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文里,“泰(Thai)”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自由”,“泰王国”在泰语中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自由的国家”。正如这个国名所表达的那样,在这个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国度里,勤劳智慧的泰国人对自由的追求从来未曾停止过。今天,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当政府和国会偏离人民的意愿时,愤懑的民众代表甚至会租上一长串公共汽车到国会大厦和政府大楼前去示威游行,反对他们不赞同的政令或是弹劾政府官员。但另一方面,包括国王在内的90%以上的泰国人都笃信佛教,而佛教是主张忍让、顺从和逆来顺受的,这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这两种看起来彼此对立、相互矛盾的现象,往往会使那些对泰国人不甚了解的外国人多少感到有点诧异:把忍让顺从、逆来顺受当作一种美德的泰国人为什么又会不断追求政治上的民主和自由呢?要了解这一点,不但要从泰国的历史说起,还得从当今泰国的政治制度说起。
1932年,泰国人仿效西方,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起了君主立宪政体政府。初期,这个嫁接在一个已经生长繁殖了700年的东方君主制之上的民主政体,并没有真正扎根于人民大众。一般的泰国民众对民主既缺乏理解,对政治参与也不热心。乡下人的心中仍然装着皇族,政府的威望仍然来源于人民对国王和官吏的普遍尊敬和驯服,把他们看作民族和秩序的象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幻,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安分守己的泰国人的民主意识开始增强,民主自由的呼声不断高涨。在人民的争取下,1946年宪法中规定了人民有组织政党、社团的权利。此后,形形色色的各种政党和团体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泰国政治舞台上。泰国开始出现了多党并存,联合执政,执政党与在野党相互对垒的局面。但由于传统势力强大、政党脆弱、军人干政等原因,在一个时期里,泰国政府经常更迭,政局动荡不稳,人民也深受其害。
一、幼稚的政党
泰国自1932年君主立宪制确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发展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部艰难曲折的政党发展史。因而了解泰国政党的发展历史、特点和现状有助于了解今天泰国人对待政治的态度以及泰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历程。
自1946年争取到组织政党的权利后,泰国人成立了形形色色的各种政党和团体。当今泰国,政党林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民主党(TheDemocraticParty):1946年8月建立,其前身是1945年4月建立的进步党。创始人是宽·阿派旺、社尼·巴莫和克立·巴莫,三人都先后出任过总理。该党主要成员为政界的中青年人士、知识分子、中等企业家和律师等。民主党主张以民族、宗教和国王为团结的核心;反对军人干预政治,主张实行议会民主;赞同以政治宣传为主,武装镇压为辅的反共政策;经济上主张实行改良主义措施,缩小贫富差距;对外主张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友好交往,实行大国平衡政策。该党是泰国政坛上历史最久、最活跃的政党。70年代以来曾多次在大选中获胜,参加组阁。
(2)泰国民族党(ThaiNationParty):1974年10月建立。创始人是巴曼·阿滴列汕。主要成员为退役军人、政界人士和工商界实业家。主张维护国王和法律的神圣权力;经济上主张消灭贫穷,实行土地改革,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福利;对外主张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促进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该党是活跃在泰国政坛上历史比较悠久的老牌政党,20多年来多次入阁,是参加执政最多,时间最长的党。
(3)社会行动党(TheSocialActionParty):1974年11月建立。创始人是克立·巴莫,他曾是早期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该党主要成员为企业家、银行家、商人、政界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约有4万名党员。该党政治上主张坚持议会民主制度,革新国家机构;经济上主张维护私有制和自由竞争。该党也是泰国政坛上影响较大的老牌政党之一,20多年来曾多次组阁。
(4)公民党(TheRassadornParty):原名民族联合党,1982年6月建立,1986年5月改为现名。主要成员为律师、退休警官和退役军人等,有一部分成员来自民主党和民族党分裂出来的成员。政治上主张坚持君主立宪民主制度,扩大地方自治和权力;经济上主张将泰国发展成为世界农业强国;对外主张实行以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外交政策。
