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遥远的过去到眼前的今天,在素可泰的古城里,泰国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其地位一直是稳固而崇高的。无论是王朝的更替,还是传统的革新,无论是经历战争或是革命,无论是苦难岁月还是繁荣盛世,国王仍然是国王,他们始终是普通百姓匍匐跪拜和可望不可及的对象。泰国历史上,曾有许多国王凭借自己的权力威望和雄才大略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受到世代泰国人民的敬仰。然而,各个国王对人民和国家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泰国人对他们的评价也相应有所不同,甚至连称呼也不一样。当泰国人称某个国王为“大帝”时,不仅是对这位国王的尊称,更是对这位国王的丰功伟绩以及崇高历史地位的肯定。在泰王国800年的历史上,能被泰国人尊称为“大帝”的国王并不多,主要有拉玛甘亨大帝、朱拉隆功大帝等少数几位。现任国王普密蓬自1946年登基至今,已在位53年,是泰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加上他勤政爱民,关心社会稳定,深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87年5月8日,普密蓬国王被泰国人民尊称为普密蓬大帝。
一、“泰国之父”——拉玛甘亨大帝
1238年,在高棉王国统治下的湄南河流域的泰族,在其首领坤邦克朗刀领导下推翻了高棉的统治,建立了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王国“素可泰(Sukhothai)”。拉玛甘亨(又译蓝干亨)大帝是素可泰王朝第二世国王,1275至1317年在位,是泰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据称,拉玛甘亨是一位贤明公正的君主,他在位时期,泰国国内遍地富饶,国泰民安,一派繁荣。拉玛甘亨被认为是泰国素可泰时代功绩最为显赫的君主,他统治的时期是泰国文明史上历史和文化的“黄金时代”,是泰国后世历代君主的楷模,因而他被泰国人尊称为“泰国之父”。拉玛甘亨最大的功绩是统一了国家,扩大了疆域,创造了现代泰国文字,推动了小乘佛教的普及,并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泰国拉玛甘亨国家博物馆内有一块展示拉玛甘亨大帝功绩的石碑,碑文是这样记载的:“素可泰日益繁荣。水中有鱼,田中有稻……自由买卖,无需纳税。”这块碑文可能是泰国文字的最早记录,也是泰国古典文学中的著名片段,它反映了当时泰国人民生活自由、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盛世境况。“素可泰”一词在巴利文里的意思是“幸福的曙光”或“幸福的开端”。当时,泰国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因此用“素可泰”作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王朝的年号,以表明新时期的开始。
拉玛甘亨19岁时便随父王参加了与邻国的战争,他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勇猛善战。“拉玛”取自婆罗门教主神毗湿奴的第七次化身“罗摩”之音,“甘亨”意为“勇敢”,“拉玛甘亨”即“勇敢的罗摩”。这一名称来源于一场战争。一日,曹城坤桑春举兵进犯素可泰王朝领土达城,大战中坤邦克朗刀不敌坤桑春的强大攻势,兵败退逃,但坤桑春紧追不放,正在这紧急关头,拉玛甘亨立即骑象急救,迎战坤桑春,结果大败敌人,救了父王。从而父王坤邦克朗刀为他取名为”拉玛甘亨”,即“勇敢的罗摩”。
1275年,拉玛甘亨开始执政,在他统治的42年中,素可泰国家势力日益强大,臻于极盛。它依靠强大的武力征服各部落小国,版图比以前扩大了约10倍。它统治的地域东至呵叻高原,南达马来半岛上的洛坤,西抵现在缅甸的丹那沙林,北到现在老挝的琅勃拉邦,相当于现在泰国中南部的大部分地区。
拉玛甘亨大帝不仅是政治家、行政长官、立法者,也是一位笃信佛教的君主。1283年,他把高棉字母与泰国字母结合起来并加以改造,成功地创制了泰国的书写文字。他团结境内各族,以平等的方式对待泰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高棉、马来人和华人。他笃信当时盛行于泰国中南部的小乘佛教,并派信徒到锡兰(今斯里兰卡)学习佛经,让他们回国后宣扬小乘佛教教义。他还描写过一位名叫帕拉卡蓬披的山神,她是“凌驾于地上万物之上”的神,如祭祀得法,她便会赐给国家繁荣、富足。这种抬头见神、国家系于神的观念,在今天的暹罗护卫天使形象中仍有体现。
拉玛甘亨大帝还积极发展与中国元朝的关系,据说他本人曾于1299年访问过中国,并多次派使者到中国访问,派工匠到中国学习陶器制作工艺。
