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子圣经:你是孩子的榜样
10615600000068

第68章 与小动物为伴

“妈妈日志”

剩下的金鱼

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大鱼缸,里面生活着十几只五颜六色的金鱼,这些可都是畔畔的小宝贝。每天放学回来,一放下小书包,畔畔就先跑过去向金鱼们问好,里面有金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

这是一个快乐的金鱼家族。如果畔畔有什么不开心,也会去给他们说说,金鱼家族给畔畔带来很多我们家长都无法给予的快乐,而且,畔畔还会小心翼翼地照顾它们呢。

不过,回想起初次喂养小金鱼的情形,是绝难想象如今的畔畔能和他们相处得这么好,而且还得到了这么多快乐。

那天,带着畔畔在公园玩,准备回家时,看见门口有个卖金鱼的老爷爷,畔畔异常兴奋地跑过去观看,还伸手要捉小金鱼,开心地笑着。畔畔舍不得走,请求我为他买两条金鱼,我看畔畔那么快乐,于是就买了,希望金鱼能带给畔畔快乐。

一回到家,畔畔便开始逗玩金鱼,我则去做饭了。一开始还能听见畔畔笑的声音,可过了一会儿,客厅里静悄悄,我觉得不对劲,于是放下手里的活,看看畔畔怎么了。

畔畔傻傻地站在一旁,地上是一只离开了水的金鱼,已经肚皮向上了,地上还到处洒满了水,我知道这是畔畔的杰作,是他把金鱼捞出来玩了。

我真想把他的小手揪出来打几下,太调皮了。可是看着畔畔此刻的表情,我不忍心。

“畔畔,发生什么事情了?”“妈妈,金鱼死了,我把他捞出来了!”畔畔是个诚实的孩子。“畔畔,鱼儿是不能离开水的,就像畔畔不能离开空气。而且,你看现在剩下的那只小金鱼多孤独,都没人陪他玩了,他会很伤心的!”我没有事先告诉畔畔这些,我也有责任。“妈妈,我错了,我让那只小金鱼伤心了!”“好了,妈妈知道畔畔已经后悔了,明天,我们再去给他找几个伙伴吧!”

从那以后,畔畔开始小心地对待金鱼了,尽管有时还是会捞一捞,但很快又将他们放回去,金鱼已经成为畔畔快乐的生活伙伴了。

“反面教材”

“妈妈,今天该给金鱼们买点食物了吧,要不,会把他们饿着了!”畔畔非常宝贝他的金鱼们,总怕饿着他们了。

“好,好,等一下吃完饭,去散步的时候咱们就买,好吗?”我摸了摸畔畔的小脑袋。

“妈妈,你看,是明明,他身边那好像是张阿姨家的小猫哦!”我顺势看去,是明明,正在逗玩小猫。

“妈妈,我想过去和他一起玩!”虽然有人说建议不让孩子和小猫、小狗亲近,担心不干净,但我不能阻止一个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童心,这也是一份快乐天性。

“去吧,可不要和小猫打架哦!”我心想,等一下畔畔回来好好做个清洗工作,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正准备上楼,看见明明的妈妈下来,边和我打招呼,边嚷嚷:“明明,让你别和小动物玩,你就是不听!”

明明迅速抱起小猫,“妈妈,让我和小猫再玩一会儿吧,要不,我们也养一只吧,我喜欢!”明明哭丧着脸,之前的快乐荡然无存。

“不行,养猫多不卫生,走,别玩了,再玩今天就不准吃饭了!”说着,便拉着明明上楼了。

可畔畔没有走的意思,“妈妈,我可以玩一会儿吗?”畔畔以为我会强拉着他回去。

“你自己玩一会儿吧,早点上来吃饭,别忘记了,还有小金鱼们等你照顾呢!”

“恩,好,我很快就上去照顾他们!”畔畔开心地和小猫追逐起来。

“榜样力量”

重视“亲善大使”!

孩子对外界事物感兴趣,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喜欢观察小动物,喜欢和小动物嬉戏,这也是他们渴望结识朋友的表现。

特别是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可以通过饲养小动物逐步地增强与人交往的信心,这样孩子结识新朋友要更容易得多,得到的快乐也就更多。

如果,父母可以支持并帮助孩子们这样的举动,小动物还能在家庭成员之间起到“亲善大使”的作用,无形之中增加了相互间交流的机会,而且这种交流不存在年龄差距,非常自然融洽。

“育儿理论”

爱护动物——善良教育中的快乐!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与孩子一起照料小动物,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并体会到了快乐。

不过,还是有很多父母经常犹豫是否该让孩子饲养小动物,例如兔子、金鱼、小猫或小狗,因为这确实需要时间和精力。即使孩子保证自己会努力照料小动物,但通常大部分工作还是要由父母来完成。

不过,专家研究发现,花工夫饲养小动物是值得的。因为当孩子感到担忧或害怕时,小动物的陪伴会让他们更觉安心。孩子也能从饲养的小动物身上学到忠诚、共鸣、依恋等情感。专家还认为,通过饲养小动物,孩子也学会了体贴和照顾他人,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产生成就感,这些都会激发孩子的快乐天性。

“举一反三”

1.经常带孩子去动物园,了解不同动物的特性、生活习惯,让他们获得一些有关动物的小知识,有助于孩子与小动物们亲近。

2.与孩子一起饲养动物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有折磨小动物的举动,要及时制止,并采取恰当的措施教育孩子的行为,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爱心。不要只是简单地让小动物从孩子身边消失,这样无法让孩子了解到自己行为的错误。

3.为孩子讲一些关于动物的故事,教育孩子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生活的环境。这些故事也会成为孩子们与伙伴间谈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