(5)联合民主党(TheUnitedDemocraticParty):1986年5月建立。由从社会行动党分裂出来的一派和原暹罗民主党部分成员联合组成。政治上主张实行以国王为首的议会民主制度,扩大地方自治权;经济上主张维护私有制,实行土地改革,建立社会福利事业。
(6)泰国共产党(TheCommunistPartyofThai land):1942年12月建立。1946年-1947年间,泰国共产党获得合法的地位。共产党的代表第一次当选为国会议员,工人运动也空前活跃起来。1947年4月,泰国全国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1952年銮披汶政府通过新的反共条例,共产党和进步工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60年代,泰国共产党转向武装斗争,领导“泰国联合爱国阵线”在泰国北部和南部地区建立根据地。1968年6月他侬集团被迫颁布新宪法,重申尊重王权,准许组织政党。
(7)泰爱泰党:1998年7月建立。创始人是现任总理他信·钦那瓦。该党创立后,提出“新思想,新作风”的口号,声称要进行政治改革,主张平民政策,因而赢得了泰国中青年人士以及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该党对外主张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全方位的外交方针。2001年,成立仅两年半的泰爱泰党就毅然参加了全国大选并获得下议院500个议席中的240个席位,党魁他信当选泰国总理。成立时间不到3年的政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自泰国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还是头一次。
泰国政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泰国民主政治的特点,以及泰国民众对政治、政府的看法。总体上看,泰国政党的发展受以下特点的影响:
(1)泰国人对政治的消极和冷漠
泰国人参与政治的范围不广、程度不高,这是泰国政党发展缓慢、难以形成规模和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受到已经延续了数百年的封建君主****的影响,政党以及民主政体对许多泰国人来说仍然显得较为陌生,要拥护并接受它们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许多泰国人看来,治理国家只不过是少数上层政治领导人的事,与普通人没多大关系。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参与政治,只有那些有能力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泰国人追求在生活中遇事镇静,尽力避免对抗,在统治者和上级面前,往往十分恭顺、服从,不会轻易持批评的态度。这自然导致人们对政治参与的消极和冷漠。
此外,由于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大多数民众认为政治是“肮脏”的东西,只不过是那些俗世的人们用以谋取私利的肮脏工具。因此,人们往往对政治持冷嘲热讽的态度。显然,这种看法使人们对政治产生不信任感或者消极对待政治,即便是参与了政治,也可能是为了其他的目的,比如是为了金钱或者其他各种形式的帮助,并不一定是政治上的觉醒。
最后,泰国的学校教育也不利于泰国人对政治的认识和了解。在泰国,中小学一般不开设有关政党的课程,即使是在高等学府里也只有政治系才开设有关政党的课程,因此,即使在大学生中,多数人对政党也是缺乏了解的,就更不用说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平民百姓了。消极保守、安于现状、逆来顺受的传统思想,佛教宣扬的与人为善以及和平主义的思想,也妨碍了泰国人对政治的参与。因此,多数政党都没有广泛而牢固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2)政党的不成熟
首先,政党的成立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一般来说,政党最初成立都是为了支持某个政治领导人,因而少数人的意愿就可以决定一个政党的存亡。而且,政党在成立后才征集党员。早期,政党主要由议员组成,具有政治帮派的特点。在70年代之前,成立和解散政党都没有法律上的具体规定,只需到内政部履行一下登记手续即可。直到1974年,宪法和政党条例才明确规定了政党成立的条件:“创建者有15人以上,拥有泰国国籍,不小于20周岁;党的政策不违反国家法律,党员不少于1000人,竞选众议院议员的候选人必须隶属于政党。”因此,要想参加大选就必须要参加政党。于是,政党就变成了那些想通过选举获取政治权力的人们临时拼凑起来的组织,一旦不能当选就迅速解散。
其次,政党党员人数少,存在的时间也很短。党员人数上万的政党很少。虽然法律上明文规定了政党党员的最低限额,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政党自有高招,可以通过弄虚作假、贿赂官员等方法应付法律的规定。在政党中真正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执行委员和当选议员。
