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只做简单的事
10541900000047

第47章 我不影响别人

雨涛在那次的伤情通报会上,还有一句话,很让我兴奋了一阵子。

雨涛说,那天我玩儿,受伤了。我一时慌了,同学们说,走,找校长去,校长人好。

这个好,出自大人口里,我信,乐呵,出自七八岁的小毛孩嘴里,我更乐呵。

孩子们的评价,也给我更多的动力。我要力争做一个孩子心中的好校长、好老师。

雨涛受伤待好,暂且无话。转眼过了一周,又是雨涛班的课,我坐在办公室急赶着做另一件事,雨涛敲门而入。

雨涛是来取讲义的。

雨涛当志愿者,上学期很积极。这一学期,雨涛共当过两次志愿者。一次是,仲生跑在前面,雨涛跟在后面。仲生跑着将讲义带走,雨涛很失望,临出我办公室时有些唉声叹气,撂下一句“我再不来了呢”跑了。

雨涛果真再没有来。

雨涛行为上的滑坡是从雨涛未当志愿者后开始的。雨涛,总是上课迟到,疯疯地玩儿。雨涛在课间都做了什么呢?操场北面的墙上有一窝马蜂,雨涛是个头儿,下课后就去捅马蜂窝。五年级的孩子打扫马蜂窝附近的区域,都不敢近前,可雨涛却冲锋在前,先是用土块打,后是用扫帚去捅。在晨会上,保卫干警讲过让同学们要学规矩,不要招惹马蜂,可雨涛还是不听,常常将马蜂捅得四处乱飞,吓得孩子们四处乱跑。

后来,马蜂被消灭了,雨涛就遇上了受伤事件。雨涛并没有遵守将带书找我的诺言。估计雨涛的书是丢了,我有一种预感。

雨涛敲门而入的时候,我将他拉过来,站在我的面前。

我说,手好了吧。

雨涛将手伸过来让我看,又说,我的手干了,不疼了,好了。

雨涛说干的时候,我突然心里咯噔一下,不好受。这孩子,疼痛让他吃一堑,可是会长一智吗?

我说,以后要小心,一定要小心,你看危险不危险?

雨涛点头,无语,极懂事似的。

我说,书找到了吗?

雨涛摇头后又说,自己丢了。

我从桌上取出一本新书,给雨涛说,这是我给你买的。不要钱,可要管好呢。再丢了,我就要收你100元钱。

雨涛接过新书,用手摸了摸,看样子很喜欢。我说,别给同学们讲,不然我买不起,这是我给你的特权。

雨涛带着我的讲义,以及新书《老子》,一阵风走了。

来到教室时,大半儿孩子在,却看不见雨涛影子。孩子们坐在位置上等我到来。黑板上有上节课写过的粉笔字,静静和亚娟在擦黑板,我突然有了一个新游戏。

我说,你们俩比赛,我报一个字,你们就擦一个。黑板上七零八散地散落着上节课学过的生字、音节及组词。我刚报出,静静和亚娟便跳起来舞动着黑板擦,瞬间字迹被消灭干净。下面的孩子也在起哄,我每报一个字,大家就使劲地叫:那儿呢,那儿呢……

擦字的比赛结束时,大家的兴儿正浓。我说,好,咱们继续找字儿。我看看教室周围的标语,有“名人名言”,有“德育考核表”,有“班训班规”,有“学习计划”。我报出一组词,让大家满教室去找。这时,平时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词语突然就成了香饽饽,一串串字符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在大家的眼皮里欢快地跳跃着。

这个课间,想必是孩子们难忘而又快乐的时间。

上课了,雨涛来了。受伤后的雨涛,座位有了新变化,由最后排调到了从前向后数的第四排。这是一个飞跃,至少,雨涛离老师的眼皮更近了一步。这个变化,可能是班主任老师的用心之计吧。

这节课,有个好开头,但课的中间并不理想。不理想的原因,仍然是孩子们的习惯问题。比如,你点某个同学的名,他很木讷,你让大家坐姿要端正,然后再读书,可全班的反应总是不一致,要么拖拖拉拉,要么反复无常。

我决定,改改孩子们的习惯。

我的第一招,叫“我不想影响大家”。我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一个不影响别人的孩子。

为什么呢?我说,你坐不好,老师就要提醒你。老师提醒你,就占用时间,大家就要少学很多知识。

一边提醒,一边有进步。但有的孩子,习惯很是不好。比如,有个男生,叫仲生,我叫他三次,他只是笑着在原地扭捏一下。我叫第四声,他才扭捏着跑上来,逗得大家直笑。

我借此说事,说上课的姿势,走路要有走路的样子。

第五次叫仲生的时候,他才有了进步。

我说,仲生,你现在是影响了大家的时间。

仲生的事件,只是一个点。还有别的,比如,鹏又开始玩儿,我只是盯着他看,他便醒悟。这样一节课下来,让大家时时刻刻记住不影响别人的要求。

课程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就下课了。

这节课令人欣喜的是雨涛反而一改常态,坐得很好,没有玩儿,听得很认真。也许是新书让他有了感动,也许是“不影响别人”的格言,让他有了规矩和准绳。

但愿雨涛和孩子们,从这节课开始,以“不影响别人”为准绳,而有一个更好的听讲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