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考的乐趣
10582400000009

第9章 “模棱两可”的排中律

总督的难题

在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这叫做排中律。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上,对于同一事物的相互矛盾的对象必须作出明确的选择,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换句话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数学上的反证法,通过证明与原命题相反的命题是虚假的,从而间接地证明原命题是真的,这种方法就是运用了排中律。由于排中律同样不允许存在逻辑矛盾,因而凡属于排中律的判断,必属于矛盾律。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记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堂吉诃德的仆人桑丘?潘沙是小岛的总督,他上任第一天遇到了一个案子涉及一条法律:过桥者首先要发誓他从哪里来,将要去干什么。如果他的誓言是真,那么就让他过桥;如果说谎,那么他就要在绞架上被绞死。问题是,来了一个人宣称:“我发誓我要上桥边的绞架上被绞死,这就是我要干的事,舍此无他。”守桥人左右为难,因为无论守桥人对此人做什么都会出错:让他过桥就意味着他说了谎,所以他该被绞死;但一旦把他绞死又意味着他发的誓是真的,所以就该让他过桥。守桥人只好求助新来的总督,桑丘?潘沙也为此伤透了脑筋,怎么办?

故事的结局是桑丘?潘沙宽大为怀,免此人一死。但是,逻辑思维无法承认类似的悖论现象,因为它违反了排中律。违反排中律的主要错误有二:一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的过程中,同时否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承认其中必有一个判断是真的;二是模棱两可,即对两个矛盾的判断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含糊其辞,不明确表态。例如,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二者必选其一,不能“模棱两可”。根据排中律的要求,任何人都必须承认其中的一个是真的。

同前两条规律一样,排中律也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遵守了排中律,思维就正确;不遵守排中律,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和判断事物。

鲍西亚的画像

下面的故事很好地反映出排中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有一天,班长正统计五一节到曲阜参观孔府、孔庙的名单。他问李冰:“你去不去?”

“谁说我不去?”李冰答道。

“那就是去喽,请交钱吧!”

“去?我什么时候说我去?”

“那你到底去还是不去啊?”班长有点儿困惑了。

“这难道还不清楚吗?”

不要说这位班长,任何人听了李冰的话也都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要么去,要么不去,二者之外没有其他可能,因此,“我去”和“我不去”之间是矛盾关系,不可同假,否定“我去”就要肯定“我不去”,否定“我不去”就要肯定“我去”。而李冰却同时加以否定,使人无从选择,不符合逻辑的基本规律――排中律。

排中律在思维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莎士比亚的名著《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贝尔蒙特城的富家少女鲍西娅,不仅姿容绝世,而且德行完美。许多王孙公子纷纷前来向她求婚。但是,鲍西娅并没有择婚的自由,她的亡父在遗嘱中规定要“猜匣为婚”,否则,家族要取消她的遗产继承权。鲍西娅是个非常孝顺的女儿,她坚决遵从父亲的遗言。

鲍西娅家有三只匣子:金匣子、银匣子和铅匣子。在这三只匣子中,只有一个匣子里放着鲍西娅的肖像。三只匣子上分别刻着一句话:金匣子上刻的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的话是“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上刻的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在三个匣子旁边的一张大纸上写着:“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鲍西娅父亲的遗言是:如果有哪一个求婚者能通过以上四句话,猜中鲍西娅的肖像放在哪只匣子里,鲍西娅就嫁给谁。

当然,求婚者在猜匣之前,鲍西娅还要求婚者必须答应两个条件:其一是,每个求婚者必须宣誓,如果他失败了,不得对任何其他求婚者透露他曾猜过哪只匣子。这个条件可以使鲍西娅摆脱她的崇拜者组成的联盟。其二是,每个求婚者还必须宣誓,如果他不走运,没有猜中,他永远不得娶妻。这个条件的目的是缩小求婚者的范围,只保留下那些痴心追求鲍西娅(及其嫁妆)的小伙子。

