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10608300000035

第35章 怎知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其内涵,而不必过于讲究其表面形式。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只要能够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都是值得肯定的。若追本溯源,只抓住事物的形式不放,便是与所要达到的目的背道而驰了。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反观我们为人处世,有时因为意见不和而起争执甚至误会,其实各方的意见都能达成目的。此时如果想想禅宗所讲求的“不执著于一物”,顺其自然,灵活运用,就不会人为地制造更多麻烦了。

大千世界一禅床

“昔日赵州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怎知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这首诗是北宋著名的佛印禅师所做。关于佛印,直到明清时代还流传着他的种种传闻,大概是因为他和苏东坡交往甚密,文人与禅师之间打趣机锋,流传下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吧!

这首诗也和苏东坡有关,而究其典故出处,是因“庭前柏子树”的机锋而知名的赵州禅师的故事。

——

有一天,赵王前去拜访赵州禅师,赵州禅师躺在床上,不肯起身迎接。等赵王到了床头,赵州禅师才说:“赵王,我年老力衰,不能起身迎接你,还请原谅!”

赵王却毫不见怪,两人床榻对谈,很是欢愉。赵王回去后,派大臣送来几车礼物作为供奉。赵州一听这个消息,马上起身,庄重地穿衣戴帽,走出山门来迎接。赵州的弟子们大惑不解,问师父道:“赵王亲自来的时候,您都躺在床上接待,怎么赵王的臣子来了,您却亲自出山门迎接呢?”

赵州禅师笑答:“我接待客人分为三种等级。上等人来,我就躺在床上接待;中等人来,我就在客厅里接待;下等人来,我才出山门外应酬。”

因为这一典故,苏东坡去金山寺拜访相熟的佛印禅师时,先写了一封信去,说是希望佛印禅师用赵州禅师的礼节来接待自己。也就是对佛印说:我来我的,你不必操心,尽管在床上睡大觉好了。

可是,当苏东坡到了金山寺的时候,佛印却早就出山门迎接了。苏东坡一见之下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的修为赶不上赵州禅师。”意思是说:你还没到赵州那种境界啊,不敢在床上接待我。

佛印看来早有准备,也是哈哈一笑,念出了上面的那首诗,意思是说:赵州不起床接见赵王,那是因为赵州不谦虚,而不是境界高,而我佛印出门来迎接你,你以为我真的起床了吗?大千世界都是我的禅床,万物本是一体,并无分别。虽然你看到我起床出来迎接你,事实上,我仍然躺在大千禅床上睡觉呢!你苏东坡所知道的只是肉眼所见的有形的床,而我佛印的床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大广床啊!

“禅悟”当面对抉择的时候,如何能够破除自己的执著心和分别心,这对未来的命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团结、合作与协同,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小群体之间的事情,要把眼光与胸怀放得广大些。所谓结合也好,所谓团结协作也好,如果仅仅把眼光拘泥于卿卿我我之间或者拘泥于小团体内部之间,那并非真正意义的结合与协同,只是流于小乘罢了。在面临家庭或工作上的此类情况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宽容的心态,要有“大千世界一禅床”的阔大胸怀,让自己的执著心与分别心消融于其中,我们的生活就会到达一个崭新的境界。

心内心外

和尚文益有心外出云游,乃向桂琛禅师告辞。禅师道:“人皆云‘三界由心生,万物因识起’,那我且问你”,他指着院中的一块石头说,“你说说此石在你心内,还是在你心外?”

文益答曰:“在心内。”

桂琛笑了:“一个四处云游的和尚,为什么要把一块石头放在心内呢?”

