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华人中流行一个成语叫作“孤枕一席”,形容白手起家奋斗成功,这个词就来源于对老一代华人移民的描述。早年移居泰国的华人大部分都是身无分文的贫苦农民,初来时全部家当真的只有“一张草席,一只枕头”。然而,经过几十年或者一两代人的奋斗,最后大都变成了家境殷实的人家,有的甚至成为了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有的成了政界、军界、学界、文化界颇有地位的社会中坚人物。笔者认识的一户普通华人家庭,就是靠当年在街边卖小吃,竟然培养出3名留美博士,现在全部在大公司作高级经理。事实上,许多泰国华人家庭都有自己奋斗发家的类似故事。泰国华人的历史,既是一部令人敬佩的奋斗发展史,也是一部中泰文化交融史。
在世界范围内,犹太人以善于经商理财,积累财富而著称,而泰国华人也有“东方的犹太人”之美誉。现一般都认为,泰国华人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二,然而却拥有全国近百分九十的商业和制造业,及半数的银行资本。那么,他们是如何从当初的“孤枕一席”发展起来的呢?
海外华人一般都要经历远涉重洋、立足谋生,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后来发家致富、代代相传的各个阶段。而那些后来成功的华人也几乎都遵循大致相同的公式,那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从获得小利润到获取大利润,从小商小贩变成巨商大贾,从小规模的零售商、中间商发展到大规模的制造商、大公司和大企业,从国内生意进入国际贸易。
早年移居海外的华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钱人,为了政治避难,或者到国外去做生意而移居海外;另一种是没有钱的人,他们是为了谋生逃难而流落海外的。有钱人大多是前往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如西欧的英国、法国或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这些国家的条件好,交通便利,易于从事商业活动。而没有钱的人就只有到相对落后的国家,如越南、暹罗(现在的泰国)等国家,而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较丰富,有利于这些穷苦但勤劳的中国人创业发展。泰国由于其国内独特的环境成了当年中国贫苦移民首选的国家。
华人来泰国都是乘坐往返于泰国和中国之间的商船。这些商船又分西式轮船和中式大帆船。无论是以蒸汽为动力的西式轮船,还是以风力为动力的中式大帆船,都是载满商品的货船,有的船因为还剩余些空地方,因此船老板就充分加以利用,捎带一些乘客。从中国到泰国的航程虽不算很远,但当时的航海技术落后,乘轮船也要近一月,而乘帆船就要数月了。船上没有座位,这些贫穷的中国移民只得携带一张草席和一只枕头以便可以在船上休息。这大概就是“孤枕一席”这个成语的由来吧。
曼谷是泰国的经济和商业中心,很多华人在曼谷发展。曼谷王朝初期,华人们已经服务于当地社会中的各行各业。一位历史学家卡尔·布克对曼谷作了这样的描述:“道路的两旁到处都是庙宇,这里有唐人的商店、木匠、木器店和唐人修车店,不论是属于哪个行当的店铺,其店主大多是华人……。道路的另一边则是闹市区,这儿有华人的当铺,中式和泰式餐馆……。此外还有华人的药店、酒店。然而,更多的则是华人经营的赌馆,在其旁边通常是些戏院和茶馆之类的场所,而这些也都是华人经营的。”
华人的商业才能表现在各行各业,小到小商小贩、饮食、赌馆、当铺,大到包税商、建筑业、大帆船贸易、火砻业、银行以及信息产业等等。这里,我们介绍华人经营的几个有代表性的行业,如18世纪前后的大帆航运贸易,19世纪中期兴起的火砻业以及20世纪发展起来的华人银行业等。从这些行业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华人是如何在泰国社会立足、兴旺和壮大起来的。
大帆船贸易阿瑜陀耶王朝时期,泰国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它通过一种被称为“朝贡贸易”的形式与中国做“生意”,其次是同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当时同西方国家的贸易还相对落后。那时,每年至少有80艘商船到中国,到印度尼西亚有3艘、马来半岛5艘、新加坡27艘、越南18艘。这些商船只有两艘船是属于泰国国王所有的,20艘属于泰国政府官吏的,其余的商船都是属于华人的私人船只。这些华人有的从国王或官员那里获得贸易特许权,有的与国王或官吏合资经营贸易船队,从中获取大量的利益。即使泰国国王或政府官吏的商船一般也雇佣中国的船员,这是因为华人比泰国人善于航海,同时,华人到中国开展贸易也容易沟通。这样,泰国华人便基本上垄断了泰国的航运业。