(3)政党结构不严密,组织不完善
泰国政党的建立主要依靠政党领导人的个人威望和财力。政党的最高权力通常掌握在党主席的手里,党的**********往往听命于党主席,受主席支配。党的领导人的垮台常常导致政党的垮台或分裂。许多政党在**********之下都不设地方机构。因而机构简单,效率低下。大部分政党缺乏坚定的政治理想,其政策具有临时性特点,难以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大多数政党纪律松弛,派别众多,转党现象严重,缺乏团结,难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由于泰国政党众多,每次大选各政党都非常活跃,大选的结果往往形成多党联合执政的局面,再加之军人势力操纵,泰国政局经常发生动荡,政权频繁更迭。
二、腐败的政府
泰国政府更迭十分频繁,但在经常变动中有一种东西却一直不变,那就是政府的腐败。泰国人有一句俗谚说:“贪污就像兰花一样遍地都是。”(在泰国,兰花就像蒲公英一样随处可见,很不值钱)军方往往以政府“贪污渎职”为借口发动政变,但军政府上台执政后一样腐败,甚至更加严重。
泰国人的民族性十分宽容,政府态度则偏向自由放任。泰国人自认为是一个不矫揉造作且适应力较强的民族,佛教对“孽障”的观念教人顺应天命,好自为之,并接受此生。如果因为前世的孽障而注定这辈子必须要在妓院或剥削劳力的小工厂里受苦受罪,就安心接纳命运,忍受痛苦吧,如此将来还会为来世消灾积福。如果一味要出人头地,就表明你对前世自造的孽障并不心服,而且我欲深重。
泰国人讲求的是顺应天命,逆来顺受,注重工作气氛的和谐、愉快以及工作的乐趣,比较不在意职位的晋升与否。在泰语中,“工作”(ngam)一词本身也有“节庆”和“邻里互助”的意思。因此,从传统上说,泰国人并不崇尚竞争打拼。他们对上级、尊长、显贵,尤其是手握生杀大权的人物必恭必敬,百依百顺。泰人不喜欢说“不”,以免引起对抗。在社交中他们奉“面子”为准绳,一般不轻易批评或指责他人。上级通常在开会讨论某个问题时会有意把问题当作是“大家的”问题,或用假设性的口气,或用隐喻的方式提出,或打比方,或引用格言,总之是要成功地传达自己的意思,而又不让任何人失去面子。一位高级官员或许会对你说他必须向上级请示,但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上级,他这样说,只是为了保全面子和避免冲突。甚至,被炒鱿鱼这种事情对劳资双方来说都是大失面子的事,可以避免就要避免。泰国人这种极力保全面子,“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处世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腐败之风的盛行,贪污腐败现象很难连根拔除。
在泰国,政府官员直接受贿和自费性经费拨付(例如油水丰厚的政府计划或拨款)乃是司空见惯的事,政府官员索贿俨然是“例行公事”,因此泰国人赋予他们一个别名——“吃人肉”(kinmuang)。较有才能的政府公务员受高薪吸引而跳槽到民营企业,留下来的多是些喜欢弄权舞弊,索取“茶钱”(政府官员办事时以佣金、研究费、技术费等名义收取的费用)的官僚,职位越高的官员输送的政治利益越大,也因而谋取更多的报酬。政府官员手握权力而薪水微薄,在任何国家都一样,这种情况是酝酿政治腐败的绝佳温床。泰国人有送礼的传统,拜访别人时要送礼,拒绝收礼会被认为是对送礼人的侮辱,这就为送礼行贿大开了方便之门。
泰国政府组织模式是一种纵向的阶层制,各部门的政策互不雷同,互不沟通,甚至有时相互抵触。各部门之间缺乏水平的协调,缺乏横向的沟通和团队精神,同一部门内部各单位如果所司职责有别,则极少会去过问彼此之间的事情。各单位简直就像封建制度下的封建采邑,各树藩篱。政府决策缓慢,官僚制度充斥着繁文缛节,任何案头小事都可能阻碍事情的顺利进行,纵使官吏们总是彬彬有礼。因此,行政效率自然是慢得折磨人。民间业者如果取得了某一政府机构、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单位的核准,并不等于也取得了其他单位的认可。此外,小官小吏也经常故意刁难,也许是挟权自重,或者是想乘机捞点油水。为了赶进度或是息事宁人,求政府办事的人往往找人打通关节或支付“茶钱”了事。
泰国政治委实是金权政治,富人政治,穷人不得不为了糊口去犯罪****,或者到暗无天日的小工厂去出卖劳力。而政客权贵们奢靡腐败,滥用权力。选举腐败在泰国很是普遍。据泰国媒体报道,1995年有位候选人花费5600万泰铢(约224万美元)购得20万张选票。这种贿款通常是所谓的“黑金”——即由非法赌博和贩卖毒品获取的利润,以及勒索店家收取的“保护费”。据《远东经济评论》报道,在1996年泰国大选时,乡村地区的贿赂人员挨家挨户购买选票,甚至军人和警察也加入贿赂队伍。有些选民透露曾受到他们的威胁,不得不圈选“正确的”候选人。贿选之风如此盛行,迫使泰国政府拨款310万美元成立“监选站”,由全国45,000名人员组成,他们自称是选举的“看家犬”。
政府的腐败与泰国文化、民族性、泰国人的民主意识以及人生态度都有关系。泰国人比较开放,气量也比较宽宏。泰国文化在根本上仍然是一种“草根文化”,泰国人认为人们应该享受人生,在工作时如此,在休闲时也是如此。人们不必刻意钻营,人生目标乃是尽量寻求欢乐和乐趣。公司里的上班生活为避免“没乐趣”,职员们一定要聊聊天或是相互传递点小吃来调剂彼此的关系。泰国人追求生活乐趣的天才本领甚至能将收种稻子这样的苦事也变成一种愉悦的社交经验。泰国文化注重的是乡里精神和人际和谐,强调个人要隐晦内敛,忌讳在公开场合直言不讳。他们比较不能认同阶级对立或阶级斗争的观念。虽然工会在泰国是合法的,但是会员却寥寥可数。