文益不禁语塞。他便打消去意,一心受教于桂琛禅师。

“禅悟”的确,我们常常认为,美好的东西总是在远处,因而倍加向往,以至于把处身其间的现实中的一切,视作了羁绊。我们却不曾想过,困扰自己的其实是负担沉重的心灵,是压在心头的那一块“石头”。而怀揣一块沉重的石头行走,则无异于带上了心灵的枷锁,试想,我们又能走得更久、行得更远吗?如此,山外的世界固然美丽,但我们所有的跋涉只恐是徒劳无益的,收获到的也只怕是空空的行囊里装得满满的疲惫不堪而已。

有时候,一个人所求的,恰恰是他所忽略的。

一休与五休

我们自身往往有许多虚伪的陋习,不以自己的真面目见人,不以自己的本意示人。禅宗讲究率真,讲究真诚,讲究自然。抛弃俗世的一切愚昧与无知,追究完美的人格。人生抛弃了无聊后,将获得一个完美的世界,不必要再在一些俗事上浪费我们的精力。

有一天,有人问一休禅师道:“禅师什么法号都好起,为什么要叫‘一休’呢?”

一休禅师回答说:“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

信徒听了就说:“原来一休万事休,很好很好。”

一休禅师又说:“其实一休不好,二休才好。”

信徒怀疑地问道:“二休怎么好呢?”

一休禅师说:“其实生要休,死也要休,生死一齐休,才能了脱生死,所以是烦恼的也要休,涅槃的也要休,二者一齐休。”

信徒听了以后,也能体会出这个道理,就跟着说道:“不错!不错!二休才好!”

一休禅师又说:“二休以后,要三休才好。”

信徒更加惊奇了:“三休怎么好呢?”

一休禅师说:“你看你的老婆天天跟你吵架,像只母老虎,最好是休妻;做官要奉迎,也很辛苦,最好是休官;为人处事有争执,所以要休争。能够休妻休官休争,这三休才是快乐之道!”

信徒听了以后拍掌称快:“不错!不错!三休真好。”

一休禅师又再进一步说:“四休才最好——酒也休、色也休、财也休、气也休,酒、色、财、气四种一齐休,不是最好吗?”

信徒一听,觉得师父说得确有道理,认为四休最好。

一休禅师又接着说:“四休还不够,要五休才好。人生最苦的就是我们的肚子要吃菜要喝水,要这样要那样,所以为了五脏庙,我们每天都要受种种的辛苦。假如把五脏庙一休,统统都没有事了。”

“禅悟”一休禅师和信徒在讨论他的名字时从一休直到五休,真是一点不错。千休与万休总不如一休,一休万事休,更莫造怨仇,这就是一休的禅了。

不留平常心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依样葫芦,遵示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

“禅悟”世间事,不是一味执著就能进步的,读死书而不活用,不能获益。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余一些时间,给自己思考,不急不缓,不紧不松,那就是入道之门了。

灰尘在外

只有经常清除飘散在心空每个角落里的灰尘,使心不被尘垢沾污,我们才能永葆激情和青春,心灵的殿堂才永远窗明几净、宽敞明亮而光彩照人。

赵州禅师亲自打扫大殿,一个学僧故意考问他:“佛堂是最清静的,为什么有尘埃?您是悟者,为什么还打扫灰尘?”

赵州一边专心扫地,一边头也不抬地说:“灰尘是外来的。”

禅师的意思是说,佛堂、悟者虽然清静纯洁,但也会染上尘埃,只有清扫之后才会变得一尘不染。

“禅悟”我们每个人心灵里的殿堂不也是如此吗?渴望崇高,追求至善至美,应该说是所有心灵的本性使然,而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身边充斥了太多的诱惑,生存的空间里更是掺杂了太多的假、丑、恶,且我们都不可避免某些人性的弱点,恐怕没有谁能拍着胸膛说:我天生有强大的“免疫力”,可以拒绝一切腐朽因子的污染侵蚀。因而,打扫心灵的殿堂,成为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做的事。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反观我们为人处世,有时因为意见不和而起争执甚至误会,其实各方的意见都能达成目的。此时如果想想禅宗所讲求的“不执著于一物”,顺其自然,灵活运用,就不会人为地制造更多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