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10530100000004

第4章 唐诗故事(4)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故事】

这是唐玄宗天宝七年(748),杜甫客居长安十年后写下的诗篇。这类诗文,在一般人写来,可能会贬低自己,一副阿谀奉承,俯首乞怜的寒酸气,但杜甫这首诗却充满了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气概,吐出了长期压抑心头的积郁,写出了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怒心情。

杜甫从小读书就非常刻苦,7岁时就熟读许多历代名家的名作,有的甚至能一字不差地倒背如流,并写出了题为《凤凰》的诗。他的许多诗都受到当时一些着名诗人的表扬。平日里,他对书总是爱如珍宝,一本接一本地读,常常为书着迷,忘记了吃饭和休息。日子一长,书都翻烂了,所以诗中所言也是他的切身体会。

杜甫24岁,在洛阳应进士考试落榜,就一直在长安写诗长达十三年,这期间,他寻求功名到处受阻,青少年时期的壮志,已化为满腔牢骚悲愤,为了抒发凄怆惆怅之情,于是挥笔写了《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这两句诗是用来勉励别人,只要多多地读书,脑海中写文章的灵感会自然增多,这样就会写出好文章来。实际上,着名的诗人都是刻苦读书的。如李白、白居易、李清照等名家,从他们的皇皇名作中是很难找出他们究竟读了多少书籍的,然而正由于他们“读书破万卷”,把书的内容透彻地理解了,消化了,才能“下笔如有神”,很少露出痕迹来。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典】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永济西)人。开元九年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

王维的名和字都取自《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他一生过着亦官亦隐亦居士的生活。安禄山陷两京后,王维曾受伪官,是政治上的失节。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边塞诗多能以慷慨激昂的情调,抒发将士为保卫疆土而献身的英雄气概。他的山水诗,继承了谢灵运的传统,却没有谢的晦涩堆砌的缺点,变化多彩,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情调,描写了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色,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故事】

唐代诗人王维多才多艺,不仅能诗善画,而且弹得一手好琵琶。岐王爱好音乐,非常喜欢听王维弹奏的曲子。开元十九年(731),王维准备参加京城的科举考试,岐王悄悄地对他说:“听说皇上的九公主过几天要在宫里设宴,这对你可是个好机会啊!到时你挑几首好诗带着,装扮成宫廷乐师,我领你进去碰碰运气。”王维回去后,就抄了几首自己的诗作,又精心赶作了一首新的琵琶曲。

这一天,王维手抱琵琶,怀揣诗卷,随岐王来到宫里。宴会开始后,几位有名的艺人表演了各自的拿手好戏。轮到王维独奏了,一曲《郁轮袍》,如行云流水一般,使在座的宾客都听得如痴如醉。公主高兴地对岐王道:“这位新来的乐师,真是一个奇才!”岐王哈哈笑着说:“其实他并不是宫里的乐师啊!”王维不失时机地向公主呈上诗卷。公主一首一首地读着,当她读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抒发了游子在异乡怀念亲人的感情,公主的心一下子被打动了。

后来,公主知道王维将要应举,就极力向负责考试的官员推荐他,并且还说:“如果王维能做状元,这实在是京城的荣耀啊!”不久,王维果然不负众望,一举高中了。

【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中的一个“独”字,凝聚了诗人游客他乡的孤独冷寂心情;下缀两个“异”字,更加深了这种孤独感。“异乡”注解了诗人的处境:流落他方,人生地疏。“异客”反映出诗人的身份:长作他乡之客,举目无亲。这两个“异”字的运用,给“独”字作了最好的注脚。独自漂泊他乡,加上旅途凄苦,思亲之情,油然而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这种心境的袒露。这种摆脱不掉的思乡情感,一旦到了佳节这个触发点,诗人的怀亲思乡的感情潮水再也控制不住,只得任其奔涌,从肺腑间吟出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千古名句。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典】

杜甫《春望》。

【原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死于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故事】

唐朝天宝年间(755),安禄山勾结史思明在范阳发动叛乱。第二年六月,叛军攻下了军事重镇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到四川。七月,唐肃宗在武灵即位,这时,逃难中的杜甫把家安顿在鄜州羌村,准备去投奔唐肃宗李亨,于是他独自一人向灵武进发。

这天,他正随逃难的百姓匆匆赶路,突然一队叛军迎面追来,也不知道叛军们怀疑他们中有唐朝的密探,还是要抓他们被充军队,把他们全都抓了起来,并押往叛军的一个营地,逐个进行审问。

当审问到杜甫时,他被带到一个叛军头目的住处。小头目打量杜甫,厉声问道:“你做过什么官?是什么人派你到这里来的?”