二、现代化的开创者——朱拉隆功大帝
朱拉隆功(Chulalong korn)国王即曼谷王朝拉玛五世,1868至1910年在位,执政时间长达42年,是泰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也是功绩最为显赫的君主。泰国人尊称他为“朱拉隆功大帝”。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泰国政府还规定10月23日为朱拉隆功纪念日(ChulalongkornDay),这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会到位于曼谷旧议会大厦前的朱拉隆功国王塑像下奉置鲜花以表敬意。
朱拉隆功最大的功绩在于他励精图治,通过类似日本明治维新式的一系列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比较成功将传统的泰王国引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朱拉隆功执政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抵御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他继承并发展了父王蒙固(即拉玛四世)的改革事业,改变闭关锁国的传统政策,实行一系列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并执行在列强争夺中求生存的灵活务实的外交方针,为暹罗国家独立和现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朱拉隆功实施的社会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废除奴隶制和各种封建依附关系。1874年,朱拉隆功颁布诏令,规定凡1868年10月1日以后出生的奴隶,到21岁时即可获得自由,并从此不能自卖或被他人转变为奴。1899年颁布新敕令,取消农民的依附关系,废除农民须编在一个封建主属下的规定。1900年下令取消盛行于暹罗东北部的农奴制。1905年下令禁止订立任何将儿童卖为奴隶的契约。至此,暹罗从根本上废除了奴隶制和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第二,实行行政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具体措施是仿效西方政治体制,建立内阁代替原来的枢密院;将全国划分为18个行政区,区以下的地方行政设置县、区和村三级建制;废除封爵授田的萨卡迪纳制,改为薪俸制。第三,废除包税制,改革财政制度。具体办法是把国库与王库分开;建立财政部,集中理财;建立中央金库制,统一税收;取消包税制,由专员直接征收土地税;整顿货币流通制度,发行新货币作为全国流通的统一货币。第四,改革立法和司法制度。1892年成立司法部,以西方法律为蓝本,颁布各项法律;创办司法学校培训司法和检察人才;建立单一的法庭制度。第五,实行军事制度改革。1887年建立陆军部,开始建立现代化常备军;1904年创办陆海军学校;190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暹罗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军队,拥有步兵、炮兵和海军。第六,实行教育改革。1872年创立世俗学校,将教育从传统的寺院庙堂里解放出来;1892年设立国民教育部;选派学生到国外学习。
从总体上看,朱拉隆功的改革确实是一场“从天子开始力行”的改革,体现了“民族本位,泰体西用”的思想。在维护传统的政治、宗教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西方科学技术以及军事、行政、财政、教育等方面的制度。朱拉隆功的许多改革措施在他有生之年都已开花结果,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君主专制得到维护,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国家经济繁荣昌盛。泰国农民与当时的法属印度支那和英属缅甸的农民相比,生活富裕多了。暹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极端残酷的争夺中,一直维持了缓冲国的地位,成为整个东南亚地区惟一保持了政治独立的国家。这一切不能不说与朱拉隆功大胆而有远见的改革有直接的关系。
朱拉隆功国王在去世后被泰国人追授为“PiyaMa haraji”,即“敬爱的大帝”。现在,相当多的溢美之词歌颂朱拉隆功本人以及他所做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称赞他讲求实际的态度。今天泰国最优秀的一所大学也以他的名字命名——朱拉隆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