许多男子慕名而来,但见到求婚条件后望而却步,只留下少数痴心男子。他们高兴而来,扫兴而归,一个接着一个猜错了,整个威尼斯城没有一个人猜对。几天之后,有一位威尼斯的青年来到贝尔蒙特,他被鲍西娅的德行和容貌所吸引,深深地爱上了鲍西娅。这位年轻人首先发了誓,然后看了看三只匣子上面的话和旁边纸上的规定,稍作思考,就来到鲍西娅面前,非常自信地对她说:“您的肖像在铅匣子中。”鲍西娅微微点了点头。年轻人打开铅匣子一看,鲍西娅的肖像果然在里面,肖像上的鲍西娅正对着他微笑呢!

鲍西娅十分佩服年轻人的智慧,问:“亲爱的,您是怎么猜中的?”

年轻人微微一笑说:“金匣子上面的话与银匣子上面的话是互相矛盾的,不可能都是假话,其中必有一句真话,而且旁边的纸上还告诉我,‘三句话中只有一句真话’,这样,这句唯一的真话必在金匣子和银匣子上的这两句话中。由此可见,铅匣子上刻的话只能是一句假话,而铅匣子上刻的话是‘肖像不在此匣中’,既然这句话是假的,那么肖像一定在此匣中。”

“您真聪明!”鲍西娅高兴地说。后来历经磨难,年轻人与鲍西娅终于喜结良缘。

《威尼斯商人》中的年轻人在猜测的过程中运用了排中律。金、银匣子上的两句互相矛盾的话中必有一真,这是根据排中律得出的;铅匣子上刻的话“肖像不在此匣中”是假话,从而推断出与此矛盾的话“肖像在此匣(铅匣子)中”是真话,也是依据排中律。由此可见排中律在思维活动中应用的广泛性。

违反排中律的狡辩

唐朝武则天做皇帝时,有一个名叫苏味道的宰相,此人虽然颇有文才,但做官不行。他做了几年宰相,为了保住个人的地位和安全,处理任何事情都含含糊糊,这样办也行,那样做也可,从不明确地表示态度和意见。他有自己的一套为官之道:处理事情不能作出明确的决断,否则,发生了错误,就要负失职的责任,只要“模棱”以持两端就行了。

根据苏味道的这个特点,当时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苏模棱”。

排中律要求我们的思想和言论具有明确性。排中律的根本特点是规定两个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因而如果对两个矛盾的判断同时否定就违反了排中律,思想必定失去明确性。上面讲的那位唐朝宰相,他在处理问题时,认为“这样办也行,那样做也可”,这既违反了不矛盾律,也违反了排中律(同时断定两个矛盾判断皆真,蕴含着断定两个矛盾判断皆假),其目的是为了推卸责任,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种类型的人。这种人处事圆滑,八面玲珑,随波逐流,毫无原则。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从不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而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如列宁所说,他们“在两种互相排斥的观点之间像游蛇一样回旋,力图既‘同意’这一观点,又‘同意’另一观点”。这是故意违反排中律的一种诡辩手法。

在秘鲁小说《金鱼》中有这样的一段故事:

瓜达卢佩船船长拉巴杜要渔工霍苏埃合伙走私,霍苏埃不干,同船长发生搏斗,船长失足落海,被鲨鱼吞食。船长的老婆向法院起诉称霍苏埃谋杀拉巴杜。隔日,刑事法庭开始审判。“你对被害人拉巴杜是否早就怀恨在心?”庭长问。“拉巴杜不是被害人,因为这不是一种犯罪行为,”霍苏埃纠正庭长的说法,“这是一件意外事故。”“不得无礼!”庭长怒气冲冲,“你是被告人,不管是不是有罪,你只要回答是与不是就行了,至于使用什么词汇,那是我的事。”“我从来没有想到是否怀恨在心,庭长先生。”“这么说,你对拉巴杜先生不是早就怀恨在心的,是不是?”“我已经说过了,我对任何人都没有怀恨在心。”“你的意思是说,你对其他任何人都不怀恨在心,但拉巴杜是你的老雇主,你对他可能早就怀恨在心了,请被告人明确回答‘是’还是‘不是’,‘有’还是‘没有’。快说!”霍苏埃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哈哈!你默认了。”庭长扬扬自得。“我再说一遍,我对任何人,包括拉巴杜先生,从来没有怀恨在心。”