到曼谷王朝时期,泰国依然与中国保持着这种“朝贡”贸易关系。1821~1827年,泰国同中国贸易的大帆船约有140艘,总吨位约3万5千吨,贸易额约61万4千铢。据泰国文献的记载,曼谷王朝初期同中国的贸易中所获得的利润高达300%。根据拉玛二世时期的统计数据,泰国官吏有帆船25艘,华人有48艘。拉玛二世时期约有86%的泰国商品运往中国销售。
泰国官吏和华商都有贸易帆船定期来往于中泰之间,华商在中泰贸易中担任重要角色。开始经营泰国大帆船贸易的人主要是中国福建移民,因为福建人熟悉航路,具有熟练的航海技术。他们受雇于泰国的国王或官吏,也有自己经营帆船贸易往返于中、泰之间,或者来回于泰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吞武里王朝时期,中国的潮汕人大量涌入泰国。潮汕人也擅长航海,泰国的航运逐渐被占华人多数的潮汕人垄断了。曼谷王朝初期,大帆船贸易的大部分船舶都是由潮汕人建造并驾驶。
华人通过大帆船贸易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利益,而且通过与泰国官吏建立商业上的联系,从而获取了一种政治保护。许多潮汕人便因经营大帆船贸易而成为大富翁,也有的在贸易的过程中变成了包税商和税务官吏,并获得坤銮、坤拍和拍耶等贵族爵位。
拉玛一世和拉玛二世时期的大帆船主要都是中国式的帆船。到了拉玛三世末期,由于出现了蒸汽轮船,大帆船贸易逐渐被蒸汽轮船所替代。此后,许多华人又转向了轮船贸易或从事其他产业。
火砻业在中国的广东、湖南等地,“砻”(音“龙”)指的是把稻谷加工成大米的人力工具,“砻谷”也就是指用人力工具加工大米。广东人到了泰国后,“砻谷”这个词也进入了泰国。而“火砻”,指的是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碾米机。
泰国地处热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以盛产稻谷而闻名,是东南亚主要的产粮国。大米一直是泰国主要的出口产品。1722年,康熙皇帝听泰国的贡使说“其地米甚饶裕,价钱亦贱”,遂要求泰国官运二十万石大米来闽粤两省贩卖,给予免税的优遇。从此开启了中泰两国的大米贸易的历史,大米的生意也被善于经商的华人承担下来。
19世纪中期以前,大约二百年的时间内,华人一直支配着泰国的对外贸易,其中大米为主要出口商品,而出口的大米几乎全部来自于华人的手工碾米厂。1855年,英—暹鲍林条约签订,泰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西方人打开,进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华人碾米业受到西洋人的严重挑战。1858年,泰国第一家使用蒸汽机的火砻厂由美国的一家公司创办。到了1867年,增加到五家火砻厂,均由西方资本投资创建。使用蒸汽机的火砻碾米,效率高,质量好,碾出的大米比手工砻出的大米更白,销路很好。一时间,华人的碾米业遭到了西方人的火砻业的冲击而纷纷停产。
对华人来说,挑战也是一种机遇。面对西洋人的机械化碾米加工,华人碾米商意识到,碾米业要振兴,就必须向西洋人学习机械碾米技术,购买西洋人的蒸汽碾米机。正如《二十世纪的暹罗》的作者坎贝尔所说:这项事业(碾米业)的利益是那么大,以至于强烈地刺激中国人赶紧学习。蒸汽碾米机的优越性是很明显的,中国人也开始购置机器,起初是小型的,并雇佣西方工程师来开机器。
华人学习西方碾米技术,不断钻研、创新,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机械师。1890年,一位广东籍华人发明了一种加工法,用新的方法碾出的大米比以前所碾的米更令人满意。20世纪初,另一位在曼谷一家碾米厂工作的广东籍机械师根据英国机器图样,设计并制造了一整套包括铸件在内效率更高、更加方便的碾米机。这种碾米机经过中国人改造和创新后很适用,以致西方人反而向华人机械师学习了。
采用机械碾米之后,泰国的华人碾米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就曼谷地区而言,1870年,华人还是刚刚采用火砻碾米,到1889年已有17家使用火砻,1895年增长到了23家,至1912年则达到了50多家,而在1930年时,华人的大型火砻碾米工厂达80家,小型的碾米厂竟有800多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国修筑了铁路和公路。华人碾米业利用这两种交通工具,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碾米网络,泰国内地的华人碾米业迅猛地发展起来了。到1930年,内地的碾米厂有593家,80%以上属于华人所有。加上曼谷及附近地区的880多家大小碾米厂,全国共有1360家华人碾米厂。碾米厂加工总能力已经超过了泰国稻谷的总产量。
