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说,蒙台梭利方法的真正老师,就是儿童本身。
老子又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对,儿童本身就是让我们将工作做下去并做好的最好理由。
我每天都期盼着走进课堂,是因为学生在楼道里充溢着渴盼着我的到来,并争先恐后地来拿讲义的身影,是他们在课堂上摇头晃脑诵读背书完全投入的那种特有的姿态,是对我而言毫无意义只是一束摆设,但在孩子们眼中却分明能调动起他们积极性的那束束小花,是那几个任何人都能叫得上,但写在黑板上就是伟岸挺拔大放光彩的名字,是那种因感动于课堂的某一环节而在孩子们眼眶里打转的晶莹泪珠,是那张张浸润着笑意的圆乎乎的小脸盘……
这样的影子,让我流连忘返。进而变成一种冲动,一种动力,一种期盼,一种急切的表达。而促使我更加努力地读书,更加急切地思考,更加疯狂地写作,更加热切地反思。我在想,我得用什么样的方法,让他们粘着我,想着我,等着我;让他们依恋我,跟着我,喜欢我。让他们听我读课文,是一种如呼吸般的自然,听我讲故事,是一种如细雨般的安静和甜蜜,收我送的红花,是一种努力后收获的快乐和愉悦。
延伸下去,如管理,我要做得更好的理由,是因为老师。当老师讲完一节公开课、汇报课、随堂课,当满脸虔诚而又谦虚地敲开我的门,站在我的对面用充满期待进步的眼神看着我时,我怎么能不更加认真地分析、评述、鼓励、肯定、探讨、期待、分享呢?而在此时,哪怕是我的一点点小小的建议,老师都视为珍贵的礼物而收藏打包带走,都会用满腔的感谢和感激来回报下一轮的教育教学,来回报课堂内那些天真的孩子们,而让他们丰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理由很多,然,天真烂漫如花朵似的孩子,是我当好老师的理由。期待成功、放飞灵性的老师,是我当好校长的理由。
认清这种理由,坚守这种理由,我想,我们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和成功。
自打我夸浩宣当志愿者卖力之后,浩宣就不停地缠着我,我将这种缠美其名曰“爱的回报”。
先是下课后,他屁颠屁颠地跟着上课画地图的小女生,转了半大圈,再带一帮小子将我的办公桌围成一个半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