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10373500000022

第22章 完善T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创新思路探索

(一)考核内容、考核视角、考核权重的确定

绩效管理是一柄“双刃剑”,善用之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热情,使员工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价值,持续促进企业发展,但用之不慎,却会产生极大的隐患,只有推行将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综合进行考评的方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T公司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为此通过建立较为实用的由多级考核指标共同产生考核结果的绩效考核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考核结果的公正客观。以二级考核指标为例进行说明。中假设被考核者为A。在考核内容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首先选择对指定考核对象的一级和二级考核指标,表中假设每一个一级考核指标下有两个二级考核指标,考核过程由多个参与者进行,其中被考核者也是其中的一个,即被考评者也是考评者之一,即为第一考评人,除此之外还要设第二考评人……、第N考评人等,每个考评人按照考核指标对被考评对象进行评分并事先给定其考核分数在整个考评结果中所占的权重,如W(A)示第一考评人对被考评人的考核分数,A(A)示第一考评人对被考核者的考核结果的权重,W(A)11与A(A)11的乘积表示第一考评人给予被考核者在整个二级考核指标中的实际得分,然后按照这样的算法可以将二级考核指标下所有考评人给予被考核对象的考核结果求和得到被考核者在二级考核指标下的考核结果。按照这样的算法可以得到所有二级指标下所对应的得分,再由二级指标计算出一级指标的得分。第二列A11、A12、A21、A22……、Am1、Am2分别表示每个二级指标所占的权重,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得到一级指标的得分第二列。最后将每个一级指标的得分与其相应权重A1、A2……、Am的乘积求和就得到被考核者A的总得分W,笔者定义为结果1.

用这样的模型进行考核得出的考核结果是建立在多种因素的权衡考虑基础上的,所以结果相对较为客观。在模型中被考核者也可以作为一个考核者,其对自己工作表现的评价结果也可以纳入模型中,这样在最终考核结果中不但包括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且也包括了自身的评价,增加了考核过程的科学性,强化了考核结果的执行力度。在这样的考核方法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都给定了权重,当二级考核出现案例中的偏差时,就会通过一级指标的权重设计进行补救。当既定指标不足以弥补已经出现的考核误差时,可以通过增加考核指标的方法对考核结果进行纠正。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考核方法真正实现动态化,笔者称之为弹性的考核方法设计。这种富有弹性的考核体系可以在一个部门内部实行也可以在整个企业内部实行,在整个公司内部实行时可以根据公司的需要设置考核指标的级别,这时一级指标就是整个公司范围内实行的指标,二级及其以后的指标就是各个部门所具体操作的指标。员工的最终考核结果不受或尽量少的受到部门内部在变通考核方法时产生的影响,指标的级别越多,最终的考核结果就越公正。

(二)岗位绩效指数和部门调节系数

为了充分体现不同岗位和不同部门在统一考核标尺下的公平性,介入岗位绩效调节指数和部门调节指数是非常有效的做法。

1.岗位绩效指数化调整:依照考核表格的所得结果只说明了被考核者对于所在岗位的工作成绩,但对于整个公司贡献的大小还要用岗位指数来进行调整。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员工岗位的不同确定一个系数,这个系数要充分考虑到岗位的难易、岗位业绩对整个公司的贡献程度以及其他诸多内容。员工的最后评定成绩是的结果与岗位绩效指数的乘积,这样就将员工对岗位的贡献与最终考核结果融合在一起,使得岗位特点和岗位差异在员工的考核结果中得到了体现。岗位绩效指数一旦确定,评估就有了一个动态的相对固定的参照坐标。原有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在固定的岗位绩效指数面前就有了清晰的显示,从而使得考核有了较为现实的依据。各指标设定指标值时可参照如下:①原定目标设定要素,根据各不同岗位性质进行确定;②目标难度:一般难度为1,较易为0.1-0.9,更难为1.1-2.0;③贡献程度是指员工的工作对整个公司的贡献,可以通过有无获得奖励以及获得奖励的级别打分;④达标情况:未完成为0.1-0.9,完成为1,超额完成为1.1-2.0;⑤努力程度:不努力为0.1-0.9,一般为1,努力为1.1-2.0;⑥外界影响:有利为0.1-0.9,一般为1,不利为1.1-2.0.各指标数字相乘的结果就是岗位绩效指数,笔者定义为结果2.

