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10608300000021

第21章 快乐与痛苦,如影相随

生活的酒盏里,常酿着两杯双色的酒:一边是快乐,一边是痛苦。快乐与痛苦,是一对孪生的姐妹。愿与不愿,她们都相握在那里。快乐弥足珍贵,痛苦如影相随。陶醉于快乐的时候,别忘了痛苦就离开不远;经受痛苦煎熬的时候,请记住快乐很快就会来到。快乐与痛苦是一种心态。

而且,苦与乐就像双胞胎,不可能分开,乐的本身就是苦的结果,也是另一个苦的开始。两头苦的中间包含着乐,这就好像前后都是火,中间地带虽然还没有被火烧到,可是被两面夹攻,仍然受到威胁。所以,乐的邻居就是苦,俗话说“乐极生悲”,正在享乐的同时,就已经朝着苦的方向走了。

快乐与痛苦

人生中总是有酸甜苦辣,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喜怒哀乐。因此,我们应顺其自然,遇到快乐的事情就该开开心心、高高兴兴的,而如果遇到不幸的事情,叫叫苦、抱怨抱怨也是应该的。人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刻意隐瞒,只会让快乐失去意义,让痛苦更加不堪。

——

昙照禅师每日对信徒说法,第一句话总是“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

但有,有一次他生病了,躺在床上不断地叫道:“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住持和尚老远就听到了,过来责备他道:“一个出家人,生了点小病,就不住地叫苦喊痛,像什么话!”

昙照说:“健康快乐,生病痛苦,这是自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住持说:“以前你不是这样的呀。我记得有一次你掉进水里,快要淹死了,后来被人救起,仍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当时你那种视死如归、无惧无畏的样子,令全院的和尚很是佩服。而现在,你怎么变得这么娇气呢?况且,你平时不住地讲快乐、快乐的,怎么生了这么点小病,就毫无顾忌地大叫痛苦呢?”

昙照对住持和尚道:“你过来一下,到我的床前来!”

住持到了他床边,昙照禅师轻声问道:“住持和尚,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又不住地叫“痛苦呀,痛苦呀”,请你告诉我,究竟是讲快乐对呢,还是讲痛苦对呢?”

“禅悟”人生有苦乐的两面,太苦了,当然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应该明白人生苦的真相。热烘烘的快乐,会乐极生悲;冷冰冰的痛苦,会苦得无味。人生最好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心态决定命运

一位艺术家说:“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你不可以控制环境,但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我们知道,兔子是世界上最温驯的动物了,它只吃青草,谁也不伤害。可是,它却被很多动物伤害:狐狸、狼、老虎……这太不公平了!有一天,兔子就向佛诉苦,它不想再做兔子了,希望佛改变一下它的命运。

佛很仁慈,马上答应了兔子的要求:“好吧,你想变成什么?”

兔子说:“变成一只鸟,在天上自由地飞来飞去,那些狐狸呀狼呀虎呀就再也抓不着我了。”

佛把兔子变成了鸟。没过几天,鸟又来诉苦:“仁慈的佛呀,我再也不想做鸟了!我在天上飞,天上的老鹰能抓住我。我在树上筑巢,树上的毒蛇能咬死我。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

佛问鸟:“你想怎么样呢?”

鸟说:“我想变成大海里的一条鱼,海里没有老鹰,没有毒蛇,我才能安心地过日子。”

佛又把鸟变成了鱼。可是,鱼的处境似乎更糟,因为大海里到处都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斗争。过了几天,鱼又要求佛把它变成人。鱼说:“人是万物之灵,他们住在坚固的钢筋水泥屋子里,使用着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任何凶猛的动物也不能伤害他们。相反,那些在山林里威风十足的狮虎,全被他们关在笼子里,供他们观赏取乐,那些蛇呀鹰呀,都成了他们餐桌上的美味……”

佛把鱼变成了人,心想,这下你该满意了吧!可是,过了不久,人照样来向佛诉苦:“太可怕了!到处都在流血,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废墟……我再也没有办法活了!”原来人类发生了战争,数以万计的士兵在互相残杀,无数的平民流离失所,死于饥饿和寒冷。

佛问人:“你到底想怎么样呢?”

人说:“我想到另一个世界去,你把我变成佛吧!”

佛没有答应人的这个要求,他说:“如果你改变不了心态,你永远成不了佛。”

“禅悟”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

哭婆忧天

人的一生,往往会经历各种自己看来是不幸的事情,当事情不可避免地发生后,如果不能正确面对,事情往往会朝更加恶劣的方向发展,人生的悲剧往往会就此上演。

换角度考虑问题,不仅仅是在平静的生活中突然发生了什么意外的时候。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是我们一生中平衡心态的一种有效方法。大千世界,人与人不同,有的位高权重,一呼百应;有的则平凡普通,百事难成;有的腰缠万贯,挥金如土;有的则穷困潦倒,衣食不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所处的层次不一样,生活圈子也就不同,但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是一致的。人人都有难言的苦处,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书。俗话说“贫穷自在,富贵多忧”,蚊子有蚊子的难处,大象也有大象的难处。比如位高权重、富贵荣华者,他们成天忙于交际应酬,勾心斗角,表面无限风光,但却少了平凡者的清闲自在。

经常换个角度考虑,就是要不断地调整心态、不断地适应变化,快乐总是存在于你的一念之中。

禅师云游,在一个老婆婆家里借宿,一连几天,那个老婆婆都不停地哭。禅师很纳闷,问她道:“你为什么整天都在哭呢?有什么伤心事,可否容许我替你讲解?”

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卖布鞋的,小女儿嫁给卖雨伞的。天晴的时候,我就会想小女儿的雨伞一定卖不出去,所以忍不住要伤心;下雨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大女儿,下雨天当然就没有顾客上门买布鞋了,所以想想就要流泪。这样一来,我每天都觉得很是担心。”

禅师说:“原来是这么回事!你这样想不对呀!如果我是你,我会觉得每天都很高兴。”

婆婆说:“大师这话怎么解释?”

禅师开导她说:“为女儿担心是没有错的,可是你为什么不为女儿开心呢?你想想,天晴的时候,你大女儿的布鞋店一定生意兴隆;下雨的时候,你小女儿的雨伞肯定畅销。你应该天天为她们开心才是呀,怎么会难过呢?”

老婆婆听了禅师的话,豁然开朗。从此,每当她想到自己两个女儿的时候,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她总是笑嘻嘻的。

“禅悟”改变一个视角,事情就完全变了样,人生不也如此吗?痛苦的对面是快乐,哭的对面是笑。如果我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就能够找到更为正确积极的态度和处世方法。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很多。

想要改变世间的事,使之令我们满意实在太难,因为世界上的事太多;而改变心情使自己感到快乐却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心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