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上课情况,迎面走来一位家长找我。
寒暄两句过后,家长便提出要求,给学生换班。换班的理由很简单,大致有三条,一是孩子的语文成绩才考了四五十分,有大的退步。二是语文老师上课时常常接打手机。三是语文老师的进度落后于平行班。
家长对老师因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而产生了不信任感,并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找校长来协商解决。
这样的例子,在我任校长五年间,很少发生。偶尔有之,但家长的情绪从来没有这样激烈,态度没有这样坚决。
我看了看他,听他把要讲的话说完。他说孩子以前在中等,这次,语文考到了后面。为了证实家长的话,我打开电脑,调取资料,看该生两次期末成绩,一次是优秀,而上学期末的一次成绩只有六十分,这次,又不及格,我给家长的定论是,这孩子在上学期开始就在滑坡。
家长点头。
下面,我们开始共同探究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将问题仍然放在任课教师身上,认为教师不敬业,受别的事务干涉,常常请假。我给以否决,说某某老师本学期请假也就三两天,没那么严重。家长说老师作文才批阅两次,我说到现在应该是四次。家长说为了写好作文,应该让学生写日记或周记,而自己的孩子却没有。我说,学校没有硬性要求写日记或周记,但为了写好作文,写日记很有必要。家长说,只有老师引导有方,自己才能配合,才能让孩子进步。《论语》上讲,有教无类嘛。我说,是是是。老师要面对绝大多数孩子,家长只面对一个孩子。学习习惯很重要。家长笑了笑无言。我说,现在的班主任不错,比原来的班主任要严格呢,学生都比较害怕,有利于成长。家长笑了笑,反驳道,我不赞同你的观点。孩子尊重和孩子害怕是两码事。我说,那是千真万确。尊重、信任,就是主动地学,而害怕,则是被动地学。家长说太对了。我说,换班,是不可能的。比如矿上的工人,你在这个队,要换到那个队,容易吗?家长无言。我说,眼前的路有两条,如果你的孩子不适应新的班主任和老师,可以换学校。但目前我们学校排二十四所学校之第五,学校好着呢,而且学生的人数只有三四十人,适合孩子学习。你换到其他学校,班上六十几人,根本无法照顾到,还会有同样的麻烦。我们学校还搞国学经典诵读,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老子》,那是咱这个年纪才受益的事啊。别的学校没有,你信不信。家长笑着说,我信呢。但我要现实,社会就要成绩。我说,那是那是。家长说,是的,我也调查过,别的学校六十几人,班上也有二十几个不及格呢。我说,是的。学习不好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是习惯的问题,比如听讲的习惯,写作业的习惯,生活的习惯,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家长的情绪,有所缓解。他点了一支烟,给我一支,我接过来。虽然我很少抽烟,但这根烟,我一定要抽,为了教育,也为了孩子。
我说,你怎么不与老师谈谈。家长说,我不想谈。我说,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为了让交通顺畅,便想到了将山搬走,可能移走吗,不可能。怎么办呢?你过去呀。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转学没有好处,你肯定不想转。孩子要进步,怎么办呢?找老师啊。老师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你说说你的理由,他说说他的理由。两人一交流,孩子的情况不就了如指掌了吗。孩子没考好,压力大呢。别看她每天乐呵呵的,考不及格的分数,她更不满意呢。
家长听得更认真了,看着我,静听我的言论。我说,孩子的学习兴趣很简单,有的就是为了超过同桌,有的是为了得到家长的几毛钱,有的是为了当三好学生。她们的目标简单着呢,你不要树立宏伟目标。家长无言。我说,还有更重要的呢,人生、身体和心理。身体棒了,开出租车,也能养活自己。心理更重要。我们学校不仅关注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一生,更关注孩子生活的态度。比如,对生命的认识和尊重就很重要。前半年,富士康的员工连续跳楼的,都是十八九、二十一二的年轻人,他们这些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人啊,嫩着呢,对生命太淡漠了。临汾那个十三岁的小女生,因为喜欢自己拉了丝的头发,而不屈服于学校的压力,趁家长不在之际,喝了药,丢了生命。你说说,管孩子到底要管什么呢?男孩子不进网吧,不打架,不干坏事;女孩子有个阳光一样的心态;也很重要呢。
家长的疑惑渐渐平息,脸上有了自信和希望。他说,好,就按你的办。我说好的。家长站起来,伸出手,将我的手揽进他的手心里。
此时,我与家长的两只手紧紧相握。家长的手力气很大,分明是开心、自信、希望的释放和表达。我无言,只是让家长将力量传递。
家长带着些许的满意和答案走了。然,家长因孩子出现问题而提出的很多疑惑和不安之因素,难道不让我及老师们认真思考吗?干好自己的工作,严守职业操守,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所有的家长满意,难道不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毕生的追求吗?
真希望家长是来学校夸我的老师,而不是来挑老师的毛病和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