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培养精英
1047000000071

第71章 女性优越论

男女有了平等权利后,女性在学业上全面超过男性。对幼儿园的老师的调查显示,女孩子学东西普遍比男孩子快。到了高中,女孩子在各门功课上几乎都比男孩子分数高。男孩子的优势仅体现在数学和科学上。不过即使在这些领域,男女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前,是肌肉的时代,谁有力气谁是老大,所以男人统治女人。现代社会是机器的时代,虽然机器代替了肌肉,但像起重机、推土机等等,还是力量的符号。男人们仗着传统的优势,还是能欺负女人的。后现代社会则是电脑的时代,女人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灵巧地跳动,比搬运工的粗手指有效率得多。所以,似乎到了该女人统治世界的时候了。

这一切也并非想当然。以美国为例,男女有了平等权利后,女性在学业上全面超过男性。对幼儿园的老师的调查显示,女孩子学东西普遍比男孩子快。到了高中,女孩子在各门功课上几乎都比男孩子分数高。男孩子的优势仅体现在数学和科学上。不过即使在这些领域,男女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到了大学,情况仍然没有改变。到1985年为止,大学毕业生还是男多于女。以后就逐渐翻转过来。2005年,美国大学生的男女比例是100比133。专家预测,到了2010年时,这个比例将变成100比142。在黑人中,女性的优势更大。黑人女性大学毕业的人数比男性整整多出一倍。

要知道,这些数字还不能反映男女在学术表现上的真正差距。因为大学男女失调,许多大学挖空心思多招男生。男女如果考了一样的成绩,其他条件也相等,几乎肯定男生被优先录取。甚至许多男生会挤掉条件明显优于自己的女生。大学招生对男生倾斜,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这样的男女失衡,是否是特定的美国文化造成的呢?看来不是。几乎在所有发达国家,女性的学业表现都优于男性。也怪不得,最近美国社会展开了辩论:大学招生要不要照顾男生?女权主义者自然反对:凭什么女人刚一出头就遭打压?保守派也反对:规则必须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大学招生照顾男性就像照顾黑人一样错误,结果只能使男性丧失自尊。

不过,这些反对声音,都不能回答一个实际的问题:大学不是修道院。年轻人不仅要读书,还要求偶。性别比例失调,对男生不好,对女生同样不好。如果平均每3个女大学生摊上两个男大学生,那么第三位女生会嫁给谁呢?当然只能“下嫁”给没有上过大学的男性。但事实上,这样的事情虽然不是没有,却相对比较少。高教育的女性嫁不出去,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也许女权主义者们会说:这都是男人的传统偏见造成的。大男子主义使他们受不了和一个比自己文化高、收入高、地位高的女人结婚。可惜,这一说法和一系列民调显示的事实相冲突。比如,1996年,美国男人在罗列求偶条件时第一次把女方的收入排在她干家务的能力之上。20世纪90年代的另一项全国性调查也表明,美国一般35岁以下的男性很愿意娶一个比自己收入高的女人,但不太愿意娶一个比自己收入低许多的女人,而且非常不愿意和一个不太可能有稳定工作的女人结婚。

问题不在男人而在女人:那些有成就的女人,很少有愿意“下嫁”的。得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越是有成就的女性,对自己配偶的成就要求越高,最后变得谁也看不上。于是,许多高成就的女人也就成了单身“超女”。

当然,这些单身“超女”未必闲着。她们可以找男朋友、换男朋友,还可以生孩子。如今的精子库生意兴隆,还可以给客户提供捐献精子的男人的照片。许多女人不想无限期地等自己的白马王子,错过生育年龄,索性去选个遗传基因好、体格健壮、形象英俊的男人的精子,甚至把那男人的照片放在床头,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吻一下,跟真事儿似的。波士顿因为有庞大的医学中心,有来自哈佛、麻省理工等名校的精子捐献者,也就成为一个制造试管婴儿的中心。

不过,所有这一切,都不应过分夸张。对于男女之事,上天似乎自有安排。女性功课好,在学校压男人一头,但真到了社会上,还是男人地位高。美国的企业总裁、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政治家、教授等,男性的数量都占压倒性优势。有人说这是传统的性别歧视未去的结果,这固然有道理,但即使没有性别歧视,女人也很难压倒男人。因为女人到年龄得生孩子。而二十多、三十出头的生育期,正是事业的关键期。这也难怪,爬到最高位的女性,常常独身。她们牺牲了孩子,就可以把男人打下去。但大多数女性不准备作这样的牺牲。这世界还是男人的世界。

难道上天对女人不公平吗?也许。不过上天不忘对女人有所补偿。女人的平均寿命,比男人长不少。这大概是对她们为了下一代而放弃统治权的奖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