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考的乐趣
10582400000008

第8章 “自相矛盾”的矛盾律

矛盾之争

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讲过一个十分经典的“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商人,他一会儿拿起盾来夸耀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一会儿又拿起矛来夸耀说:“我的矛非常锐利,没有什么东西它不能刺穿。”这时旁边有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这个商人哑口无言了。

这个楚国商人为什么不能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呢?原因是他所说的话,不能同时成立。“我”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这句话蕴涵着“我的矛不能刺穿我的盾”;而“我”的矛“没有什么东西它不能刺穿”这句话又蕴涵着“我的矛能刺穿我的盾”。这两句话所蕴涵的判断(单称否定与单称肯定)之间是矛盾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根据矛盾律,如果认为前者真,就必须承认后者假;如果认为后者真,就必须承认前者假。面临这样的选择,吹牛皮的商人是无法回答的。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逻辑矛盾往往和人的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个楚人的言论之所以会自相矛盾,就是因为他想尽快把自己的东西推销出去,也就忽视了起码的逻辑,这叫做“利令智昏”。

有一个希腊的寓言故事。鳄鱼从妈妈手中抢走了她的孩子,它要吃掉这个孩子,又想找个理由名正言顺于是对孩子的妈妈说: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对了,我就将孩子还给你(命题A);如果回答错了,我就吃了你的孩子。妈妈无可奈何,答应了。

鳄鱼问: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

聪明的妈妈想了一下回答说:你会吃了我的孩子。

鳄鱼一听犯难了,如果吃掉这孩子,说明妈妈回答对了,按照约定,应将孩子还给她;如果不吃掉这孩子,这又说明妈妈回答错了,就应该吃掉这孩子。吃,不行;不吃,也不行。怎么办呢?还是把孩子还给她吧,谁叫我自相矛盾呢。

聪明的妈妈发现了鳄鱼所提问题中的矛盾关系,灵活运用智慧,救了自己的孩子。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律有着重大作用。许多旧的、错误的理论被推翻和新的科学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矛盾律。

许多人认为,伽利略从比萨斜塔扔下了两个铁球后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实际上,伽利略是运用矛盾律从而发现自由落体定理的。

古希腊的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下落,“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即重量越大,下落的速度就越快。这个论断曾禁锢人们头脑一千八百多年,直到伽利略把它推翻。

伽利略是怎样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古老的理论呢?他首先运用了逻辑方法。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理论存在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

伽利略是这样思考的:有A、B两个物体,其中A比B重得多。如果A、B两物体同时从高空下落,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那么A比B先落地。

现在如果我们把A、B两物体捆在一起,也使它们从高空下落,这时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一方面可以得出:捆在一起的A和B要比A单独下落时慢。因为B比A轻,因而下落的速度比A慢,把B和A捆在一起,就会减慢A的下落速度。所以捆在一起的A和B要比单独下落的A后落地。另一方面,可以得出捆在一起的A和B要比A单独下落时快。因为A和B捆在一起,A加B的重量,肯定比A的重量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重量大的物体先落地,所以捆在一起的A和B要比单独下落的A先落地。

这样一来,对同一个事物作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

(1)A B比A后落地;

(2)A B比A先落地。

一个物体不可能同时比另一个物体既后落地,又先落地。伽利略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错误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伽利略认为,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确立这样的理论:物体从高空下落,无论重量大小,都是同时落地的。

虽然伽利略的论证是无懈可击的,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接受伽利略的理论。1590年,伽利略用一个重5千克的铁球和一个重1千克的铁球,在比萨斜塔上作了实验,结果两球同时落地,从而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自由落体在阻力相同的条件下,下落速度是相同的。这就是今天众所周知的自由落体定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正确地运用矛盾律,对科学规律的发现、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变色龙

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在他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中,通过对警官奥楚蔑洛夫自相矛盾的艺术描写,深刻地讽刺和揭露了这只沙皇走狗的逢迎拍马、媚上欺下的丑恶本质。故事的大意是:一条来历不明的白毛小猎狗咬伤了金匠赫留金的手指头,警官奥楚蔑洛夫负责处理这个狗咬人的纠纷。开头他是这样说的:“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等到他,那个混蛋,受到罚,赔出钱来,我就要他知道养狗的滋味……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可是,当他听到人群中有人议论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就立即改变了态度,转过头来训斥赫留金说:“有一件事我不懂,它怎么咬得了你?难道它够得到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损失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玩意儿!”

岂知话刚说完,巡警就告诉他,将军家养的全是大猎狗,这条小狗肯定不是将军家的。于是他马上改变了腔调说:“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的脑子上哪儿去啦……你赫留金受伤,我们绝对不能不管。”

可是,警官又听到有人说,这确实是将军家的狗,而且曾在将军家亲眼见过这条狗。他的态度再次发生变化,对巡警说:“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去……就说这条狗是我找到的,告诉他们再别把狗放到街上来。这也许是一条名贵的狗,可是每个猪猡都拿烟头去戳它的鼻子……狗是娇贵的动物。”

最后,将军家的厨师来了,他告诉警官,这的确不是将军家的狗,于是奥楚蔑洛夫又改口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弄死它就是了。”

警官的表态实在太快了,岂知厨师接着补充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而且将军的哥哥非常喜欢它。”

厚颜无耻的警官随即又变了腔调说:“哎呀,天!我却不知道这是他老人家的狗……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好一条小狗!”