庭长的问语,在逻辑上被称做复杂问语。所谓复杂问语,是指问语本身隐藏着一个为对方不具有或者不能接受的事实,不论答话人作出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其结果都是承认这个事实。所以,在逻辑中规定:对复杂问语不作出明确回答,不违反排中律。在法庭上,为了防止套供,都禁止使用复杂问语。但是,这个庭长由于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使用了复杂问语。对庭长的提问,霍苏埃无论说“是”还是“不是”,都是承认“船长拉巴杜是被害人”和“对船长怀恨在心”这样的事实,这对霍苏埃是不利的,它会形成霍苏埃由于“怀恨在心”而杀害船长的不利供词。可喜的是霍苏埃异常敏锐,他始终没有对庭长的提问作出肯定或是否定的回答,而是纠正庭长把船长说成是“被害人”的错误,强调自己“从来没有想到是否怀恨在心”,使得庭长套供的阴谋落了空。霍苏埃的回答表面上好像是“两不可”,但实际上并不违反排中律。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你现在不再打你的父亲了吗?”“你现在还有小偷小摸行为吗?”“你还吸烟吗?”“你现在还作弊吗?”这类复杂问语,我们要学会对付,千万不要因为遵守排中律而上当。

排中律要求我们回答问题时,态度要明确,对于两个矛盾的判断必须二者择其一,特别当问题以“是或不是”、“有或没有”等方式提出来的时候,应当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诡辩论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故意玩弄复杂问语的诡辩。例如有人问:“你是否怕鬼?上帝是不是万能的?”你无论回答“是”或“否”,都等于无形之中承认了“鬼”和“上帝”是存在的。上面故事中庭长的提问就是一个复杂问语,在法律上叫“诱供”或“套供”,不管霍苏埃回答“是”或“不是”,都是默认了“船长是被害人”和“我对船长怀恨在心”,霍苏埃敏锐地察觉出这一点,所以他一方面纠正了船长是“被害人”的错误说法,同时毫不含糊地指出:根本不存在我对船长“是否早就怀恨在心”的问题,这就破坏了庭长的套供。

诡辩论者常常编造复杂问语诱人上当,对此必须提高警惕。如果发现复杂问语中隐藏的假定是不能接受的,就不要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而应明确指出这个隐藏的假定是错误的,或者用其他方式避开正面回答。这样,才能避免落入对方预设的陷阱之中。

谁违反了排中律?

有一个《兔子伤风》的民间故事,是这样讲的:

狮王指定熊、猴子和兔子做他的大臣,后来,狮王跟他们在一起玩腻了,想要把他们吃掉,可是,得找个借口才行。因此,狮王就把他的三个大臣召来,对他们说:“你们当我的大臣有不少日子了,我现在得测验一下,看你们当了高官以后有没有腐败。”说完,狮子张开血盆大口,要熊说出他嘴里发出来的是什么气味。熊直率地说:“大王,你嘴里的气味很不好闻。”

“你犯了叛逆罪!”狮王怒吼道,“你竟敢当面毁谤国王,犯叛逆罪的应处以死刑!”说罢,狮子就扑到熊的身上把他咬死并吃掉了。

接着,狮子又问猴子:“我嘴里发出的是什么气味!”猴子亲眼看到熊的下场,赶忙回答道:“大王,这气味很香,就跟上等香水一样好闻。”

“你是个又会撒谎又会拍马屁的家伙!”狮子怒吼道,“我是爱吃肉的,谁都知道我嘴里发出来的只能是臭味。凡是不诚实的、爱拍马屁的大臣,都是国家的祸根,绝对不能留下。”说着,又扑到猴子身上把他吃了。

