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人类最伟大与最糟糕的发明
10548200000038

第38章 电视机

电视接收机简称电视机,它是把电视信号复原为图像信号及伴音信号的装置。它的作用在于放大信号,选择频道,抑制干扰,解调信号还原成图像及伴音信号,借同步和扫描作用使显像管正确显示出无畸变的图像。

电视的接收方式

电视信号的接收,主要分为地面广播电视接收、电缆电视技术接收、卫星直播电视接收三种方式。普通电视机能直接接收地面广播电视和电缆电视,附加一定设备就可接收卫星直播电视。

电视接收机的任务就是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转变成黑白或者彩色图像。它对电视信号可采用模拟或者数字处理方式。目前电视机大部分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视机,电视信号的接收正朝着数字处理和多种视听信息综合接收的方向发展。当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了电视接收技术的变革。其主要表现是:

1.利用数字集成电路,对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压缩频带,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2.利用超声波、红外线和微处理技术实现遥控,完成选台、音量调节、对比度、亮度、色饱和度、静噪控制、电源开关、复位控制等遥控动作。

3.利用微处理技术进行自动搜索,自动记忆,预编节目程序。利用频率合成技术和存贮技术,在屏幕上显示时间、频道数和做电视游戏等。

我国电视机的迅猛发展

1958年3月17日,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的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无线电厂诞生。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海广电集团进行生产。1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但由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1985~1993年,中国彩电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替换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

1993年,TCL在上半年开始推出“TCL王牌”大屏幕彩电,29英寸彩电的市场价格约6000元,到年底已经售出10多万台。

1996年3月,长虹向全国发布了第一次大规模降价的宣言——降低彩电价格8%~18%,两个月后,康佳随后跟进,打响了彩电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价格战。当年4月,长虹的销售额跃居市场第一,国产品牌通过价格战将国外品牌大量的市场份额夺在了手中。这场降价战后来也导致整个中国彩电业的大洗牌,几十家彩电生产厂商从此退出。

1999年,消费级等离子彩电出现在国内商场。当时40英寸等离子彩电的价格在十几万元。

2001年,中国彩电业大面积亏损,康佳、厦华、高路华亏损,长虹每股赢利只有1分钱,这种局面直到2002年才通过技术提升得以扭转。

2002年,长虹宣布研制成功了中国首台屏幕最大的液晶电视。其屏幕尺寸大大突破22英寸的传统业界极限,屏幕尺寸达到了30英寸,当时被誉为“中国第一屏”。

2002年,TCL发动等离子电视“普及风暴”,开启了等离子电视走向消费者家庭的大门。海信随即跟进。

2003年4月,倪润峰掀起背投普及计划,背投电视最高降幅达40%。

2004年,美国开始对中国彩电实施反倾销,导致中国彩电无法直接进入美国市场。

2004年,中国彩电总销量是3500万台,其中平板电视销量不过区区40万台,占整个彩电产品的1.14%。

2004年10月开始,平板电视在国内几个主要大城市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传统CRT(模拟)彩电。

2005年上半年,我国平板彩电的销售量达到72.5万台,同比增长260%;城市家庭液晶电视拥有率达到了3.56%,等离子电视拥有率也达到了2.81%。

电视机的分类

一、按色彩: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

二、按尺寸:5英寸、14英寸、18英寸、21英寸、25英寸、29英寸、34英寸、背投及其他

三、按屏幕:球面彩电、平面直角彩电、超平彩电、纯平彩电

四、按显像管:普通电子管彩电、液晶显示彩电、等离子彩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