2.将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综合进行考核:前文分析表明,虽然设计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是最大程度地量化和客观科学化,但其思路却还局限在部门内部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结果。考核过程中由于部门间具体情况的差异所以实际考核时作必要的变通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变通后就会使得部门间的考核平台不一样,由于比较的基准线存在差异(组织绩效与员工整体素质、部门管理水平的差异),其结果必然存在部门差异。要实现全体员工绩效的公平,部门之间员工绩效就必须具有横向可比性,所以需要在员工绩效考核时对部门绩效进行考核。部门存在差异,部门对整个公司作出的贡献不同,所以就有必要设定一个部门绩效指数,用这个指数来平衡各个部门在整个公司内绩效考核中出现的不公平。另外,对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核也必须参照部门绩效考核结果,而且面对部门经理的考核必须先进行部门绩效考核,然后才能对其进行绩效考核,把部门绩效与对经理业绩的考核结合起来。所以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就应该将部门绩效与员工绩效紧密联系,使得员工的成绩建立在部门成绩的基础上,让员工清楚地了解到,只有组织总体绩效获得提升,员工个人的成绩才能得到充分的肯定,帮助员工树立依托组织获得发展的观念,迫使员工与组织结成利益共同体,以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考核策略:①关键绩效结果的考核(部门关键绩效指标,其权重约占60%),根据公司整体经营战略、部门设置目的和职能、找出创造部门90%价值的10%的工作内容,即通过这种方法找到公司中最关键的工作内容,在考核中给予很高的权重。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及考核标准由部门经理与公司考核管理委员会共同确定。②过程控制指标(总权重约占40%)及部门计划的执行情况的控制指标(总权重约占10%)的考核,由考核管理委员会根据部门计划呈送的及时性、计划的推进落实情况和信息的反馈情况,依据事先确定的考核标准实施考核。③组织建设指标的考核(总权重约占15%),主要包括:规范管理,组织气氛、下属培养、部门沟通、集体精神等相关内容。④费用控制指标:(总权重占5%):由财务部确定预算及考核标准并实施考核,结果报考核委员会审核。⑤公共评议指标(总权重约占10%),主要包括:服务意识、规范管理、岗位职能界定、组织气氛等指标,由平级关联部门实施评议,结果报考核委员会审核。考核结果以“百分制”计分法汇总考核结果,根据部门最终考核得分从高到低排定名次,按以下控制比例将部门绩效归入4个考核等级:先进部门约占10%;良好部门约占30%;合格部门约占50%;基本合格部门约占10%。由此得到和部门绩效指数为结果3.

员工的最后考核成绩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员工最终绩效考核得分=结果1×结果2×结果3.这样在员工的最终绩效考核结果中既有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有部门的表现和岗位特点,笔者认为这样的考核结果就比较接近员工的真实成绩了。必须提及的是在确定部门绩效调节系数时要坚持:①先进部门:部门负责人的“调节系数”为1.8,其他员工的调节系数为1.5;②良好部门:部门负责人的“调节系数”为1.5,其他员工的调节系数为1.2;③合格部门:部门负责人和其他员工的调节系数均为1;④基本合格部门:部门负责人的调节系数为0.2,其他员工的调节系数为2,这种给分方法带有对管理人员惩罚的倾向。员工最终绩效考核得分即为员工的客观成绩,可以按照这个成绩在整个公司内部实践考核,这样的考核过程不再局限于某个部门内部,而是将所有员工在整个公司范围内进行大排队,真正实现了公平考核,其结果会是:考核为优秀的员工在某些部门多一些而在另外一些部门少一些甚至没有。

思考与练习

1.T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2.如何理解绩效管理是把“双刃剑”?

3.请阐述案例分析中提及的“岗位绩效指数化调整”思想。

4.请阐述案例分析中提及的“部门绩效指数化调整”思想。

5.案例分析中提到“员工最终绩效考核得分=结果1×结果2×结果3”,你对这样的测算方法有何异议?

管理花边:人人都是社会的“囚徒”

关于囚徒,谁都知道,是被判刑而在监狱中囚禁的犯人。作为正常人而言,谁也不承认是囚徒。但此“囚徒”非彼囚徒。从这个一般的常识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囚徒正是由于其行为与法律的规定相违反而造成。由此可以进一步思考,现实社会中存在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当你不是违背而是顺从某种规范时也可以成为囚徒,是约束在一个框架中而不得不为之的“囚徒”,这就是我在这里所讲的囚徒的意思,所以在标题的囚徒上加上了引号。管理者的责任在于不能把员工变成“囚徒”,而在于以健康的企业文化和组织发展环境吸引员工,让员工对组织做贡献的心情欲罢不能。

