持的事情。做事情不根据客观规律,就会遭到恶果。孩子就是在一次次失败中明白了应如何把握客观规则。

父母必须努力避免“你必须”或“你不能”等命令口气的语言。斯宾塞先生制订了完善教育计划,目的在于解放束缚中的孩子。他甚至觉得,孩子不能学习语言,因为语言中的语法规则违反了自由原则。

权威不是天赐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斯宾塞先生对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论教育》寓意丰富,受到无数父母的推崇。但人们并不了解,它其实是哲学体系中经过深度思考分析的一部分。对于这个哲学体系,家长未必能全部接受。

斯宾塞先生的观点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要给予其过多权威压力,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供其发展。家长们都支持他的观点。

但他们可能都不了解,作者用尽毕生心力,致力于在教育领域将权威思想清除出去;或者他们也不知道,由于权威将教育领域与造物主联系在一起,所以作者不支持父母行使权威。不管对待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能随意行使权威。

《论教育》这本书尽管通俗易懂,但我们在真正阅读它时,要把它当作一位博学的哲学家,认真倾听他的教导。

这位哲学家认为,无论大小事情,我们都要有长远目光,必须三思而后行。他反对孩子对自己的父母无令不从,不愿看到孩子只会服从家庭权威,失去自己的自主意识。

斯宾塞先生主张的理性主义哲学影响了无数人,不只是阅读过他书籍的人,也不只是阅读这本教育手册的人。我们用“快如闪电”这个词来形容思想传播速度之快,推算想法的兴奋度、强度和速度。

你一定很想知道,探索中产生的新想法,一下子成为众人皆知的观点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往往会将一些流传甚广的观点作为自己的想法,但对它们的起源却毫不了解。上述那样的推算手段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社会底层的文化思想也难溯其源头。在落后思想的影响之下,人们对于教育理论没有深入研究和接受,但也并没有完全抗拒,很多父母甚至不清楚这位哲学家的存在。

其实,一种思想或观点一经产生,就存在于传播状况之下了。人们不清楚它的起源,也不知它将往哪里去。

我们以道理作为判断依据的话,显得有些极端,但哲学思想是相当有影响力的,所以我们必须对每一个理论观点严加检查。当我们能用这种方式避免侵害时,我们就会从一些错误理论中得到有益的东西。

20世纪初,英国很可能出现这样一位哲学家,他脱离了理性主义思想和物质主义思想的两大束缚,建立起伟大的功绩。人类对自己已经足够厌倦,以道理为准则的习惯更是让人感到窒息。

除了造物主以外,任何事物都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而在某些方面来说,哲学思想偏离了原有的正常轨道,循着其他轨道通向伟大的造物主世界。

权威和服从是两大基本原则,新的想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精神寄托,那就是以权威为准绳,着力恢复到它原来的状态,制约人们的思想情感,犹如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在世界各个角落都存在着。

适应权威就是单纯地服从原则,就如滚珠适应轴承一样。在原则的基础上,人们同样还要受到法律秩序和管理制度的制约。

本杰明·基德先生在《社会进化》中表示,这两个基本原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际考证。

为什么球队要听从队长的指挥?为什么军队要服从长官的领导?什么原因导致一群流氓惧怕几个警察?为什么一笔大部分人想得到的但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的财产是值得我们敬仰的?总之,为什么世界需要专制统治,而不是放任自流呢?

这些都是基德先生所关注的问题。他利用“理由”来探讨答案,但是没有任何结果。

“理由”的本质意义就是利己主义。不管什么事情,我们是个人行动还是作为集体行事,都是由自身利益牵引着,才引发我们的行动。为什么军队一接到命令,就要立刻赶往乔治广场做事?为什么士兵能勇于冲锋陷阵?

他们不能问“为什么”,他们只能选择一律服从和勇往直前。不清不楚的“理由”没有明显作用,顶多就是在权威之下选择服从。

事实就是如此,命令下达给他们,他们就必须顺从地去做。当然,我们相信他们能做得不错。我们心中明白,这种精神就是英雄主义。

由此我们能明白,人类之所以有优秀的成绩,大多是靠权威之下的服从换来的。随意运用权力会导致社会充满奴役和暴政,但奴役和专制统治是以人类的本性为基础的。

我们人类的天性中都带有霸道和奴性,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对他人进行统治,或者受他人统治。对于我们来说,自由幻想是我们能轻而易举做到的,尽管它并没有多大意义。

就如同你幻想着这样的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苹果不是从树上坠落到地上的,而是满天乱飞的。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什么是权威?这个问题突出了唯理哲学家们思想进步工作中的重要性。他们使我们远离了专制统治。他们认为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他们要努力证明这个真理:人人天生而平等,每个人的自由权利与生俱来,任何侵害他人自由权利的行为都属于犯罪行为。

有些家长或老师对待孩子过于严苛和专制,很大程度是由于孩子或者学生逆来顺受的态度。他们时常会对孩子或学生说:“你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事。”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感激那些唯理论派,因为他们崇尚自由,更提倡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这不仅仅是一个好的风气,也是能征服世界的伟大原则。

一位哲学家对此近乎疯狂地支持和推崇。之后出现的不同思想也受到人们的追捧。

我们的教育是在这些思想潮流中开展的,它们批判了我们头脑中的权威思想。我们陷入困境的情况,让我们记忆犹新。

我们之前一致认为,权威是属于某些特定人群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服从他们的专制统治。每个人都要服从他们的领导。我们从宗教信仰中得到这一思想,我们坚信造物主允许专制的存在,因而我们拥护国王和家长的权威。

但我们现在明白了一个更加科学的道理,那就是只有政府才有权使用权威,任何个人都没有权利拥有它,否则将是大逆不道的。

现在我们明白了,拥有权威的人必定拥有权力,但他还受上级权威的牵制。拥有权力的人同时也肩负着一定的责任,他们必须要恪尽职守,履行职责。

如果他们当中有人以权谋私,收受利益,那么他将不配再拥有权威,只会成为个人专制独裁的典型。这种行为也必将受到刑事法律的制裁。

如此一来,关于权威与惩罚的思想世界便不太平了。独裁者的统治开始要靠恐怖措施来巩固,为了维护他岌岌可危的统治,他必须实施严加处罚的命令,才得以夯实统治基础。

授权人就不必靠律法来支持了,因为他们不仅拥有强大的权威力量,还有人们的顺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