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10616300000013

第13章 如何锻炼逻辑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技能,它并不是人类先天就具有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和锻炼才能够熟练地掌握并应用的。如果不熟练掌握,就会闹很多笑话。

某天晚上,一个人的汽车在一条高速公路上抛锚了。他下车检查后发现是一只轮胎爆了,尽管他有备用轮胎,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千斤顶。这是条很偏僻的公路,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有车辆经过。这时他远远望见前方路边有一座亮着灯的房子,他决定碰碰运气,去向屋子里的人借千斤顶。

在路上,这人不停地想:“要是屋子里没有人怎么办?”

“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

“要是那家伙有,却不肯借给我怎么办?”

就这样,他越想越生气,当他走到那房子前的时候已经气得不行了。他敲开门,主人刚一出来,他就冲人家吼道:“有个千斤顶有什么了不起的!”

主人莫名其妙,以为他精神不正常,直接就把门关上了。

这就是没有逻辑思维的人被非理性控制后做出的蠢事。非理性包括上一节提到的爱情、信仰等这些积极的感情,也包括愤怒、嫉妒、仇恨等这些消极的感情。而锻炼逻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帮助自己克服这些消极的非理性感情。

有个人在沙漠里捡到一只神灯。神灯里的神仙出来后对他说道:“感谢你把我救出来,现在我可以满足你任何一个愿望,但是无论你许什么愿望,你的邻居都会得到双份的报酬。”

那个人一开始非常高兴,想了很多要许的愿望。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得到一块地,邻居就会得到两块地;如果自己得到一箱宝石,邻居就会得到两箱宝石;如果自己得到一个美女,邻居就会得到两个美女……

他实在不甘心被邻居白占便宜,最后一咬牙,对神仙说道:“你把我打成半死吧。”

现实生活中,心存嫉妒的人无处不在,这个笑话就反映了受嫉妒的影响后,产生的可笑结果。

那么要如何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呢?当一个人绞尽脑汁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常常说“死了很多脑细胞”,但实际上人的大脑就像肌肉一样,越用越发达。以下是锻炼自己逻辑能力的一些方法。

(1)多辩论,少争吵,更不要诡辩。这里说的辩论不只包括和别人进行的辩论,也包括自己和自己辩论。想一下自己有哪些既定的观点,然后不妨把这些观点作为辩论对象,看看自己能不能用事实和逻辑驳倒这些观点。如果能驳倒,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既定观点,是不是由于非理性的原因形成的?另外也可以看些辩论赛,辩论赛的正反双方是在辩论、争吵,还是在诡辩?如果是争吵或诡辩的话,他们的逻辑漏洞有哪些?抛开正反双方的观点,你对辩题的观点是什么?你的观点是建立在什么事实和逻辑上的?

(2)敢于质疑,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无论是权威还是传统,如果你发现在逻辑上明显和事实不符时,就要敢于去质疑。就算最后证明是自己错了,也可以借此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

要想有质疑的能力,首先要善于观察。平时多注意身边的事物,留意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只有对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才能从中发现核心的属性,进行归纳。归纳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边观察边归纳就是一种逻辑思维训练。

小王的手电筒快没电了,就去买了两节新电池。可是他又觉得旧电池里还有一点余电,扔掉太可惜了,就把一节旧电池和一节新电池装进电筒,想让旧电池发挥下“余热”。

谁知这样组合以后,手电筒没用几天又暗了下去。小王很奇怪,把另外一对电池装进电筒,发现也是没几天就没电了。小王很生气,拿着电池去商店理论,说是伪劣产品。商店店员了解情况后答道:“这不是新电池电量足不足的问题,而是因为您使用方法不正确。”

原来小王不懂简单的电学知识,他舍不得扔掉的旧电池在电路里成为电阻,白白耗费了新电池的电量。

现在的大部分人都是从小一路参加考试长大的,而这些考试大部分都是标准化测验,也就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其实这严重影响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这种标准化考试并不需要太多活跃的思维,很多时候考的是记忆能力。所以当遇到需要在纷繁复杂的众多可能中用假设来寻找出一个最佳、最合理的方法时,很多人往往会变得束手无策。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活跃自己的思维,时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思考角度?

我们都拍过集体照,也知道拍集体照最大的难点就是在拍照的瞬间怎么保证所有人都是睁着眼睛的。传统的做法是,摄影师让大家都睁大眼睛,注意力集中,然后摄影师喊:“一、二、三。”在喊到“三”的时候按下快门。

有个专门给人拍集体照的摄影师,他发现传统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有的人睁着眼睛坚持了一会儿后,恰巧在数到“三”的时候不争气地坚持不住了;甚至有的人越是不停地注意在“三”的时候不要闭上眼睛,却越是在听到“三”的时候不自觉地闭上眼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摄影师换了个思路,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方法是:先请所有的人都闭上眼睛,然后摄影师喊:“一、二、三。”在喊到“三”的时候,大家一起睁开眼睛,摄影师按下快门。照片冲洗出来一看,一个闭眼的也没有。

换一个思路,很多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热情与好奇,这样才可能从中发现规律,看清事物的本质。

(3)灵活而经常地使用逻辑。要想掌握使用逻辑的技巧,只能靠熟能生巧。另外,锻炼逻辑能力就像锻炼肌肉一样,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有明显效果的,必须时时注意使用逻辑。我们在做事情时,在阐释自己的观点时,在评价某个事物时,都要提醒自己注意逻辑的使用。

普罗塔哥拉是希腊很有名的法律教师,他收了一个很有才气的穷弟子,答应暂时不收学费,等他完成学业,打赢第一场官司后,再付给普罗塔哥拉一笔钱作为学费。弟子答应照办。

有趣的是,等弟子完成学业之后偏不去跟人打官司,游手好闲了很久。为了得到那笔钱,普罗塔哥拉将弟子告到法庭,要求弟子马上付给他学费。双方在法庭上提出了各自的论点。

弟子: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根据判决,我不必付学费。如果我打输了这场官司,那么我还没有“打赢第一场官司”,而我打赢第一场官司之前不必向普罗塔哥拉付学费。可见,不论这场官司我是赢是输,我都不必付学费。

普罗塔哥拉:如果他打输了这场官司,那么根据判决,他必须马上向我付学费。如果他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他就“打赢了第一场官司”,因此他也必须向我付学费。不论哪种情况,他都必须付学费。

到底他俩谁说得对呢?

这个案例很有趣,其关键点是把法律的判决和师徒之间的承诺视为具有同等效力,所以变成了一个让人左右为难的问题,很多人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但是,根据逻辑,比较好的回答是:法院可以判弟子胜诉,也就是他不需要马上付学费,因为他还没有打赢头场官司。等这场官司一了结,弟子就欠普罗塔哥拉的债了,所以普罗塔哥拉马上再告弟子一状。这次法院就该判普罗塔哥拉胜诉了,因为弟子如今已经打赢过官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