随着华人的碾米业的发展,西洋人在泰国的米业迅速地让位于华人。一方面,华人米商在泰国从事米业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华人与泰国的粮食生产者和收购商的关系密切,从稻谷的收集、加工,最后到出口,华商能够运转自如,确保稻谷的来源和大米的出口。另一方面,华人亲自经营,能够吃苦耐劳。当电灯传入泰国以后,较大规模的华人碾米厂安装了电灯,采用两班制,日夜工作。而西洋人则不能像华人一样吃苦耐劳。他们与当地人的关系也不是很好,不能保证稻谷的来源。结果,西洋人先创办的火砻厂无法经营下去,被迫放弃,或关闭,或出售给华人。早在1897年时,就有一位英国的领事看到这样的情形,也不得不发出感叹:“在东方现有的贸易条件下,欧洲人不可能与机智的中国人在这种特殊的(指大米)事业上竞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全球性的十分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西欧也卷入,波及整个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了包括泰国在内的整个东南亚,严重地打击了泰国的碾米业。经济危机爆发以前,泰国的大米出口占全国总出口额的70%~80%,是泰国出口创汇的主要经济来源。世界经济危机一爆发,国际大米价格大幅度下跌,1925年的大米出口价每担7.2泰铢,而1930年则降到了每担3.5泰铢。大米出口价格下跌,出口贸易急骤缩减,华人的碾米业纷纷倒闭关门,遭到了重大损失。
更为不幸的是,1938年,銮披汶·颂堪上台执政,在泰国开始了广泛而深刻的“泰化运动”。銮披汶政府推出了《经济泰化计划》,并于1939年先后颁布实施了《食盐条例》《烟草条例》《食用牲屠宰条例》《机动车管理法》《船舶条例》以及《捕鱼条例》等等,目的是为了限制华人经济,扶植泰人企业的发展。1942年泰国政府又颁布了《保留职业条例》,规定有27种职业华侨不得涉足,并令华侨限期离开。除限制华人的经济活动外,政府还规定不允许外侨在泰国购买土地和房产,并通过租用和收购等方式强行将华侨企业合并到国家企业中。
銮披汶的“泰化运动”使经济上富有、政治上缺少权利的中国人成为整个运动的矛头所指。1939年泰国政府组成了泰国米业公司,政府拥有该公司51%的股份,并拥有国家铁路运输大米的优先权,接受了日本和德国的大批大米定单,在全国成立了五个收购稻谷的合作社,直接从稻谷生产地收购稻谷。同时,限制华侨的碾米业,企图通过政府行为把华侨控制的泰国米业收回到泰人手中。泰国华侨米商再次遭到严重的打击。
为了生存,许多华人的碾米业走上了与泰国政府高级官员合作经营的道路。1955年7月,曼谷火盘公会、米商公会、北线火盘公会三家华人公会与泰国的大米公司、他限沙目欺公司以及曼谷贸易公司三家泰人企业联合组成的泰国大米出口公司,垄断了泰国的大米的对外贸易。公司主要的理事们是著名的华侨商人,而顾问则是以警察上校攀塞为首的泰人知名人士。这种官僚资本与华侨资本相结合的公司成为泰国经济的新兴主力。也有一些华商从碾米业转向了其他的行业。如银行业、采矿业、酒业、木材商等等,其中银行业则成为华商的另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盘谷银行的创始人陈弼臣(泰名为臣·梭蓬帕尼),大成银行的董事长李大川(泰名为川·拉达纳叻)和亚洲银行的董事长余作隆(泰名为乍伦·余趋杰)等原先都是大米商,后来才转向银行业投资。
华人银行业最早在泰国设立银行的是西洋人。1888年12月2日,英国人在曼谷建立第一家银行——汇丰银行,其总部设在香港。1894年,英国人又在曼谷开设了第二家银行——渣打银行曼谷分行,渣打银行总部在英国伦敦。继英国人之后,1897年2月27日,在越南西贡的法国东方银行也在曼谷开设了分行。直到1906年4月1日,泰国人才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银行——暹罗甘玛尊资本有限银行。
由于西洋人在泰国创办银行获得了成功,一些华商也开始商议投资银行业。1907年10月1日,在泰国的第一家华人银行——中暹银行正式诞生。中暹银行是由泰国华商与槟榔屿的华商共同合资设立的一家银行。然而,这家银行却因股东们争权夺利,不善经营,只营业6年左右就被迫关门了。随中暹银行之后,华人银行接二连三地相继出现。1909年7月2日,新加坡华人在泰国设立四海通银行;香港的中国银行于1919年1月3日也在曼谷新开了一个分行——广东银行,1932年12月11日又设立中诚银行。1933年,泰国华人还合资共同创办了廖永兴银行、泰汕银行、广国隆银行以及广顺利银行,但后来这四家银行都因为经营不善,资金不足而被迫关闭。