我们之所以成为社会的囚徒,关键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愿景,这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形成的一种内在约束,这种内在约束就像一股强大的管理力量引导着人们该怎样做和不该怎样做,最终形成一种社会行为,而这种社会行为逐渐传承并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不情愿做某件事情但迫于面子和周围当时环境的压力必须去做。比如当周围邻居都安装上空调时,你觉得自己也应该安空调了,本来你也许觉得再过一年安空调比较合适,但迫于周围邻居已经都安装上了空调,所以自己连这一年也等不了了,赶快安上。在这个过程中你已经变成了社会压力的“囚徒”。你之所以安空调,不是因为自己愿意安装,而是因为周围邻居都已经安装上了,别人的行为是你行为的原因。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会时常遇到类似的事情,穿着打扮、购买房子以及家庭装潢等都会有相类似的事情发生。年轻女孩的时尚打扮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现代经济中,女孩的打扮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打扮漂亮的女孩也为社会环境增添了很多风景,但从一定程度上说女孩的打扮也是一种无奈。据相关报道,有的女孩的化妆费用可以占到其收入的1/3甚至更多。爱美之心人人都有,但是如果化妆费用已经成为一个人经济负担时,事情就走向了极端。重要的还不是这些,在过分注重打扮的当代经济生活中,生活在群体中不十分注重打扮的女孩就会成为注重打扮女孩的“俘虏”,最终大家都十分注重打扮。如此发展就会导致下面的逻辑:一些女孩成为另一些女孩的囚徒导致所有的女孩都成为化妆的“囚徒”。于是在注重打扮的女孩中就可以分成两个群体:主动打扮者和被动打扮者,被动打扮者在成为化装群体“囚徒”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在找工作中增添一些胜券的砝码,越来越多的女孩加入到美容的阵营中来,这种美容不单是出于对“人造美”的需求,在这样的魅力的外表下更多的利益的诱惑,由于这些利益的诱惑而迫使那些“要美”的女孩不惜重金做美容,从而更多的“爱美”女孩成为社会的“囚徒”以上是我们谈及的“囚徒”的一种情况,事实上还会经常看到另外一种情况的“囚徒”。设想一个家庭有两个儿子,儿子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假如其中一个孝顺父母,另一个不孝顺父母。这两个儿子从社会所得到的口碑是不同的,孝顺儿子由于口碑好而更加孝顺父母,以至于自己的后代也会孝顺自己。当这样的一个感情传递过程被不孝顺儿子发现后,其首先的顾虑就是害怕自己的后代将来会不孝顺自己,同时在邻居对自己的口碑的压力下会逐渐收敛自己的行为,由原来不孝顺逐渐变得孝顺。在这个行为变化过程中实际上不孝顺儿子已经是孝顺儿子的囚徒。

上面只是一些简单的例子。实际上“囚徒”的形成可以从经济学中找到理论依据。在经济学理论中经常假定经济人都是理性的,并且对自己的行为存在理性预期。经济人之所以按照一种方式行为自己是根据其预期收益做出安排的。当预期效用大于当前效用时经济人就会出现新的行为安排,反之当预期效用小于当前效用时,经济人就会延续原来的行为。上面谈及的两个例子中,无论是女孩的打扮还是儿子的孝顺都在潜意识中存在这样一种比较。女孩打扮后会从自己的新形象中获得一个新的自我,她可以找到更好的对象,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会比不打扮或不会打扮的女孩在社会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所以打扮是女孩的理性选择。同样儿子由不孝顺变得孝顺也是建立在自己的后代能够孝顺自己和邻居的好的口碑这样一个预期基础上的。所以普通人成为“囚徒”都是建立在良性预期基础上的。

其实囚徒不只是女孩和儿子,从我们生活中还可以举出很多相关的例子。例如拿腐败现象来讲就是这样,现代经济人的消费都是理性消费,消费者十分晓得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并不能改变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所以个体只能是这个既定不良风气的接受者,如果不接受,则注定会使得自己受到损失,如果自己去行贿,那么自己的预期收益会大于事前发生的经济损失,基于这种逻辑,大家都会成为腐败行为的推进者。当社会风气每况愈下时,大家又纷纷批评世道如何如何,其实,这样风气现状的形成,每一个人都对其做出过贡献,是一种迫于环境单方面约束之下的被动行为,最后所有人都成为了“囚徒”,自己成为了自己的“囚徒”。

“囚徒原理”同样也适用于一个组织之中管理效率下降问题。组织中存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为了在组织中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或者得到较多的“收益”,就会取悦于管理者,爱屋及乌的现象不在少数,组织中的某些个体通过这种方式达成预期之后会影响其他个体也按照如上行为选择行事,如此会导致大家对组织中由于管理而造成的某些问题熟视无睹,大家都成为组织的囚徒。

“囚徒”的产生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一个非常让人们关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同样已经做出了回答。外部性理论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正外部经济效应或者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负外部经济效应或负外部性),外部经济就是一些人的经济行为使另一些人受益而无法向其收费的现象,外部不经济就是一些人的经济行为使得另一些人受到损失而有没有对其补偿的现象。“囚徒”的产生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外部性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考察。女孩的打扮的结果当然带动了化装产品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当然是件好事,但同时也造成了某些女孩的心态扭曲——不打扮打扮该怎么活呀?所以才出现了被动打扮的情况,这是最大的外部不经济。儿子孝顺父母的形成过程会形成好的道德风尚,但作为儿子自己可能需要付出很多,短期内的个人外部不经济换取的是长期内的外部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的外部经济。人类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向上的公平竞争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各种要素配置要求是健康和良性的,为了尽量减少资源配置中的经济损耗,经济人就需要遏制外部不经济而激励外部经济。

除了上面所谈及的情况外,还有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对恶性社会势力的抗争等问题方面都存在同样的原理,要想使得社会效率提高,在很多情况下必须行使囚徒原理的逆向行为,只要每一个个体都有意识地参与进来,“囚徒”就会变成良性组织的贡献者。家庭生活就是这样,当兄弟姐妹中的一些人由于孝敬父母而赢得社会赞誉时,其余部分会效仿,兄弟姐妹最终成为尊老爱幼道德风尚的“囚徒”,这样的“囚徒”正是我们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