杜甫回答道:“我不是什么官,只不过是普通的老百姓,是个读书人,没有考中。”

小头目又问明了杜甫的籍贯姓名等情况,看他衣衫破旧,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又不能留在兵营里充军打仗,便把他赶出了营地,其实这年杜甫才40岁出头儿。

杜甫回到了自己在杜陵的住处,每天出去找这里的老朋友,想和他们去灵武投奔唐肃宗,可战乱连年,人们漂泊不定,那些老朋友也不知逃到了何处。因此他打算一个人逃离长安,然而京城的周围都被叛军密密麻麻地守卫着。

转眼春天便来了。有一天,杜甫终于有机会逃了出来,他望见战乱后的长安残破不堪,四周都是荒芜的蒿草,听到是鸟儿的悲鸣,引起了他的思乡之情,触景生情,于是他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诗,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作者写此诗时,身陷长安安史叛军中。当时各地烽火不断,家书难得。目击国家山河破碎,自己全家离散,感慨万千。以至于因感伤时局,烂漫的春花也能便自己溅泪;因怅恨别离,悦耳的鸟鸣也能使自己惊心。

这两句诗突出地强调了作者的国仇家恨之下的那种极度的伤感,因而这两句诗也就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出典】

李白《将进酒》。

【原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出生地有蜀中、西域诸说,没有定论。

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10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15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

开元十四年(726)起,李白三次游历,天宝三年秋,李白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深刻地揭露现实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着特色。

宝应元年(762)十一月,李白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终年62岁。

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诗均为传世名作。

【故事】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的一天,李白接到好友元丹丘的邀请,请他来颍阳山居相聚,并说另一位友人岑勋也会来到,请他不要推辞。于是,李白乘舟来到元丹丘处。

在嵩山最高处,可以望见颍水自西而东,又折向东南,流向千里以外。元丹匠的别业“颍阳山居”,就在嵩山脚下,颍水岸上,环境很是雅致。

三位朋友相见,感到十分愉快。于是,置酒摆菜,开怀畅饮,从白天一直饮到皓月东升。李白干脆叫把酒肴摆在院子中,月光洒到他们的身上,三人边饮边谈。

慢慢地,月亮升高了,也更明亮了。三人的兴致越来越浓,李白谈到他的雄心壮志和抱负时,禁不住手舞足蹈,当谈到怀才不遇,不能见用时,不禁感慨悲叹。

李白的酒已经喝了不少,还在不停地斟酒,也给元丹丘、岑勋斟酒,好像他是这里的主人。元丹丘怕他喝醉,笑着说:“我没钱打酒了。”李白说:“既然请我喝酒,就要让我喝个痛快。没钱吗?好办,叫孩儿把我的宝马和狐皮袍子拿去换酒。”显然已有醉意,偏偏不停嘴地说:“岑夫子,元丹丘,来,来,干杯,干杯。”元丹丘说:“你已醉了。”李白把一杯酒一饮而尽:“我醉了?不可能。我没醉,没醉。”元丹丘说:“你既然没醉,就写一首诗看看。”李白一听,大笑道:“好,我酒喝得越多,诗作得越好。”于是,他挥笔写下了《将进酒》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自古以来圣人贤者都默默无闻地逝去了,只有那些狂歌醉酒之士留下了不朽的名字。

盛唐之时,士人都想建功立业,李白也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但一次长安之行,彻底粉碎了他的梦幻,所带来的只是痛苦与忧愤,于是,他便想长醉而不愿醒来,更不愿看到人世间的污浊与丑恶,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愤激之情。

手指有长有短,知识有高有低。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典】

张继《枫桥夜泊》。

【原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简介】

张继(?~约779),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诗作多登临纪行之作,清远自然,不事雕琢。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称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枫桥夜泊》为传诵名篇。今传《张祠部诗集》。

【故事】

唐代诗人张继,有一次在旅途中,乘船经过古代交通要道姑苏(苏州)的枫桥,因天色已晚,便泊船岸边宿夜。

时令已是秋天,夜深了,孤身一人的张继睡不着觉,此时此刻,月亮已经西沉,偶尔,被惊醒的乌鸦发出几声啼叫;霜华漫天盖地,寒意侵人。惟有那岸边黑黝黝的江枫和远远几处明灭的渔火,陪伴着他这个心怀旅愁的孤舟之客,度过寂静的夜晚。

突然间,岸上的寒山寺响起了洪亮的半夜钟声,那声音在张继的船上回旋,多么悠扬、多么清新……

这半夜钟声给予了张继无比鲜明的印象,特别强烈的感受,他的创作灵感顿时勃发了,一首永世流传的名诗《枫桥夜泊》从他口中吟诵了出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这是一首诗味隽永、意境幽远的着名诗篇。从静谧中传来的山寺钟声,使诗人心中难以平静。“夜半钟声”是神来之笔,写得富有诗味,使诗的意境显得非常幽美。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若要精,人前听。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典】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原作】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694~756),唐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末,获罪谪岭南,遇赦北归,为江宁丞。天宝中,贬龙标尉。安史乱起,避乱江淮,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诗长于七绝,以写边塞军旅生活最为出色,亦有宫怨闺情及送别之作。诗作兴象玲珑,意境超妙,含蓄蕴藉,盛唐时最负盛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西宫春怨》、《长信秋词》、《闺怨》、《春宫曲》、《芙蓉楼送辛渐》等。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故事】

王昌龄曾几次到过边塞,对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生活,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在他的边塞诗中,生动描绘了边塞风光,歌颂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充满着积极昂扬的情调,从而博得了很多人,特别是戍边战士的喜爱,王昌龄也得到将士们的尊重和爱戴。在当时,戍边将士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为他们歌唱的王昌龄,王昌龄的边塞诗许多人都能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