早期的华人银行中,办得较为成功的要数黉利栈银行和陈丙春银行,这两家银行都是由泰国的华人米商创办的。黉利栈银行是在1933年10月由开设火砻厂和经营中暹之间的大米商陈守明和陈守镇建立的家族银行;陈丙春银行是在1934年8月陈氏米业华商共同出资开办的。陈丙春银行后来由于业务萧条,股权几经转手,最后被郑氏家族的银行收购,而黉利栈银行由于银行的董事们对银行的发展具有长远的规划和打算,至今银行一直开得很红火。
早期的华商银行大都处在探索阶段,创办的几家银行都不很成功,其原因在于管理模式以及经验都不及西洋人设立的银行。当然,根据泰国学者索·素坤他披隆的观点,华商的银行不成功主要的原因是:华人银行违反泰国有关银行管理的法律条令,违反了泰国有关货币管理的法律规定。泰国的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各种公司携带或邮汇泰币出境,除非它们事先得到了财政部的批准。
1937年的7月7日,日本军队发动了入侵华北的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中国抗日战争唤起了海内外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精神。泰国华人和其他海外华人一样,纷纷出钱捐物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华人要把募捐到的大量货币运送到中国,最方便的办法就是通过银行汇款。但当时在銮披汶执政时期,泰国政府对华人推行“排华反华”政策。华人银行处在泰国政府严厉的监视之下,华人银行一有风吹草动,被泰国政府发现后就强遭关闭。例如,新加坡华人在泰国曼谷开设了一家银行叫海外华人银行,它因偷运货币出境而随时处于泰国警方的监视之下。当警方收集到证据时,泰政府便以偷运货币出境的罪名逮捕银行所有工作人员,海外华人银行也因此倒闭。
1941年后,新一代泰国华人银行相继成立,如京都银行、曼谷商业银行、盘谷银行、大成银行以及泰华农民银行等。新一代华人银行主要是由华人资本家与泰国政府官僚和贵族集团相互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混合式的银行。它们吸取了西方银行的管理模式,建立现代的银行制度,因此,新一代的华人银行多数办得都较为成功。
从20世纪50年代早期开始形成商业银行家集团,并在70年代抓住机遇,使自己发展成为联合大企业集团。工业集团的成长是伴随着60年代的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与外国资本集团的联合发展起来的;农商集团出现在70年代的后期,通过农产品出口和工业活动一体化而迅猛发展。泰国商业银行集团,有五家较为成功的,都属于华人集团。这五家集团是:盘谷银行、泰华农民银行集团、大城银行集团、曼谷联合银行集团、泰华集团。
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泰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年均GDP增长率达到8%,泰国华人的银行集团也因此蓬勃发展起来。作为华人银行的翘楚,盘谷银行一直以其雄厚的实力稳居泰国乃至东盟第一大银行的地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堪称亚洲最繁荣都市之一的曼谷成为重灾区,国家经济发展从高峰滑入谷底。京都银行、商华银行、曼谷商业银行和56家信托公司纷纷倒闭。盘谷银行、泰华银行、大成银行、泰京银行和汇商银行等进入了长达五年的衰退期。1999年,盘谷银行亏损600多亿泰铢,泰京银行亏910多亿泰铢。盘谷银行丧失了它保持了多年的东盟第一大银行的地位,到了2001年仅居东盟第五位。
为了遏制东南亚金融危机,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泰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国际大救援”帮助泰国和东南亚渡过难关。1997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东京主持召开了旨在泰国货币的援助会议。向泰国提供总额16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向泰国政府提供10亿美元贷款,中国香港提供20亿美元的贷款。为恢复东南亚金融秩序做出了表率。泰国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整顿金融秩序,接受国际社会的援助。泰国华人银行也纷纷采取了一些有效的调整。到2001年后,泰国金融危机已经完全被克服了,华人银行也基本恢复了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