泰国人最喜欢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是“maipenrai”,意思是“没关系”或“别在意”。他们很难真正生气,因为他们认为对没辙的事情伤神无益,而他们最仰慕的人格特质是“jaiyen”,即“静心”。他们提倡时时保持一颗冷静的心,烦恼和嗔怒不露于外,公然动怒被认为是心灵丑恶的表现,个人必须时刻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以免旁人尴尬为难。多数泰国人面对苦难和不幸时宁可耸耸肩说:“没有关系”,也不愿激化事端。在泰国息事宁人是大行其道的。事实上,泰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生存下来,完全得益于泰人那种优雅的妥协艺术,他们正确处理繁文琐事,并忽视它们。泰人的这种个性有点像柔软的竹子,宁弯不折,亭亭玉立。这种处世的价值观充分反映出佛家文化的影响力,务求个人超脱私欲和我念,因此,就连政治腐败也惊人地被这种“maipenrai”的态度所包容了。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泰国有家电视台曾有一个叫“多角透视”(MongTang Moom)的时事节目,它以作风坦率,见解犀利,针砭时弊闻名全国,但在1996年2月被迫停播了,据说原因是它坚持在节目中将政界的黑暗面曝光。
泰国现政府(他信政府)虽将根除贪污腐败作为施政的一个重点,但至今反腐工作并未取得明显成效。甚至现政府内也有不少官员,包括总理他信在内,也涉嫌贪污受贿或财产登记不清。
三、军人干政——难解之结
泰国普通民众民主意识不强,参政热情不高。然而泰国军人却与此相反,他们对政治的热衷远远超过普通百姓,甚至其他许多国家的军人也难以与之相比。事实上,军人干预政治早已成为泰国政治的一种传统。纵观1932年泰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以来的历史,军人对政治的影响几乎是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他们卷入政治,操纵政坛,控制政权,涉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造成泰国国内局势变幻莫测,政府更替和政治变化始终难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泰国军人干政就像是希腊神话中弗利基亚国王戈尔迪打的结,难以解开。
据统计,泰国自1932年以来至今的70年间,发动大大小小的政变共23次,其中军事政变达17次之多。而政变后的新内阁总理往往由军队首脑或军方支持的人担任,高级军警将领在上议院和内阁中常常占有很大比重。1932年以来,泰国总理和内阁中,军人总理和军人主政的内阁均超过50%,而军人执政的时间累计长达半个世纪,超过80%的泰国政府是由军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二战结束至今近60年间,真正由文官治理的时间累计不过10多年。到1995年5月为止,最长命的文官政府也不过是维持了3年。战后泰国的政治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军事政变频繁发生,军人集团长期控制政权的历史。这种情况,在议会民主制国家的发展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泰国军人长期主政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其一,二战结束后,泰国文人政府不但没有按照惩办战犯条例审判銮披汶等亲日右翼军人,反而还在1946年5月把他们释放了。政府也没有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右翼军人和保守势力重新抬头。被释放的右翼军人便以“恢复军人的名誉”等口号为幌子,纠集反动派势力,伺机发动政变。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自由泰文人政府对敌人采取的“宽大”政策为泰国政局长期动荡不稳埋下了危险的祸根。其二,在过去,泰国的统治者大多是从军队起家的。实际上,步入军界是社会各阶层一条便捷的晋升之道。泰国军队和公务员一样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组织,其活动远远超出保家卫国的法定职业范围。在泰国兵役法规定的两年服役期中服役的军人大多是中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他们的主要义务是驻守边陲。而高级军官则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渗透到国家政治和商业活动中牟取私利。他们中有的是银行的董事长,有的插足企业界。可以说,军界是能为那些志高人穷的年轻人提供建功立业、晋升发财机会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职业之一。
