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一日三餐100问
10442100000031

第31章 豆腐是中国的国菜你知道吗?

豆腐,中国全国皆食,已习以为常,豆腐可谓中国之“国菜”。

——孙中山《建国方略》

人们只听说有国花、国鸟、国歌、国徽。很少听说有国菜之说。然而,世界上不少国家至今仍有约定俗成的“国菜”。如前苏联的红汤,朝鲜的泡菜,阿拉伯国家的菠菜豆腐汤等。

那么,我们中国的“国菜”是哪道菜肴?

豆腐的发祥地是中国。古今厨师利用煎、炒、熘、烧、蒸、炸、炖等传统烹调方法,创制了数以千计的豆腐菜肴。许多人喜欢称呼用豆腐烹调的菜为“国菜”。然而,最早给豆腐定为“国菜”的是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是世人皆知的伟大革命家。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他对中国饮食所持的独到见解。今天,孙先生的见解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颇值世人深思。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先生的著名理论著作之一。在此书中,孙先生用一章的篇幅论述了中国饮食及烹饪。他认为: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至于中国人饮食之习尚,则比之今日欧美最高明之医学卫生家所发明最新之学理,亦不过如是而已。何以言之?夫中国食品之发明,如古所称之“八珍”,非日用建党所需,固无论矣。日用寻常之品,如金针、木耳、豆腐、豆芽等食品,实素食之良者,而欧美各国并不知其为食品者也。中国烹调技巧为各国所不及。他特别推崇豆腐,他说:“中国食素者,必食豆腐”。这是因为豆腐是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故中国全国皆食,已习以为常,豆腐可谓“中国的国菜”。孙中山先生特别强调:中国人之饮食尚合于科学卫生,尤为各国一般人所望尘不及也。中国人所饮者常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佐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倘能再从科学卫生上下功夫,以求其知,而改良进步,则中国人种之强,必更驾乎今日也。

今天,我们重温孙中山先生关于中国饮食的真知灼见及其高尚的革命情操,也会从中得到很大的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