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只做简单的事
10541900000024

第24章 像蒋老师这样教语文

蒋老师,虽是慢悠悠的性子,但上起语文课,平和中语出惊人,其课之风格颇有顺水推舟之感。

我听蒋老师的讲课,不下五回。有时为随堂,有时为示范,而今则为研课。

我本来的想法是,研课就是将一节课活生生剥给大家看,或欣赏,或挑毛病。设计者可本色依旧,可另辟蹊径,走探疑求新之路,将最有味的一面回放给大家看。

蒋老师给大家的,是最美的一面。

这节课为八年级三单元第一篇经典散文,《小石潭记》文质兼美,意境天成。柳宗元将满满的喜爱山水之情装在字字珠玑之缝隙里。蒋老师再引导这帮孩子们一点点从缝隙里抠出来,回味,咀嚼。

蒋老师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我归纳为两条。第一条,让学生选用了不同调子来读。如先有集体无规则试读,后有个别试读,再有听录音范读之跟读,再后有二次试读,有品读等。有这四次递进层次上的读,文质兼美处已基本熟稔于心。

第二条呢,用问题将课文打散,打透,打精。蒋老师共设计四个问题:一为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二为小石潭的全景是怎样的?三为游鱼、潭水有什么特点?四为作者是如何描写潭上景物的?

四个问题如何解决呢?蒋老师让同学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后,用课文里的原句归纳出来。教师再展示到大屏幕上,清晰且指向明确。

带着问题梳理课文有一个好处是,简洁,能紧扣重点,不拖泥带水。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两点,如两条分明的线,在课堂拓展前行游走,加上蒋老师平和的心态、风趣的语言,对学生超常的亲和力,以及对教材、学生、课堂的全方位了解,便让课堂张扬出大气和高效之美。

课后蒋老师仍意犹未尽,将自己的构思要旨讲给大家听。其说课如讲课一般,认真而严谨。她对没能完成让学生背诵几段的目标表示些许的歉意。像蒋老师这样用心在课堂、用心在学生、用心在教学的老师,真是让人心生敬意。

向蒋老师致敬!

教师是要学一点医学常识的。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他说,孩子们的健康,在我们学校也是校长经常关注的对象。不经常关心孩子体质的增强,就不能想象有成效的教育。患有疾病和身感不适的孩子有时仅仅因此而没法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