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只做简单的事
10541900000034

第34章 去问问海龟

接二连三,下课的音乐一响,就有一两位孩子,打着报告走进来。

校长,我们捡到一条红领巾呢。孩子们手拿着红领巾边抖动边对我说。

第一节课刚下时,来的是仲生。我停下手中的活,看着他说,放到门房的窗台上,让大家认领。仲生跑着离开了。

第二节课又下了,来的是晶晶,那位上课时常常坐得很端很文静的小女孩儿。

还是要继续放在窗台上吗?我忽然怀疑起自己的处理方法来,开始为这条反复出现的红领巾找最佳答案。

先找找在同一个班级出现这么多好人好事的原因吧。

上一周,我值周,这个班曾经有过两次好人好事,我将其写到值周栏内让全校学生看,并每次给以0.2分的奖励。这一周因好人好事该班加分,最后总得分是0.4分,这个班得到本组系列的流动红旗,这便是这个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的缘由吧。

这一周,值周的是另一团队。当然,我没有了为好人好事加分的权利。而他们,孩子们,做好人好事的动机之一肯定是为了受表扬,为了给班级加分,为了得流动红旗。

显然,让孩子们将捡到的物品悄无声息地放在门口的窗台上,是达不到这一效果的,只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和做事的热情。

好,主意有了。我说,待会儿上操,交给值周的滕老师,给你们班还要加分呢。晶晶满意地跑了。

这样的选择是否合理呢?

接下来,我与一个叫做《去问问海龟》的故事相遇,便让我有了更多的释怀。

故事大意是说,有一次,笔者看到了一只巨大的海龟从河里爬了出来,爬上泥泞的道路,爬向堆满泥浆的防波堤。在爬行过程中,感觉它随时会被汽车轧得稀烂。出于一种同情,笔者用力拖着这只巨大而沉重并且已愤怒的海龟,直到将它推下防波堤。这时一位地质学家走了过来说,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这只海龟几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爬到这里,目的是为将蛋产在路边的泥浆里,而你却把它推回到河里。这个故事给笔者上了重要的一课,以后遇到事时便常常想起那海龟。

你看看,小朋友做好事的动机是否和海龟的努力很相似呢?我让做好事的孩子将红领巾悄无声息地放在门口的窗台上,是否和笔者愚蠢地将海龟推下河堤一样愚蠢呢?

有事时多问问海龟,会让我们将事情做得更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