活该赫留金倒霉!警官临走前又对他恐吓说:“我早晚要收拾你!”

可以看出,整个故事是围绕着狗的主人是谁展开的。狗的主人究竟是不是那位有钱有势的将军,人群中曾接连出现了五次不同的说法,而警官奥楚蔑洛夫则完全根据狗主人的社会地位的变化作了五次不同的表演。他就像一条变色龙那样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腔调和姿态,一个劲儿地自打嘴巴。

现实生活中某些政治上的“风派人物”就是奥楚蔑洛夫这样的人。为了一己的私利,他们的面孔和言论常常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一会儿一副面孔,一会儿一个腔调,“今天刮北风,他是北风派;明天刮西风,他是西风派;后来又刮北风,他又是北风派”。这种人不愧是诡辩的能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怎么说怎么有理,难怪人们叫他们为“常有理”。这种人不敢坚持原则,不敢坚持真理,而是投机取巧、见风使舵。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没有客观真理,所谓“真理”,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应付环境的工具,沽名钓誉的工具,自我保护、自我满足的工具。这种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脸皮特别厚,态度反复无常,具有极高的“灵活性”。

《变色龙》是一出成功的黑色幽默,它运用自相矛盾的逻辑技巧将讽刺意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艺术同样需要巧妙的思维。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他与庄子有一场很有名的舌战――“濠梁之辩”。

根据记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和惠子漫步在濠河的桥上。

庄子说:“□(tiáo)鱼游弋得很从容,这鱼很快乐啊。”

惠子说:“您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您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说:“我不是您,当然不知道您的感知;您原本不是鱼,您也不知道鱼的快乐,那是肯定的了。”

庄子说:“请找到本原。您说‘您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话所表明的是,就是您已经知道了我的感知然后才问我的,我是在濠河上知道鱼的快乐的。”

这段话的第一句庄子作出判断,鱼这么自由自在地出游是快乐的。

第二句惠子利用庄子话中的漏洞,否定庄子的判断,并以此作为这次辩论的前提,就是“甲不是乙,就不知道乙”,庄子不是鱼,就不会知道鱼的快乐。

第三句庄子根据惠子的逻辑推论反驳,批评惠子自相矛盾。

第四句惠子机智地回答,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避开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反攻为守重复自己提出的大前提,强调庄子不是鱼,根本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

这时庄子再讨论这事就继续自相矛盾了,于是绕了个弯说:我们还是研究一下“甲不是乙,就不知道乙”这个大前提吧(请找到本原)。你说“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本身就说明你已经知道我是不知道鱼之乐的,又反过来问我,我是来到濠河才知道的嘛。

庄子与惠子都想置对方于自相矛盾的境地,结果庄子负,但惠子也不是全胜。

自相矛盾

太平洋上有个小岛国,他们有条法律,死刑犯人在处死前,要他随便说一句话,然后由酋长对这句话的正误作出判断。如果判断是正确的话,犯人在正确的柱子上被处死,判断是错误的话,犯人在错误的柱子上被处死。有一天,一个犯人说了句让酋长为难的话。这个犯人说,我将在错误的柱子上被处死。这句话让酋长感到十分为难,不知道怎样判断这句话是正确还是错误,而且不与酋长设定的条件矛盾,看来谁也帮不上他的忙了。

违反矛盾律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思想品德上的因素;有的是一时疏忽,有的却是故意而为之等等。其中有一种原因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把话讲绝了。把话讲过头了、讲绝了,就会自相矛盾。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去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满怀信心地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完之后,惊奇地问:“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年轻人立刻哑口无言,灰溜溜地离开了。这个年轻人把话讲过了头,产生了矛盾。

有两个年轻人讨论信念问题。甲问道:“照你这样说,就没有信念之类的东西了?”乙回答:“没有,根本没有,从来也没有。”甲又问:“你是这样确信的吗?”乙答道:“是的。”乙否定了所有的信念,但他还确信一种观念,即确信“没有信念之类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否定所有的信念,所以产生了矛盾。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把话讲绝了,以为这才过瘾、有力量,殊不知这样做最容易自相矛盾。例如有人说:“我反对一切批评。”这话就讲绝了,因为“我反对一切批评”也是批评。有人说:“我什么话都怀疑。”这句话也有问题,既然什么话都怀疑,那么“我什么话都怀疑”这句话也应该怀疑呀!古代还有“学无益”的说法,这句话更是讲过头了。“学无益”就是反对人们学习,认为教而无益,学而无益。其实这些人一面反对教与学,一面又用这些无益有害的道理教育别人,让别人来学这些道理。既然这些人也在教别人,那就证明这些人心中还是认为学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