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10546300000022

第22章 釜底抽薪

【原文】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译文】

在我方的力量还不足以战胜敌方之时,应该避其锋芒,间接地削弱它的气势。这就必须运用以柔克刚的战术取胜。

【计名由来】

“釜底抽薪”计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尉缭子》。该书《战威第四》说: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虚则走”,“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虽形全而不为之用,此道胜也”。这些话的意思是:部队作战依靠的是勇气,士气旺盛就敢于战斗,士气丧失就会溃败而逃。讲究武器装备,判明敌情,设法促使敌人丧失勇气而使军心涣散,敌军虽然形式上看似完整实则无法作战,这就是靠政治谋略取胜。《尉缭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采用某种谋略以削弱敌方的气势和斗志,然后战而胜之的策略思想。后世提出的“釜底抽薪”计,应当说,正是在这种策略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起来的。继《尉缭子》之后,先后提出或提到类似思想的,有西汉《淮南鸿烈》:“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东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北齐史学家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至明代以后,在更多的书面语言中都出现了“釜底抽薪”这一更为言简意赅的语言。如明代嘉靖年间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清代吴敬梓着《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派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可见,明清以后,“釜底抽薪”已成为广泛使用的民间词语,其策略思想已被应用于许多场合。

【古今战例】

邯郸战役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出发,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战后和平问题。但是,蒋介石一面佯谈和平,一面却积极备战,妄图打击人民的革命力量。重庆谈判刚结束,蒋介石就继上党、平绥战役之后,又命令孙连仲部进攻晋冀鲁豫的磁县、邯郸地区,妄图打通平汉铁路,以加速实现其抢占平津、夺取东北的战略目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央军委的严密部署和毛泽东主席的正确指导下,由刘伯承、邓小平具体组织指挥,被迫发动了邯郸战役。战役从1945年10月21日开始,至11月2日胜利结束,俘敌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四十路军军长马法五下属部队共3万余人,争取了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路军军长高树勋及其所属万余人发动起义,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0月中旬,敌孙连仲部第三十军、第四十军和新八军共3个军4——5万人,从河南新乡沿平汉路北犯。10月20日其先头部队占领磁县南部漳河边的岳镇一带,并立即在漳河上架桥。22日至24日,敌主力以第四十军在右、新八路在左、第三十军在后,北渡漳河,占领磁县,沿平汉铁路东侧向邯郸进犯。晋冀鲁豫解放军一纵、二纵、三纵,以及太行、冀南、冀鲁豫3个军区主力共6万余人奉命歼敌。从21日开始,我军各部陆续进入阵地,阻击敌人,于25日完成对进犯之敌3军的包围。但我军刘、邓首长考虑到,此时敌军阵势尚未紊乱,兵力损耗不大,加上我军增援后续部队也尚未全部到齐,因而不宜对当面包围之敌发动总攻。于是,一面让我军主力养精蓄锐,抓紧战场练兵;一面以主力部队利用黑夜迫近敌阵,采取逐点割歼和渗入袭击的战法削弱敌人,同时派遣野战军参谋长李达暗中与敌新八军联系,争取新八军军长高树勋战场起义。我军前线指挥员准备采取“釜底抽薪”之计,先行削弱了敌军气势,再劝降敌第八军,然后乘势歼灭敌人。这一战略得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充分肯定。10月27日,毛泽东致电刘、邓:“部署甚当。俟后续到齐,养精蓄锐,那时敌必饥疲,弱点暴露,我军集中主力,寻求弱点,歼灭一两个师,敌气必挫。”10月26日,我后续部队全部到齐,时机已经成熟,便于当日黄昏发起总攻。首先集中兵力重点打击敌第四十军,佯攻新八军。10月30日,敌第四十军106师全部被歼,第三十军也受到沉重打击。接着,新八军军长高树勋乘机率部万余人起义,敌军气势大挫。

敌孙连仲、胡宗南的南北援军,闻讯后也都缩了回去。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四十军军长马法五率余部主力2万余人向南逃窜。为了避开敌军主力突围的锋芒,我军有意预先让出退路,并将主力先期南移至敌军退路两侧,以便于行动中伺机追歼逃敌。31日敌军向南突围,11月1日我军又于旗杆镇以尖兵端掉了敌军的长官部,生擒敌酋马法五。敌军失去指挥,顿时阵脚大乱,全线崩溃。突围之敌2万余人,除少数漏网外,全部被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