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案例
“我恨我的妈咪和爹地,他们一点都不爱我,他们眼里只有弟弟,根本就没有我!既然不爱我,为什么要把我生到这个世界来受苦……以前妈咪还会耐心听我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现在我只要一开口,她就说‘你别来烦我!’、‘你这样下去还不如弟弟!’、‘你不能给弟弟做个好榜样吗?’……嫌弃我这样,讨厌我那样,难道我真的那么糟糕吗?我干脆死掉好了,他们也许就开心了吧。”
琴琴的妈咪无意间看到女儿的日记,里面的内容让她大吃一惊,背后直冒冷汗。这时候,妈咪才回想起最近琴琴变的越来越少言寡语,回家就一头扎进书房……原来,琴琴心里有这么多的苦水啊。
虽然知道偷看孩子的日记是不对的,可是妈咪还是感谢这个日记让自己有机会反省,自从生了小儿子以后,父母在琴琴身上的关注是有所减少了,而且总觉得她已经9岁了,应该懂事了。没想到父母的一时疏忽,顺口说出来的话,居然给她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毕竟,琴琴也还是个孩子呢。
案例分析
有调查现实,七成以上的未成年人是不把父母当知心朋友的,在东方国家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因为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告诉我们,父母就是高高在上的管教者,父母的言行是不容孩子质疑的。孩子在仰望父母的同时,也开始逐渐疏远起原本是最亲近的人。尤其是父母在有心或无意的情况下,说的某些话,很可能已经把孩子推的更远了。
你真蠢!你怎么这么笨?你没看到妈咪在忙吗?你快写作业!……
天天听自己的父母这样说自己,孩子怎么可能信赖父母?
人类的心理活动中有着本能的趋利避害的反应,当孩子从父母的言语中受到某种不良的暗示后,要么就选择逃避,要么就选择反抗。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其实,正是父母的“恶语相加”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了陌生人。
的确,所有父母打心底里都是爱孩子的,更是希望孩子好的,那么为什么不能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来传递对孩子的关爱和理解呢?
播下爱的种子,收获的就是更多的爱;
播下恨的种子,收获的则是恨。
亲子指导
为人父母应该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尤其是不经意带在嘴边的口头禅,或好或坏,都会给孩子造成难以预料的可怕后果。
这些口头禅是绝对要改的: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似乎可以解释父母所有的行为,但是在孩子看来,父母就是用这句“免死金牌”,可以无所顾忌的“践踏”孩子的所有尊严的,几乎所有的孩子听了这句话,都会对父母产生某种厌恶感。
替代语:我(们)理解你的想法,可是这里还有一点小建议,你能不能听一下再做决定呢?(诚恳和商量的语气会让孩子感到被认可。)
“你怎么这么笨?”——当父母消耗完所有的耐心以后,就会歇斯底里的爆发,受害者就是孩子。有的孩子会受到负面的暗示,认为既然父母都说自己笨,那么就不再做努力了;也有的孩子会因此开始憎恨父母,认为父母是不爱自己的。
替代语:我想这个对你来说是难了一点……(理解和宽容会让孩子不气馁。)
“你看看某某……”——人比人气死人。反之,孩子如果当面指出你不如同学的父母,你的心里做何感想?
替代语:某某真不错啊!我真为你有这样的朋友(同学)感到骄傲。(由衷的赞美可以让孩子学会欣赏他人。)
“你只要……,我就……”——跟孩子谈条件的父母,多数情况下就会培养出唯利是图的“人才”。
替代语:我觉得你这样做可能不太好,你觉得呢?(建议性的提示,可以有机会让孩子反思,让孩子从思考中学会成长。)
“我要跟你谈谈。”——这样的开场白往往让孩子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恐惧感,谈话还没有正是开始,孩子的心里已经设下了重重防御,绝对不可能与父母推心置腹的说出心里话的。
替代语:我这里有个笑话(故事、有趣的事),你有没有兴趣听呢?(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开场白”,目的就是让孩子感到放松和自然,那么接下来的谈话就会顺利不少。)
总而言之,只要父母发现自己一开口,孩子就开始皱眉头,或是眼神躲闪,甚至是转身就走……那就很直观的表现出孩子是不喜欢听,那么父母就该换一种说法,一种更为正面,更积极,更多考虑孩子感受的说法,并且改掉另孩子生厌的口头禅,只有这样,父母才有可能与孩子更好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