最后,狮子对兔子说:“聪明的兔子,我嘴里发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气味?”“真是抱歉,大王!”兔子回答说,“我最近伤风,鼻子都塞住了。你能不能让我回家休息几天,等我伤风好了再说?因为只有到那时候,我的鼻子才管用,才能说出您嘴里发出来的是什么气味。”狮子没有办法,只好放兔子回家。不用说,兔子乘此机会逃之夭夭,一去不复返了。

“狮子嘴里的气味是臭味”与“狮子嘴里的气味不是臭味”,这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是臭味”真,则“不是臭味”假;“不是臭味”真,则“是臭味”假。排中律要求对二者必须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不能都否定。熊肯定“是臭味”真,结果被狮子吃掉,猴子肯定“是臭味”假,结果也被狮子吃掉。这样,兔子就处于十分为难和危险的境地,因为兔子如果还像熊或猴子那样回答,必然会招来杀身之祸。鉴于这种情况,机智的兔子避开了用“是”或“否”的正面回答,而是采用了另外的回答方式:我伤风了,鼻子不灵,等伤风好了再说,从而使狮子的诡计落空。由于兔子并没有对两个矛盾的判断同时加以否定或是肯定,所以不能说兔子的回答违反了排中律。真正违反排中律的,恰恰是那个蛮不讲理的狮子,因为他对“说话应当诚实”和“说话不应当诚实”这两个矛盾判断都否定了,即诚实不行,不诚实也不行。兔子面对这样一个暴虐凶残、以强凌弱的狮王,还有什么道理可讲呢?

说谎者的悖论

有一个古希腊的寓言,这也是诡辩家设计的,只不过没难倒别人而是难倒了自己,这种难倒自己的命题叫悖论。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克里特岛上住着一个名叫厄匹门尼德的人。幼年时,有一天,他跑到一座荒凉的小山丘上玩耍,玩累了以后,就跑到一个常去的山洞休息,不料,他在山洞里一下子睡着了,这一睡竟睡了57年。他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位大学者,谙熟哲学和医学,并能预知将来要发生的种种事情,于是,岛上的人就称他为“先知”。据说,他喜欢和别人讨论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借以显示自己有非凡的智慧。一天,他在和别人讨论关于克里特人是否诚实的问题时,厄匹门尼德断言:“克里特岛上的人都是说谎者。”

“先知”的这句话极大地困惑着克里特岛上的居民,这句话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结果他们发现,要确定这句话的真假几乎是不可能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首先让我们来介绍一下克里特岛。在古希腊全盛时期,它的面积比现在的希腊要大得多,它拥有爱琴海峡诸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部、黑海沿岸和意大利南部近海地区。它西起西西里,南抵地中海,北邻马其顿,东达黑海沿岸,拥有许多城邦或小国,其中以雅典、斯巴达、科林斯、米利都、底比斯、奥林匹克最为著名。希腊大陆为古希腊城区的中心,而克里特岛位于希腊大陆的南面,它的自然环境良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社会稳定,商业繁荣。公元前2500年至前1400年是克里特文化的鼎盛时期,它被称为“米诺斯文化”(米诺斯是克里特王的名字)。

现在,我们对“说谎者悖论”作些分析。我们知道,说这句话的厄匹门尼德本人正是克里特岛人。我们假定:如果厄匹门尼德的这句话是真的,那么,从这句话的内容中必然可以推出它是谎话。由它的真可以推出它为假,这就构成了自相矛盾,就构成了人们常说的“悖论”。当然,严格地说,这个命题作为悖论仍然是有漏洞的。因为,在分析这种悖论时,对“悖论”的严格定义是:由这句话是真的,可以推出这句话是假的;并且,由这句话是假的,可以推出它是真的。但厄匹门尼德的断言并不是如此,他的断言是一个全称判断,这里的情况就要复杂一些。因为,如果厄匹门尼德说的是谎话,也只是一个克里特人说谎,由此不能推出“所有克里特人都是说谎者”,这就是说,由它的假,不能必然推出它为真。其实这个悖论还不能把克里特人置于困境。