而军人干政的结果却是祸害无穷,罄竹难书。1948年4月8日,军人集团迫使宽·阿派旺下台,銮披汶执掌政权,开创了当代泰国军人集团****的时期。銮披汶军人政府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压制民主,对外追随美国,实行亲美反共政策。他们提出“泰国是泰人的国家”等极端民族主义口号,用狭隘的民族主义推行泰化运动和“大泰族主义”;限制华侨参政,拘捕、迫害华侨;宣布共产党和进步工会为非法组织;派兵镇压农民运动。1949年3月修改宪法,取消了议会对行政当局的限制,并用行贿和威胁等卑鄙手段使军人集团控制议会大多数席位。1950年10月泰美两国签订军事援助协定,美国获得在泰建立军事基地等权力。这样,军人控制下的泰国越陷越深,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仆从国。朝鲜战争爆发后,泰国被美国拖入了战争。1952年受军人控制的泰国议会通过反共条例,两年后,泰国加入美国操纵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銮披汶政府承认南越保大政府,支持美国的侵越政策,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参加对华禁运,等等。
1957年-1973年,以沙立和他侬为首的军人集团控制着泰国的政权,他们对内扼杀民主,对外投靠美国。沙立统治期间,独揽军政大权。他压制民主,封闭报馆,禁止一切抗议集会。对外,他死心塌地追随美国。1960年10月与美国正式缔结军事援助协定,允许美国飞机使用泰国机场。1963年5月泰美又签协定,同意美国军队进驻泰国。为美国干预印度支那事务提供了便利。他侬当政期间,他与巴博及那隆(他侬之子,巴博之婿)控制了一切大权,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军阀家族王朝。这个王朝无视国王,藐视佛教,公然违背泰国传统的政治信条,将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对外,该政权继续追随美国,并通过各种援助协定使泰国成为美国最牢固的同盟,以及美国进行印度支那战争的重要基地。
1973年10月他侬政权垮台,文官政府执政,军人势力受到一定限制。但好景不长,1976年10月,以刚退役的三军最高司令沙鄂·差罗如海军上将为首的军官发动政变推翻了文官政权,泰国又一次进入军人当权的时期。
20世纪80年代,泰国政权基本上都掌握在军人手中。直到1992年****后,宪法做出修改,军人在政治上的作用才受到了削弱。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军方的影响进一步受到削弱。但是,泰国军方在其影响力日渐丧失后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吗?军人干预政治这个结能一劳永逸地解开吗?这一点仍然难以预料。
四、多变的宪法,脆弱的民主
宪法是泰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核心。1932年6月,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君主****政体的临时军政府制定并迫使国王拉玛七世颁布了《暹罗行政法》,这是泰国第一部临时宪法。同年12月国民议会通过了泰国第一部正式宪法——《暹罗国宪法》。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泰国从此走上了有限的议会民主制的道路。由于多次发生政变,频繁发生政权更迭,宪法也屡次易文。据统计,自1932年6月以来,泰国一共颁布过16部宪法,其中永久性宪法有9部,临时宪法有7部,至今改变宪法达30多次。临时宪法的过渡时间一般为一至二年,但也有的临时宪法执行时间较长,如1959年沙立执政时期颁布的临时宪法就执行了近十年,直到1968年才由新的正式宪法取代。正式宪法存在的时间也长短不一,除1932年和1978年制定的两部正式宪法存在了十年以上外,其余的正式宪法存在时间仅二三年左右。在短短70年内颁布16部宪法,这在当代世界政治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从中也反映了泰国议会民主的脆弱性。
这16部宪法中的大多数并不真正建立在民众意愿的基础上,而只不过是那些拼命想揽权的文武官员使其夺权行动合法化的工具,因而无法避免政府对权力的滥用。泰国普通民众的合法权益很难依靠宪法得到保障。例如,虽然“泰国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以母权为导向的文化”,在亚洲诸文化中也算得上是比较重视男女平等的,虽然1995年宪法中也写入了“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利”的条款,但对妇女的剥削和歧视依然十分突出。妇女在土地分配上受到歧视,在婚姻和公民权利等方面也不平等。今天,泰国仍然有重婚的现象,“米亚娜”(mianoi,“小老婆”之意)相当普遍,法律对这种现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泰国女权虽然较亚洲许多国家为高,妇女还是不能因为丈夫通奸而诉请离婚;但是,如果妻子通奸丈夫则可以诉请离婚。此外,泰国政府虽然明文规定禁娼,但是娼妓仍然存在。据泰国社会学家和非官方组织估计,目前泰国大概有30万到200万妓女(包括那些到海外****的妓女),甚至童妓也不罕见。“从泰国公路的货车站到人口不到20万的城镇,到处都能见到妓院”。因此,在许多外国人眼中,泰国是一个“泛性之国”。
看来,泰国人实现真正的民主、捍卫自由权利的道路仍然漫长而曲折。幸运的是,今天的泰国人民已经觉醒,民主意识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尤其重要的一个可喜现象是,“当今泰国人中45%的人年龄不到16岁”,如此“年轻”的国家在不远的将来迎来充分的民主和自由还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