由于厄匹门尼德的断言作为“悖论”尚有缺陷,所以,麦加拉学派的欧几里得就把它更改为:“一个人承认自己说谎”或“我说的这句话是谎话”。这才真正构成了悖论――由其真可以推出其假,由其假又可以推出其真。这一悖论,曾使许多希腊人大伤脑筋:怎么会有这样的一种话?看上去,它是完美无缺的,自身没有矛盾,但为什么它既是真话,又是假话呢?传说斯多亚学派的奠基人克里西普斯为此写了六本书,但仍无法解决这一悖论。

悖论是违背了自己原来的主张。比如有人在墙上张贴公告“禁止张贴”,这人的行为就违背了自己原来的主张。悖论也是形式逻辑研究的一个方面。

悖论有两个要件,A和-A,它们是相对的。比如说,运动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命题A),如果承认这个命题,就可以推论出,总是不运动的人容易得病(-A)。反之,如果承认-A,则可以推得A。

提出命题A你可要经点儿心,从A推得-A可不能违背了你的初衷。说到这儿,大家一定会想到“自相矛盾”的故事,这回你该明白悖论是怎么回事了吧。

在历史上,悖论包括了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结论,悖论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为逻辑悖论。它指的是:有命题P,如果断定它是真的,那就可以由它推出命题P是假的;如果断定命题P是假的(即非P),又可由它推出命题P是真的。这种悖论以它的无穷魅力吸引着人们。在这种悖论面前,人们被一步一步地引上繁花似锦的小道,循着一条无懈可击的推理思路往前走,结果人们又忽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矛盾之中。这种悖论,是两千多年来困惑着许多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数学家的难题。古希腊的“说谎者悖论”是这一类悖论的祖先,这个悖论在以后的若干世纪中出现许多变化,更为“说谎者悖论”添加了趣味。

有人说,提出悖论的都是吹毛求疵的人;也有人认为,悖论不过是一种无聊的语言游戏。这些意见都是不对的,事实上,能提出一个悖论是极不容易的,那些著名的悖论的提出者,差不多都是大哲学家、大科学家。

悖论的提出及解决,是人类智慧的闪光,是科学发展的酵母。两千多年来,研究并解决这些悖论,是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数学家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

第二为佯谬。某种论断看来肯定是错误的,但实际上却是对的。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哲人、学者说过一些大是若非、大真若谬的话,就属于这一类。这类悖论,即称为“佯谬”。中国先秦思想家公孙龙喜欢把一些命题用怪诞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白马非马”(非,即不等于),“鸡三足”(左足、右足和一对足)等。公孙龙提出的这些命题,实际上是集合论思想的朴素萌芽:集合和它的子集不同(“马”和“白马”),集合和它的元素并存(集合“足”和一对“足”并存)。从常识来看,公孙龙的命题是错的,但是,对于朴素的集合论思想来说,这些命题是对的。这些命题往往因为其内容的深刻性,加上表述的离奇怪诞,因此遭到常人的非议,被视为“悖论”。

第三为谬论、两难论。某些论断看起来是对的,它们似乎理由很充分,似乎非常合乎逻辑,但实际上却是错的。

如古希腊哲学家伊壁孟德提出的“我正在撒谎”的悖论。“我正在撒谎”这句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错误,但细分析起来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果他的确正在撒谎,那么这句话是真的,所以伊壁孟德不在撒谎,如果他不在撒谎,那么这句话是假的,因而伊壁孟德正在撒谎。再如由古希腊斯多葛学派提出的悖论,其内容是:伊勒克特拉有位哥哥奥列斯特回家了,尽管伊勒克特拉知道奥列斯特是她的哥哥,但她并不认识站在她面前的这个男人。依我们的常识来看,这一论断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写成推理就会发现其中的矛盾:

伊勒克特拉不知道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是她的哥哥。

伊勒克特拉知道奥列斯特是她的哥哥。

站在她面前的人是奥列斯特。

所以,伊勒克特拉既知道并且又不知道这个人是她的哥哥。

悖论常常就是这些自相矛盾的命题,它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着众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地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